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柳 旭 祝 闯
目前,我国注册志愿者已超过2亿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超过37亿小时。广大志愿者贯彻落实体球网总书记对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各个领域各展所长、各尽所能,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在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记者连线了多地志愿者,记录了他们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善行义举,以及无私奉献、汇爱成海的执着追求。
为幸福晚年增彩
2月27日上午,来自河南省商城县多支志愿服务队的18名志愿者在城关镇集合,前往河凤桥乡和双椿铺镇的敬老院。
“大爷您好,给您剪一下指甲好吗?”说话的人叫李丽,是商城县铭居地产开发公司志愿服务队队长。在得到老人的同意后,她轻轻抬起老人的手,耐心仔细地修剪起指甲。
“最近身体怎么样?饭菜顺口吗?”李丽一边剪指甲一边问。“上岁数了,总觉得腰不太舒服,血压也有点高。”老人说。“您平时可以做些轻柔的运动,别吃太咸的菜。”李丽和老人聊着天,很快就把手指甲修剪得干净整齐。
剪完指甲、理完发,老人们高高兴兴地坐在太阳下。伴随着一段优美的乐曲,商城县群星歌舞团文艺志愿服务队为老人们带来了精彩的表演。老人们边看边鼓掌,幸福的笑容挂上眼角眉梢。
“接下来,我们将陆续走进全县所有乡镇的敬老院。”李丽告诉记者,大家平时要上班,志愿服务都安排在周末,虽然要占用休息时间,但每次组织活动,大家都特别踊跃。
对于新加入的志愿者,李丽会给他们进行简单的培训,并提示关注老人们的感受,注意“尊重”与“倾听”。“既然来当志愿者,就要用心做好。”李丽说。
就在同一天,河北省滦南县胡各庄镇西胡各庄村村民邸秀英的家中,几名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中学生拿着抹布、扫帚忙前忙后。邸秀英今年80多岁,子女不在身边,平时没人照顾,自从村里成立了青少年志愿服务队,每到周末,老人的家里就热闹起来。
“孩子们打扫卫生,我帮老人洗头、洗脚。”陈丽君是村青少年志愿服务队的领队,她告诉记者,“去年,村党支部书记让我张罗个志愿服务队,把村里的中学生召集起来,服务高龄和孤寡老人,弘扬敬老孝老传统美德。我就问我儿子想不想参加,他特别积极,还邀请了两名同学一起来当志愿者,一来二去,参加的人越来越多。”
“以前,孩子们与村里老人见面顶多打个招呼,没有什么交流。现在,他们不仅对村里老人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敬老孝老有了更深的体会。”陈丽君说。
为成长之路护航
在湖北省房县的高山之中活跃着一群支教志愿者,他们有着共同的愿望——把更多的知识带进大山,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有着7年多服务经历的孔洋洲就是其中一名志愿者,他向记者讲述了小鑫的故事。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小鑫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刚到学校时,孔洋洲就发现小鑫不爱说话,上课虽然听得很认真,但很少提问,课下与同学也少有交流。然而,在他开设的音乐课和美术课上,小鑫却特别活跃,喜欢伴着音乐唱歌,喜欢用彩笔画画。
“一些乡村学校条件比较艰苦,原有的老师只能保障语文、数学等文化课教学。”孔洋洲告诉记者,自打他开了音乐课,小鑫经常把新学的歌唱给爷爷奶奶听,整个人都变得更加自信,也更愿意和身边人交流。
后来,在爱心人士的资助下,孔洋洲成立了湖北省山路心路志愿服务中心,长期为山村学校提供支教服务。至今,他的团队已经招募了300多名志愿者,服务了43所乡村学校,累计服务时长超过12万小时。
“我叫李庆涵,未来的两周时间,我将和你们一起度过。”1月20日,在山东省泗水县杨柳镇里仁村,李庆涵向村里的困境儿童做着自我介绍。
“这次志愿服务是泗水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和泗水县微公益协会发起的,大学生志愿者的工作是给孩子们讲传统文化。”李庆涵告诉记者,她负责讲古代诗人的故事,第一次当志愿者的她有些紧张,生怕表现不好,“在讲课时,我会有意识地与孩子们的目光交汇,并给他们充分的表达空间。”(下转4版)(上接1版)
支教生活让她感触良多,志愿服务不能光有热情,还要讲究方式方法。当志愿者不仅能帮助别人,也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为基层治理助力
“大叔,现在疫情防控国家做得这么好,咱也要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抽时间把疫苗打了,开心过年。”春节前,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安远镇马家台村的王爱荣利用寒假时间,和村里其他几名志愿者逐户走访,宣传防疫政策。
“在学校我就参加过志愿服务,放假回家后听说村里需要志愿者,就报了名。”王爱荣告诉记者,因为他是学医的,就想帮村里在疫情防控方面做些事。加之在外求学,平时很少回家,正好可以借此机会与村民加强沟通。
“大学生返乡期间,我们联合安远镇政府引导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天祝县晨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许立峰说,安远镇各村比较分散,大学生对自己所在村的情况很熟悉,他们参加志愿服务有优势,还可以将个人成长与家乡发展结合起来,用所学知识服务家乡。
“这是我包的,你们看看。”2月15日,在四川省金阳县天地坝镇东山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一名彝族小姑娘用掌心托着自己刚刚包好的饺子说。
当天,为了让社区居民欢度元宵节,东山社区社工站在社区舞蹈队和儿童议事会的协助下,开展了“邻里元宵节”活动,组织居民包饺子、煮元宵、猜灯谜。虽然在场的很多人都不会包饺子,但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说有笑,氛围其乐融融。
“舞蹈队和儿童议事会的成员都是社区志愿者,前者带头成立了彝绣合作社,帮助社区留守妇女增加收入;后者致力于引导小朋友参与社区活动。”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凉山项目区域负责人王立伟说,通过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易地搬迁居民的邻里互动增多了,大家对社区的认同感也提升了,更好地融入了社区新生活。
为产业发展添翼
“这批雏鸡需要在20摄氏度的环境养上10天,最好先养在炕上,喂1号饲料。”张春野是吉林省榆树市的一名兽医,他这次出诊虽然没收钱,但和平常一样细致,因为这是一次志愿服务。
2021年,榆树生命之光志愿者协会启动了为期一年的助残项目——帮25户残疾人家庭发展养殖业。这期间,从送畜禽上门,到定期送医送药,协会负责人林范民和志愿者们开展了全程服务。
“居家搞养殖可以增收,但并不适合所有残疾人家庭。”林范民自己也是残疾人,他对这一点非常清楚。项目启动后,协会初步筛选出30户有三、四级残疾人的家庭,在确认参与意愿后,林范民和志愿者上门走访,实地查看养殖条件,确定养殖品类。
“不少家庭早早就把场地腾出来了。”林范民告诉记者,养家禽的每户发放200只,养牲畜的每户发放1头。他和张春野挨家挨户送饲料和兽药,并叮嘱大家按时用药、做好消毒。
“前期问题比较多,志愿者入户也比较频繁。过了一段时间,大家基本掌握养殖技巧后,志愿者就定期上门了。”林范民表示,他还建了养殖交流群,大家既可以交流经验,也能随时向志愿者咨询。
林范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去年的行情,从4月到12月,刨去养殖成本,养鸡的平均每户增收近3000元,养猪和羊的平均每户增收2000多元。
助力产业发展,志愿者除了在生产环节进行帮扶,还努力拓宽销售渠道,帮农民增收。
去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农牧民生产的菜籽油、牦牛肉和大米出现滞销。得知消息后,成都市温江区纯真志愿服务中心组织志愿者到这里进行了实地探访,并联系到一家愿意收购当地产品的爱心企业。
刘霞是这次志愿服务的组织者,她告诉记者,志愿者通过直播平台为当地宣传后,还有不少爱心人士驱车前来采购,企业也增加了收购量,合力解了农牧民的燃眉之急。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2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