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坚持党对基层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从党建引领谋篇,以基层治理为主线,以强化服务为根本,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一核多元、融合共治”为核心的基层治理路径,显著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网格化
针对组织体系作用发挥不够、公共服务末端薄弱等问题,管城回族区制定了《体球网党建引领推进网格化基层治理的实施意见》,从科学优化整合网格、建强网格党组织、充实网格力量等方面汇筑社区发展治理保障体系。
优化整合网格。统一网格设置,按照“规模适度、无缝覆盖、便民利民、相对固定”的原则,以疫情群防群控网格为基础,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对社区划定的各类网格进行统一优化整合,全区划分13个一级网格,138个二级网格,564个三级网格,实现全区“一张网”“一套格”。
建强网格党组织。制定工作方案,将党组织建在网格上。每个三级网格设立1个党支部或党小组,由三级网格长中的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长。鼓励支持离退休党员干部参与网格党组织建设。同时引导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基层治理工作。
充实网格力量。按照“一格一干 多专多群”覆盖要求,充实、强化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力量。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等各类组织,以“地缘”“业缘”“趣缘”为纽带把居民群众组织起来,使其参与网格化基层治理。截至目前,已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143个,社区工作者、楼院长等力量充实到网格当中,共有2497名网格员。
“红色物业” 助力服务质量提升
针对老旧小区管理难、社区物业协调机制不畅等问题,创新物业服务机制,实现社区资源利用最大化。
筑“红色物业”平台促社会治理创新。管城回族区组织部、社治委、住保中心三部门联合印发《持续深化“红色物业”创建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采取“打造街道物管平台,提升市场化物业、规范自管楼院物业”模式。北下街、陇海马路、西大街3个街道作为首批试点,分别成立国有物业公司托底无主管楼院。截至目前,已在辖区12个街道,44个社区内开展了“红色物业”创建相关工作,覆盖178个小区,已创建4个“红色物业”示范街道、11个“红色物业”示范社区、52个“红色物业”示范小区。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构联动格局。管城回族区积极推动社区“两委”与物业、业主自治组织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通过交叉任职,形成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实事共做的联动格局,助推社区治理服务上水平。截至目前,162家物业企业全面实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已成立党组织24个,不具备成立党组织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街道、社区均派驻党建指导员。
“星级评定”提升物业行业服务质量。组织和房管部门牵头对全区物业服务企业(项目)实行“星级物业”评定,自管楼院小区的物业服务项目,由各街道参照“星级物业服务企业”创评标准开展年度评价,发挥“红色物业”示范点带动引领作用,全面强化物业服务企业(项目)党建引领。
惠民服务 开拓服务新格局
针对辖区老人儿童较多,服务设置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社治委向全区各街道投放了一批“暖心工程”社区服务项目,丰富服务内涵,提升服务效能。
项目化管理促资金高效利用。区委社治委积极探索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创新,出台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项目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从制度上规范了社区服务项目的形成、公示、备案以及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统筹全区社区资源,形成生活服务类、帮扶救济类、场所共享类等8类项目158个,让一个个落地的服务项目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
社洽会平台促供需资源精准匹配。通过开展社区公益服务供需对接活动,实现社区需求和社会组织供给之间的有效对接,通过服务项目加强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引导。社区利用“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汇集民智,今年已挖掘、梳理场地、物资、服务、人力、智力等各类资源543项,摸排出辖区居民、驻区单位各类需求259项。依照项目化管理机制,目前已建成儿童微乐园20个、老年人活动区21个、残疾人康复站10个、楼院小微美学营造11个,2个中医理疗馆等各类直接惠及民生的社区服务项目。
一个个围绕群众需求设计的服务项目,通过社区逐个送到楼院里,建到群众家门口,让社区居民共享发展带来的福利。服务惠民,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生活质量提升,就是管城回族区向社区居民提交的一份满意答卷。(作者系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社治委主任)
来源:《中国社区报》作者:雍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