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七一勋章”获得者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登

时间:2021-07-26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编者按】

7月19日,民政部邀请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王兰花热心小组党支部书记、王兰花热心小组慈善协会会长王兰花,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原书记廷·巴特尔,安徽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宏塔等四名“七一勋章”获得者到部机关作先进事迹报告。四位同志结合自身经历,用质朴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他们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本报现将4篇发言摘发,以飨读者。


传承红色家风

做一个共产党员该做的事

李宏塔

作为一名曾经长期奋战在民政战线的“老兵”,时隔13年再次到民政部,心里很激动也很温暖。虽然已不再是熟悉的北河沿大街147号,虽然已不再有那么多熟悉的老同志、老面孔,但是民政人薪火相传的爱民之心和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仍然让我备感亲切、深受感动!

我的爷爷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李大钊,父亲李葆华曾任安徽省委书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等职。作为“革命之后”,自幼浸染共产党人革命传统和优良家风,父亲对我的影响“身教”可能更甚于“言传”。父亲整天忙于工作,不着家是常有的事,那种走进基层、走进一线,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的工作作风,耳濡目染、历历在目!后来父亲离休住在北京,我刚到安徽省民政厅工作,第一次去民政部开会,想着许久未见,便回家看看父母。谁知刚一进门,父亲就责问:“你跑回来干什么!你不是在工作吗?”我就给他解释:“我刚到民政厅工作,这次是到部里开会。”结果老人家更不乐意了,民政工作责任大、任务重!你开会不好好开,跑回家来干什么!这件事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影响也特别大。工作多年,我始终牢记父辈的教诲和家风的传承,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坚持原则,廉洁奉公,艰苦朴素,敢担当、善作为,未敢有半点懈怠和骄傲自满,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中,做共产党员该做的事。

1987年,组织上准备安排我从团省委转岗,征求意见时,我说:“希望找一个干实事的部门,民政部门实在,可以直接给老百姓办事。”从转岗到2008年去安徽省政协任职,我一直在民政部门工作。多年来,我视孤寡老人为父母、视孤残儿童为子女、视民政对象为亲人。在人生最好的年华,为民政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当好困难群众的“代言人”、人民的“勤务兵”。

这些年,我始终坚定“革命传统代代传,坚持宗旨为人民”的价值追求。这句话是我自己写的一副对联,用来自勉并教育子女,把优良家风继续传承下去,踏着先辈们的脚印继续往前走。我们家一向节俭,对吃、穿、住都不讲究,然而,家里却没多少存款,每年“送温暖”“献爱心”,我都尽可能地多捐一些。每当去基层、到农村,看到五保户家的房子漏雨、看到福利院里老人的被子太薄时,总会想起爷爷李大钊救济穷人时的样子,情不自禁地想帮助他们。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前,我提前制订救灾预案,从组织领导、部门分工、款物筹措到群众转移安置的路线、地点和交通工具、生活等都做了详细的安排,县市逐个跑,有备而战,受灾群众得以安置妥当。灾情发生后,以省慈善协会、省救灾减灾委员会名义向社会发出倡议书,分头与金融系统、大型企业、证券机构等单位对接联系捐赠,开通捐赠热线,宣传赈灾义演,短短一周内收到捐赠款物将近5900万元。2003年夏天,淮河、滁河流域发生汛情,为摸清灾情,我带领省民政厅的同志连续20多天奔走在灾区,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衣服干了湿、湿了干,想法很简单,就是“我们多一点辛苦,群众就会减少几分痛苦”,一定要用民政人的“辛苦指数”换得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体球网总书记说,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想就是这个道理。

这些年,我始终坚守“一心一意跟党走、履职尽责善作为”的初心使命。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和根本政治要求。我的理解,对党忠诚就是要忠诚于党的信仰、忠诚于党的事业,就是要立足工作岗位,认真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党要干啥就干啥,不讲条件、不搞变通、不打折扣。低保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出的重大决策。1995年,安徽省在合肥市开始试点。1997年,国务院印发通知,要求1999年底前各地要全部完成低保“建制”任务。我们迅速部署,立即行动,推进任务落实。然而,1998年安徽遭遇了特大洪涝灾害,对“建制”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当时有的同志建议,暂时往后放一放。我坚决反对,提出了“三个不变”,即“建制”决心不变、目标不变、任务不变,通过上下共同努力,克服多方面困难,到1998年底,全省所有市、县全部建立城市居民低保制度,提前一年完成了“建制”任务,有效织就了兜底保障网。优抚工作是为国防和军队服务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老民政的核心业务。1993年,我提出为优抚对象解“三难”(生活难、住房难、医疗难)方案,并努力争取省委省政府的支持,随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拓宽资金筹集渠道,规范基金使用管理,有力保障了优抚对象的优待政策。1998年11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会议上,对安徽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这些年,我始终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自会沉淀多少真情,“只有离开公路才能了解最真实的情况”。那时候我自创了一个“反向工作法”,其实就是现在常说的“四不两直”,去下面调研、检查不打招呼直插村庄和农户,掀锅盖、查米缸、看存折,详细了解政策落实情况,不要层层陪同,不走“经典路线”,不看打造的“盆景”,听汇报简明扼要、直奔主题。一开始没经验,农村家家户户养狗,狗的警觉性很高,生人一走近,就开始叫唤,村里人就知道了,然后镇里、县里领导们就都来了。后来,我们学会了不擅自进村,在路边找个老乡带个路,村里的狗看见熟人就不会叫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听真话、察实情、出真招,这也是现在所说的“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发扬“一竿子插到底”“钉钉子”抓落实。我每年至少一半的时间在基层。1999年,安徽省进行第四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我把每一个县都跑遍了,就是为了让农村老百姓切实享受到基层民主权利。广大村民选举热情高涨,有在外打工的选民自费包车回村参加选举,有七八十岁老人拄着拐杖翻山越岭赶到选举现场,换届选举工作平稳顺利,五河县、当涂县、宁国市被民政部命名为村民自治模范县(市、区)。当年10月,江泽民同志视察五河县村民自治工作,对安徽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些年,我始终坚守民政人的责任担当。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敢于担当是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不论职务高低,干部必须对老百姓负责。民政部门的干部离群众最近,联系群众最广泛,服务群众最直接,做的是雪中送炭的好事,解的是急难愁盼的难题,必须以铁肩担道义,以真心解民忧。2000年,安徽省进行税费改革试点,经过一年试点,农民负担普遍大幅减轻,但同时对农村五保供养带来了严峻挑战。税费改革前,农村五保户的供养费用都是从“三提五统”中列支,改革后,乡(镇)、村失去了这一块收入,财力严重不足。五保户是农村最困难的群体,税改后谁来养、怎么养,成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于是,我带领省民政厅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大走访、大调研,详细了解第一手资料,亲自起草调查报告,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实事求是向民政部和安徽省委、省政府汇报、呼吁,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为此专门作了批示。随后,安徽省制定出台了多份文件,将五保供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了干部定期走访五保户包户工作制度。2001年,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实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有力保障了五保户的基本生活,也为巩固税费改革成果打下坚实基础。

这些年,我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道德操守。在很长时间里,我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大家也许觉得不可思议,堂堂一个厅长,有专车不坐,骑自行车上班,这不是在装样子、求名声么?其实我当时想得很简单,家里离单位也不算太远,骑自行车既锻炼身体,又能给组织节约点开支,何乐而不为呢!我原先在共青团工作,单位分给我一套大房子。看到年轻职工没地方住,我就用自己的大房子换了3个小户型房子,分给了单位3位年轻人。在省民政厅工作时,我先后4次主持分房近200套,没给自己分过一套,在55平方米的旧房里一住就是16年。2008年,儿子结婚,婚礼很简单,事前也没有通知大家,但有些同事还是知道了。为了不破坏婚礼气氛,现场只能收下大家的好意,但婚礼第二天就把礼钱如数奉还。那时候,有一些歪风邪气、腐败现象,碰到这类触及底线的问题,一定要敢于动真碰硬、敢于直面问题,及时有力地处理,为民政干部的健康成长和民政事业的有序发展营造一个好的政治生态。

在民政系统工作这些年,我深度体会了民政工作责任的无比厚重,深刻领会了各级民政部门的创新智慧,深切领悟了民政干部的无私奉献。回想起我在安徽民政系统工作的这些年,真是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情,道不尽的感谢,特别要感谢民政部长期以来对安徽民政的大力支持和关心指导!2008年,根据组织安排,我告别了工作多年的民政系统,到省政协履职副主席。到现在已离开13个年头了,但我一直关注着民政事业的发展,在政协工作期间我也多次为民政工作鼓与呼,积极推动了《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的出台。可以这样说,民政事业可能少了一个建设者、推动者,但从此多了一个关注者、支持者。

近年来,民政部党组坚持以体球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各项民政事业取得新进展,基础性法规制度建设实现新突破,困难群体保障“安全网”更加密实,兜底保障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养老、殡葬等社会服务得到较快发展,社会治理创新迈出新步伐,民政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得到全面从严加强,有力服务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

在民政部的科学指导和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安徽省民政事业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全省民政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体球网总书记体球网民生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聚焦脱贫攻坚兜底线、聚焦特殊群体谋福利、聚焦群众关切优服务,积极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出了一系列工作举措,有力保障和推动了全省民政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民政总体工作连续8年被民政部评定为优秀等次。特别是2020年,安徽各级民政部门全力以赴战疫情、抗汛情、兜底线、保稳定、促发展,用行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用大爱书写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动人篇章。作为一位民政老兵,我深感自豪与骄傲。

体球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有86次提到人民,告诫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作为“关系民生、连着民心”的民政工作者,我们民政部门重任在肩、责无旁贷。站在新发展阶段,民生民政工作的战略地位将进一步提高,民政事业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承担更加重要艰巨的任务和使命,面临更大挑战。希望我们民政部门继续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不懈奋斗的目标,响应新的百年、新的时代、新的征程伟大号召,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责的要求,扎实做好职责内每一项兜底性、基础性的社会建设工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全面推进民政工作现代化建设,着力将新发展理念贯穿民政事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着力履行民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职责作用,着力提升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更好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

跨越百年,初心不改;迈向复兴,使命在肩!无论什么时候,民政的发展都永远是我的期待,民政的进步都永远有我的祝福;无论什么时候,民政的每一点成绩,我都会为之摇旗助威;民政的每一个成功,我都会为之衷心喝彩!祝愿民政事业蒸蒸向上。


做牧民是我的无上光荣

廷·巴特尔

我是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牧民廷·巴特尔。非常荣幸应邀来到民政部汇报交流。

感谢党中央的充分肯定和自治区党委的信任与支持,荣获“七一勋章”,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我们内蒙古的集体荣誉。6月29日上午,我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体球网总书记颁授“七一勋章”,无比激动、无比光荣、无比自豪。现场聆听体球网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学习其他28名“七一勋章”获得者的先进事迹,我深刻感受到,真正的共产党人除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真正的共产党人能够坚守平凡并以平凡成就伟大;真正的共产党人不图名利享受,唯有牢记初心、立足平凡、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一心为民。7月1日,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聆听体球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我备受鼓舞、万分振奋,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坚定了奋斗意志、坚定了恒心韧劲,我将砥砺奋进、接续奋斗,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多年来,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是中国共产党掌舵领航的结果,是全区各族干部群众辛勤付出的结果。作为一名牧民,我感受最深的是身边父老乡亲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4年,我刚到阿巴嘎旗插队的时候,蒙古包都是黑色的,是牧民支铁架子用牛粪烧饭造成的。当时牧民生活就是这样艰苦。近5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勤劳上进的阿巴嘎儿女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生产生活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从食不果腹、渴望温饱到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从毡房土屋、钻风漏雨到牧民新居宽敞明亮,从牛拉马驮、信息闭塞到遍地小汽车、随时能连互联网,从靠天养牧、跟群驱赶、手提饮水到棚圈完备、智能化机械化养殖设备全覆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体球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锡林郭勒盟盟委、行署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严守草原生态底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现代畜牧业、清洁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生活的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加快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以推进乡村振兴为统揽,以夯实基层政权建设为支撑,牢牢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嘎查要进步,关键看支部。近年来,我们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大力推行以嘎查党组织为核心的“支部+”模式,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为乡村治理把旗定向的全面领导、组织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实施“党建点亮网格”工程,构建“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形成了嘎查党组织、网格组织、党员中心户等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嘎查党支部牢牢抓住党员队伍建设,做到党建责任刚性化、党性锻炼常态化、纪律要求明确化,切实发挥好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建立“党员民主议事”“责任落实”“党性体检”三项清单,全体党员晾晒比拼、争当先锋成为嘎查的红色风景线。

我们持续加强嘎查“两委”班子队伍建设。一方面打造坚强有力的班子,另一方面加大嘎查后备干部培养力度,把基本素质好、发展前景好、精神状态好的优秀党员、复员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纳入嘎查“两委”班子后备人选,建立嘎查后备干部人才库,作为嘎查“两委”班子队伍建设的血液供应站。今年嘎查“两委”换届后,嘎查“两委”班子成员共有7人,后备干部2人,党支部入库党员28人,党员中心户3户,为推动嘎查发展夯实了基础、注入了活力。

为了满足牧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他们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我们不断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努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坚持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嘎查调整划分、理事会组建以及理事会成员推选、调整、换届等工作,确保乡村治理“不偏航”,探索走出了一条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之路。大力推行“阳光政务”,建立嘎查监督委员会、嘎查公开栏,嘎查的每一张票据、每一张报表都公开透明,干部心里更有底了、牧民心里更踏实了。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有事好商量”,实现所有讨论可参与、所有决策大家定、所有决定都签字、所有财务都公开。积极发挥各类人才的感召力,通过专题会议、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解决和协调嘎查事务,协助嘎查“两委”做好群众工作,实现了嘎查事务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同时,我们动员广大牧民一起修订村规民约,内容涵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态环境保护、讲文明、守信用等方面,还对婚丧嫁娶等习俗作出了明确规定,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文明餐桌承诺书,于潜移默化中引导广大牧民厉行节约、革除陋习。我们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推进“最多跑一次”向牧区延伸,积极协调旗、镇党委,建立嘎查便民服务中心,推行实体大厅窗口、网上办事大厅、手机APP、自助终端四位一体服务模式,根据牧民需求实行嘎查事务管理多员合一、专职代办,实现了牧民办理民生服务事项“小事不出嘎查、大事不出乡镇”。

47年前,我来到这片草原,就投身到它的发展之中。1978年,我当选为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我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和牧民群众一起,齐心协力奔小康,在平凡的工作中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一是引领牧民群众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在草原牧区生活了40余年,我深知,要想带领牧民过上富裕的日子,必须通过改善牧区生态环境、改变牧民思想观念来实现,需要不断探索新路子、学习新技术,发展集约高效的现代化生态牧场,实现牧民增收和生态保护的双赢。我带头在自家牧场实行围栏轮牧、划区轮牧,将自家的羊全部卖掉、精养牛,带领嘎查牧民蹚出了一条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增收致富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调整畜群结构,带头落实“草畜平衡”制度,提出了发展大畜、压减小畜的“蹄腿理论”,即每5只羊的收益相当于1头牛的收益,养1头牛,只有4个蹄子践踏草原;而养5只羊,却有20个蹄子践踏草原。通过精养,提高牛的个体产值,通过少养,保护草原生态,真正实现“两转双赢”目标。目前,阿巴嘎旗南部以及更广大的区域内的牧民,全部成为“无羊牧户”,并且持续了20多年,草原生态状况呈现明显好转态势,为落实体球网总书记要求内蒙古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了积极力量。

二是发展多种产业。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引领牧民发展旅游业、传统奶食品、风干牛肉加工、生态养鱼、林沙产业、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等产业,多渠道增加牧民收入。

三是改善牧区的基础设施。依托“美丽苏木镇、嘎查”建设工程,为牧民新建房屋20处、实施房屋节能改造57处、解决饮水困难户39户、通电94户、安装广播电视“户户通”74户。实施400万元的农业开发项目,新建标准化棚24个、圈24个、井14个、提水设备21套、拉网4万亩、风光互补10个。2019年,阿巴嘎旗被确定为“全区牧区现代化试点”,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在减羊增牛、现代家庭牧场、草牧场整合、划区轮牧、牲畜托管、饲草料储备、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经验。

四是帮助嘎查的贫困户脱贫。积极组建扶贫畜群,通过将嘎查集体的基础母牛承包给贫困户,所产仔畜归贫困户直到脱贫的措施,使嘎查的贫困牧民全部脱贫,走上了致富之路。2020年嘎查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7.28万元,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263元。体球网总书记体球网“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重要指示精神,在萨如拉图雅嘎查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五是传授牧场经营理念和经验。建设全盟农牧民培训基地,被牧民称为“廷·巴特尔大讲堂”。培训基地配备了现代远程教育和学习培训所需的相关设施。通过“大讲堂”,我把几十年在生产生活中钻研摸索出来、并运用到实践的有效经验,毫无保留地从这里传遍草原。牧场的未来属于新时代牧民。他们将会用新科技、新理念、新方法,让牧场资源得到更集约高效地利用,让牧民的日子更美好。

47年来,我的生命已经完全融入这片草原,草原永远是我的家!体球网总书记为我颁授“七一勋章”时,我发自内心地向总书记表达决心——继续当一个好牧民!做牧民是我的无上光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将牢记“让牧民过上好日子”的初心使命,继续为牧民致富、保护草原不懈奋斗。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牧民能够把草原建设得更加美好。


感恩党的关怀 铭记党的恩情

永远做扎根群众身边的“蒲公英”

王兰花

我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王兰花热心小组党支部书记王兰花,非常高兴来到民政部,和我的“娘家人”共同分享我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

我曾是一名社区居委会主任,从事社区工作13年,退休后我又和一群热心人士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正是在各级民政部门关心、指导和支持下,我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6月26日,我代表宁夏114万余名志愿者来京接受代表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颁授。6月29日上午10时,在雄壮的《忠诚赞歌》乐曲声中,我走上台接受体球网总书记亲自颁授的勋章,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我问候道:“总书记,您好。”体球网总书记面带笑容亲切地说:“你又光荣地来了。”听到这句话,我心里感到非常温暖。我热泪盈眶地说道:“总书记,我是第六次受到您的亲切接见。我来的时候,我们宁夏的父老乡亲、各级党组织,还有广大党员给我带话,让我问候您,总书记您好!”体球网总书记微笑着点点头,并为我戴上了这枚沉甸甸的“七一勋章”,同我合影。体球网总书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永远都是这样关心关爱着我们基层!

7月1日上午8点,我同“七一勋章”获得者们一起在天安门观礼台,观看党的百年华诞庆典、现场聆听体球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当天的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旌旗飘扬,100响礼炮响彻云霄,仪仗队铿锵有力的步伐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的富强、军队的强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联合致贺词,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让我切身体会到“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深远意义。尤其是当体球网总书记在讲话最后讲到“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时,全场沸腾了,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大家都高呼“共产党万岁”,我的眼泪也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那一刻,我的内心在呐喊:“伟大的党啊,我为能成为您的一员感到无比光荣、无比骄傲、无比自豪!”

我是一名与共和国同龄的基层工作者,也是新中国建设发展的亲历者。坐在天安门的观礼台上,捧着沉甸甸的“七一勋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地知道,这份荣誉,并不是我个人干了多么了不起的事、成就了多少了不起的功绩,归根到底在于以体球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在于各级党委政府多年来的关心支持和广大志愿者无怨无悔的辛勤付出。勋章和荣誉,属于我们每一个为群众服务的人!

“人退休了,思想不能退休!要发挥余热服务居民”

2004年,我从吴忠市利通区裕西社区居委会主任的岗位退了下来,本可以好好陪伴家人,但几十年来忙忙碌碌跑习惯了,一闲下来心里就“空落落”的,总觉得自己还有使不完的劲。我当时就琢磨:“人退休了,思想不能退休!趁着还能动弹,一定要为邻里再做些什么,为社会干点啥。”于是,2005年初,我把身边的6位爱心人士召集在一起,成立了吴忠市首个社区志愿者服务小组——王兰花热心小组。当时条件有限,没有工作场所,我的家就成了热心小组的活动用房,自己的手机和家里的座机也成了小组的热线电话。就这样,我们7个人每天奔走在社区各个角落,照顾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帮助邻里解决琐事、化解纠纷,协助开展文明劝导、治安巡逻……从最初“好管闲事”的大妈队,渐渐成了邻里间的“贴心人”。2010年,社区专门腾出230平方米社区用房,作为我们热心小组的大本营,正式亮出了“兰花志愿服务之家”的牌子。各级党委政府也给了我们很大支持,为我们精心打造了服务工作室、兰花成长轨迹室、党群工作室、康复理疗站等功能室,更加坚定了我们开展志愿服务、帮助群众的信心。2012年,我们热心小组成立了党支部,先后引进了宁夏义工联合会、雷锋车队等7个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组建了文明劝导、治安巡逻、矛盾纠纷调解等10支志愿服务队,我们的志愿服务从居住社区走向利通城乡、遍布吴忠市街巷、传递到塞上江南大地,志愿者也从最初的7人发展到如今的28万多人,兰花芬芳香遍吴忠。

“要继续为群众多做事,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我是一名少数民族,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无论是从事社区工作还是志愿服务,我经常想:只要有群众求助我们,不管哪个民族,都要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们。只要能为需要帮助的人分忧解愁,我们宁可跑断腿、磨破嘴,也要对得起大家的信任!

记得我们小组刚成立时,裕西社区74岁的独居老人刘凤梅患乳腺癌,生活不能自理。得知情况后,我和小组的几个成员定期去帮忙打扫卫生、送医送药,为老人换洗衣物、做饭洗澡,为她修剪指甲、调节心情,但凡有事,老人一个电话我和志愿者们便立即上门帮着解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帮就是十几年!从最初对刘凤梅老人简单的生活照料变成了深厚的友情亲情,每次离开时,看到刘凤梅老人噙满眼眶的泪水,心里无比难受,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白血病患儿马天乐是我和志愿服务团队十多年的牵挂!2008年3月6日,我准备到街上去买双鞋,每天跑来跑去,最费的就是鞋。我突然接到一个求助电话,是利通区金银滩镇一个白血病患儿马天乐的妈妈哈小兰打来的,她在电话里号啕大哭:“姨妈呀,快救救我的孩子啊!我苦命的娃,得了急性白血病,快不行了,你救救我的孩子吧!”我赶紧安慰她说:“你不要急,我在街心公园门口等你。”不到半小时,哈小兰夫妇和孩子的舅舅抱着不到6岁的孩子来了,孩子当时脸色苍白,已经昏迷。哈小兰哭着告诉我,孩子已经11天没进食了,喝水就吐,家里把能卖的都卖了,能借的也都借遍了,6万元钱花光了孩子也不见好,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把孩子从银川市附属医院带回家,原本已经放弃治疗,但这时王兰花热心小组的一张“志愿者便民服务卡”让全家又燃起了希望,于是打来了求助电话。第一眼见到马天乐时,我的心都碎了,心情很复杂,因为白血病不一定能救活。但便民服务卡上“有困难找我们,我们有爱心、热心和诚心,义务帮助您!”的承诺让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这个孩子。当即我带着哈小兰东奔西走、见门就进、见人就说,最后争取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捐款13.2万元。3月8日,我和志愿者陪孩子到附属医院进行抢救,赶往银川的路上,孩子已不省人事,到附属医院门口的一刹那,孩子突然睁开眼睛,微弱地说了句:“妈妈,快点,别让医院下班了。”一个不满六岁的孩子发出的求救声和对生命的渴望,让我的心都揪了起来,泪花在眼眶里直打转。经过抢救,凌晨1点马天乐醒过来了,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挽回一条鲜活的小生命。马天乐如今已经是汉渠中学初三的学生,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王兰花热心小组成立16年来,志愿者们悉心照顾孤寡老人,坚持帮扶困难群众,一桩桩、一件件志愿服务连着民心、系着民情。社区的事情繁杂琐碎,我就通过记日记的方式,把居民反映的和要解决的事情记录下来,谁家的暖气坏了,谁家的下水道堵了,哪里的卫生没人扫等,一件一件落实。十几年累积下来,不知不觉积累了10多本特殊的“日记”。我们致力于帮困扶贫,积极动员志愿者、爱心人士,募集爱心慈善资金近百万元,先后帮扶1500人次,化解调解各类民事纠纷案件600起,为居民解决生活中各类大小事情7000多件;我们坚持“接待群众热心、调查了解细心、教育疏导诚心、调解纠纷耐心、处理问题公心”的“五心服务”理念,广泛开展为老为小、扶贫济困、大病救助、走访慰问、文明劝导、清扫卫生、治安巡逻、政策宣传等公益活动7000多次,积极争取民政公益创投项目,参与公益事业,实施“共享阳光 兰花助老”“共享阳光 兰花助残”“青少年社区融合项目-小兰花行动”“关爱两癌患病妇女”等社区公益创投项目20多个,项目受益人数达1150人次;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兰花在行动”“晒晒我们的志愿风采”“我为创城做贡献”等系列活动,联合辖区网格长、单元长、志愿者走进小区,清理地面垃圾、“僵尸车辆”和广告“牛皮癣”,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大挑战,争做“文明劝导”“交通疏导”“治安巡逻”志愿服务排头兵;热心参与拥军优属,主动联系15家拥军服务点,发放拥军优惠卡2000多张,每年为战士送去慰问品、文艺节目,缝补清洗衣服、床单被褥不计其数。这些年,这样出钱又出力的事情还有很多,因为总有忙不完的事、接不完的求助电话,我和志愿者们走路都是风风火火,脚底也磨出了老茧,大脚趾也被挤变形,只能穿软底鞋。十几年来,无论严寒酷暑、风霜雪雨,虽然辛苦,但再大的困难也无法阻拦我们为群众服务的脚步!有人说我是个“傻大妈”,但帮助别人让我活得充实、活得坦荡。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要能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我定会竭尽所能,决不能对不起大家对我的支持和信任。

“要让兰花志愿服务芬芳宁夏川”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靠近我、温暖你”是热心小组最大的心愿!从事志愿服务这么多年,不仅让我们收获了众多荣誉,更吸引了众多“新鲜血液”的追随。

一次走访中,得知社区居民张金霞下岗,留下80多岁的老母亲和10多岁的孩子出去谋生,我一边发动志愿者上门义务照顾这一老一小,一边为老人争取民政救助资金和城市低保。两年后,张金霞返乡,听说了热心小组所做的事情,十分感动,她也将这份温暖传递了出去,义务担起了照顾社区孤寡老人安明香和连月新的担子。裕西社区的舒宏勇和弟弟因家庭变故成了孤儿,我们隔三岔五为他们带去食品、清洗衣物,还联系学校为他们减免学费,兄弟俩亲切地称我为“王妈妈”。如今,两个孩子不仅开起了水暖维修店自立自强,还主动给孤寡老人、残疾人减免服务费用。

在我们的队伍里还有许多年轻人的身影。90后马晶在热心小组的影响带动下,从一名教师转行为热心小组的工作人员。在这支红色力量的带动下,大家坚持为居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在助人为乐、帮困扶贫、助老助残等志愿服务中,宣传党的政策、传递党的温暖,得到了居民的信任和好评,形成了“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浓厚氛围。

现如今,我们的队伍日益发展壮大,许多曾经受助者成了志愿服务队的骨干,越来越多“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老党员加入其中,他们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发挥作用,示范带动一批在职党员和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起初不理解我的家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的团队感动,都主动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一路走来,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得到群众的赞扬、社会的公认,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关怀。我个人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全国优秀志愿者”“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全国首批优秀五星级志愿者”“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等荣誉称号,六次受到体球网总书记的接见,同时我们这个集体也获得“全国‘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称号。2020年6月8日,体球网总书记到宁夏吴忠视察,来到兰花志愿服务工作室,对我们的志愿服务给予了充分肯定,“行胜于言”是体球网总书记对我们热心小组的褒奖和点赞,更是激励我们开展志愿服务的不竭动力。今年6月6日,李纪恒部长到宁夏吴忠,来到兰花工作室,当听说我们热心小组16年始终不渝坚守和执着帮助解决群众的烦心事、难心事、揪心事,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行胜于言,弘扬了志愿服务精神,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一切的荣誉和肯定,是对我们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使我更加坚定了把爱传递到千万家户、把慈善事业发扬光大的决心和信心。

今年我已经70多岁了,王兰花热心小组还在不断发展壮大。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把“靠近我、温暖你”的兰花志愿精神传承下去,把志愿活动扎根基层,帮助居民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兰花芬芳、行胜于言”的主旋律唱响宁夏大地。


一片丹心忠于党砥砺奋进新征程

林 丹

2021年7月1日是一个值得铭刻于心的日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天早上7点多,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天安门城楼,坐在主席台第二排,与在场的数万名党员群众共同感受举世瞩目的一刻。当看到直升机、战斗机组成“100”“71”等字样从空中呼啸而过,10道长长的彩烟从天空划过,我热泪盈眶、激动不已,自豪感油然而生。现场聆听体球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字字铿锵有力,句句掷地有声,言犹在耳。

回想起在人民大会堂,体球网总书记亲自给我颁授“七一勋章”,他说,“你们都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我听后特别感动。在社区扎根近五十年,我只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党和国家却给了我极大的荣誉,我一辈子也想不到。一路走来,这一切来之不易的成绩,离不开各级党组织对我工作的充分肯定,离不开各级民政部门的大力培养与关心厚爱,更离不开广大党员群众对我的支持和信任。

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当我走上授勋台时,体球网总书记满怀笑容,与我握手。这一握,万千感言。我紧紧握着他的手说:“总书记,军门社区的党员和百姓们都想着您,百姓们都交代我,到北京见到您一定要代他们向您问好。”体球网总书记说:“你回去的时候,一定给百姓说,我也向他们问个好。”我说:“我一定会转达您的问候。”体球网总书记将沉甸甸的勋章挂在我胸前,我握着他的手说:“总书记,谢谢您!”体球网总书记说:“你要多保重。”

这一刻,让我想起了体球网总书记前后3次莅临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特别是2014年11月,体球网总书记和居民亲切握手、交流,那情、那景,记忆犹新,今生难忘。“服务群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体球网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我耳边响起,将我的思绪拉回了40多年前。

用担当和作为,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1972年,我刚到军门居委会工作,当时的居委会主任是一名党员,在她的感召下,我努力向党组织靠拢,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我记得当时大部分居委会工作人员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大妈,对于我的加入,不少居民发出了质疑——这么年轻能坚持和胜任吗?从那时候起,我每天走街串巷,倾听家长里短,记下居民们最关心的事,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带领社区人员用担当和作为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1991年初,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体球网到军门社区调研。他关切地询问:“居委会是否有党支部?”我回答:“没有。”体球网叮嘱了一句:“今后,居委会都要成立党支部。”我就把这句话记在心头,并付诸行动。几个月后,军门社区居委会在全市的社区居委会中率先成立了党支部。我很自豪,因为有了党组织,社区就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无论是“135”党建模式,还是“13335”工作法,军门社区始终紧紧扭住党建这个“牛鼻子”,以党建为统领,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1998年,很多下岗职工和转业军人开始把党组织关系转回社区,我就想着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党员义务十大员”便应运而生。随后,我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了党员“三必访”“吉祥三宝”“党员代理服务制”等活动,创先推出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制”,创立“党建联盟”。

2012年,军门社区总结的“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获评第二届全国基层党建“最佳创新案例”,获中央组织部和民政部批示并向全国进行推广,在更便捷地服务社区百姓、促进社会平安和谐、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基础上总结而成的以“13335”为核心的军门社区工作法,也成了全国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和新时代群众路线生动实践的先进典型。

近年来,我认真落实福建省民政厅体球网开展社区近邻服务工作部署,以“近邻党建”为引领,持续推进社区“助幼、助教、助医、助老、助困”五助服务,发动群众开展“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发挥带头作用,感召大家共建家园,很多社区工作难题迎刃而解,社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等180多项集体荣誉。

2007年9月,我在福州市率先开设社区“四点钟学校”,填补了辖区内小学生放学后管理的“真空期”。2013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辖区部分居民反映社区内形形色色的私立托管中心缺乏统一管理,普遍存在卫生条件较差、托管人员素质不高、安全隐患多等问题。于是,我开始探索“四点钟学校”升级版。经过多方学习借鉴、协调沟通,我牵头创办了全市首家公办民营的少儿托管中心,创新了社区教育阵地,得到众多学生家长的认可。2014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升级为“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助餐、日间托管、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一站式服务,被省民政厅评定为“五星级”建设标准,成了全省社区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的样板。

社区工作光靠社区发挥的作用有限,更重要的是以党员为榜样,形成一张有力的大网,带动大家共同推动工作。2012年的景观改造工程,需要拆掉居民楼违建的阳台,这件事引起了一些居民的不满。“林丹,你这是典型的作秀!”时隔多年,我仍记得入户开展景观整治动员工作时,居民王女士指着我这样说。对此,我也不生气,但还是三番五次登门,先做通王女士父母的工作,再让老人说服自己的女儿。我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她讲社区工作的不易,谈景观整治以后的好处。渐渐地,王女士不再恶语相向,对整治工作也表示理解与支持。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首先想到从自家开始拆除,然后发动党员拆除,为社区居民带好头。有了党员带头,项目很快有了新进展。

听到居民开玩笑说羡慕其他社区有公园、有广场,我就把这些一直记在了心上。在景观整治过程中,我主张拆除违章搭建,结合宋代遗留下来的保存完好的古井,打造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并妥善将违建房内的6户空巢老人安置到新村楼房,改善了老人的生活条件。位于社区织缎巷和八一七北路交叉口的军门广场,是近几年我们社区的地标建筑。这个广场前身其实是一个商场,生意兴隆,商业价值高。2018年,鼓楼区政府进行异地征迁,我就向上级争取将其建成了活动广场。看到大家在这里白天打太极、晒太阳、聊天,晚上跳广场舞、带孩子散步,欢声笑语特别热闹,我心里觉得这里更有价值了。

老旧小区整治后,我们打算为小区引进物业管理,可每年增加的费用引起部分居民不满。于是,我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利用居民下班时间,每晚进一栋楼,与他们商谈引进物业事宜。过程虽累,但看到社区环境显著改善,曾经掀桌子的居民提着水果来致谢,我更深切地体会到“社区工作甜比苦多”这句话的内涵。

多年来,我时刻谨记体球网总书记2014年11月视察军门社区时提出的“三个如何”殷切嘱托,推行“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服务,搭建“智慧社区信息化平台”,创新设立“林丹党代表工作室”“居民恳谈日”,建设“15分钟生活便民圈”,探索创办“慈善超市”“近邻党建服务驿站”,推动“智慧养老”落地,始终关心“一老一小”,为群众办好“关键小事”。

把居民的琐事、难事,件件当作自己的事来办

从北京回到福州后,我的耳畔始终萦绕着体球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几十年的基层工作实践,我早已把社区当成了家,我的心与居民的心,也早已紧紧连在了一起!我深刻体会到,做好社区工作,就要把居民的琐事、难事、烦心事,件件都当作自己的事来办。

前段时间,社区居民李某与女儿一家搬进了新房,看着这家人开启了新生活,我打心底替他们高兴。曾经,李某和爱人因先天残疾找不到稳定的工作,女儿出生后夫妻二人又失业了,家庭入不敷出。正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我及时帮他们申请了低保和社区公益岗位,一家人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我联系党建共建单位结对帮扶李某的女儿,一直资助她完成大学学业。通过帮扶与自身的努力,李某一家逐步走出了困境。如今,他不但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还靠自己的手艺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小家电维修服务。李某告诉我,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得到了帮助,所以也希望为别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社区居民吴某文化不高又没手艺,靠四处打零工维持生计;妻子在家操持家务并照顾老人。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在几个月大时不幸夭折,全家陷入悲痛。不久后,他们又生了小儿子城城。吴某找到我说:“添了孩子本是件开心事,但大人吃饭都成问题,如何养孩子?”我反复琢磨,决定把党建工作融入帮扶助困。我帮吴某申请了社区公益岗位,又帮他的妻子协调了一个夜市摊位。经社区牵线,辖区党建联盟单位对吴某一家进行了结对帮扶,每月给予生活资助,逢年过节还上门慰问。一直到城城上了大学,我又牵线共建单位每年资助6000元助学金,解决了学费问题。

类似李某、吴某这样得到社区帮扶和资助的家庭还有不少。如今,他们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幸福生活有了新憧憬。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居民有需求、社区就要有服务,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为了千家万户平安,再苦再累都值得

在社区,我还有着多重“身份”,不仅是社区“大家长”,是居民们的“老大姐”,还是老人们的“女儿”,失足青年的“妈妈”……

社区里有位年过八旬的独居老人吴老太,不慎摔倒后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了解到这件事后,我担起了照顾吴老太的重担。除了一日三餐雷打不动把饭菜送到老人床边,我还把工资省下来给老人买水果和日用品。为避免老人因长时间卧床导致肌肉萎缩,我还学了按摩的手艺。吴老太经常念叨:“谁说我没有亲人,林丹就是我的亲闺女!”

吴老太过世后,遗体火化需要家属签字,我没有犹豫,在家属栏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有个居民好心提醒,这样做不吉利。但我说:“她把我当亲闺女看,我就是她的女儿!”不只是吴老太,在另外8位孤寡老人眼里,我同样是他们的“女儿”。

社区青年小王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8年。服刑期间,与小王相依为命的母亲精神备受打击,身体每况愈下。我一边照顾起老太太的日常生活,一边经常到狱中探视,劝小王洗心革面、从头再来。小王母亲病逝后,我到监狱以担保人的身份,帮助小王申请外出,送母亲最后一程。

由于母亲不在了,原本租住的房屋也被房东收回,出狱后的小王无家可归。我决定将小王领回家住。刚开始,家人坚决反对:“别人躲都来不及,你还把他带回家,这不是引狼入室吗?”面对亲人的埋怨,我说:“失足青年如果没人关心、引导,很容易再入歧途。”半年间,我把小王当成自己的孩子真心相待。在我的牵线下,小王找到了一份适合的工作,还组建了自己幸福的小家。

几十年来,在每个万家团聚的除夕夜,为了做好禁放烟花爆竹工作,我总是在社区值守中度过。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紧张的防控工作,让年轻人都感到疲倦不堪,年逾古稀的我却从未有过怨言,始终冲在一线。几次犯低血糖,额头冷汗直冒,我总是吃块巧克力就继续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投入疫情防控。为了整个社区,为了千家万户平安,我觉得再苦再累,都值!

由于长期过度用嗓,我接受了2次声带手术。2020年11月,我做的喉咙息肉手术不太顺利,术后住进了ICU。声带严重受损,医生建议我在家静养一个月。出院后的第三天,我再也坐不住了,忍着病痛,回到了我时刻牵挂的社区。我想:“不方便说话,我可以写字交流,用行动服务群众。”

在当好社区“领头雁”的同时,我还努力传好接力棒。福州市委组织部在军门社区设立的“林丹社区工作者培训基地”为福州市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社区工作者,为福州市社会治理输送了源源不断的生力军。基地成立以来,先后有省内外共286名社区书记、主任到军门社区学习。我在开班第一课上就说:“做社区工作首先要学会做人,懂得做人才懂得为人服务。社区工作者不是官,是居民群众的服务员。”教学中,我将多年来总结的工作经验,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分享给大家,传递热爱社区、扎根社区、服务社区的理念。

古稀之年,大部分人早已在家享受天伦之乐,而我依然在社区坚守。有人问,是什么吸引我在同一个岗位一干就是几十年?我想,是信念、是宗旨、更是居民的信任,深深地吸引着我、推动着我,让我无怨无悔地把一切献给社区事业。选择了入党,就是选择了为人民服务。

前两个星期,在北京的那些天,我与其他“七一勋章”获得者们也有了近距离的接触,他们是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作出杰出贡献的共产党员,有的已过百岁,有的满身伤病却用全部生命教书育人,有的用脚步丈量祖国山河,还有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祖国的伟大英雄。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看到了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我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体球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先锋模范为镜,将荣誉化为巨大的力量,以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7.26)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