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雷 耀
“哟,社区食堂开到咱家门口了!这可太方便了,饭菜既便宜又实惠,还有营养,以后再也不用为吃饭发愁了。”家住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街道漪汾苑社区的80岁独居老人康大爷得知社区建起了食堂,开心得不得了。漪汾苑社区食堂开业的第一天,他就去报了到,如今一日三餐都在食堂解决。“我已是这里的常客,从厨师到服务员,我都熟识。每次我一进门,他们都热情地跟我打招呼,这种亲切感,不禁让我想起了工作时单位的大食堂,大家边聊边吃,满满的幸福感。”
目前,太原市已在全市选址建成140个社区食堂。这项工作,还入选了省民政厅日前发布的2021年山西养老服务“惠民生、增福祉”十件事。
“我市有常住人口530多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85万多,占比达16.11%。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照顾好空巢、独居、留守、高龄等生活困难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等问题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民以食为天,让老年人吃饱、吃好是首要的事,2021年市政府将建设140个社区食堂列为民生实事之一。”太原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秉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理念,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参与、保障老人、服务社区’原则,大力推进社区食堂建设,逐步形成品牌效应,让更多居民在‘小食堂’里品尝‘幸福大餐’。”
标准化规范化运营
如今,在太原市,走进任何一家社区食堂,墙上随处可见“家门口的食堂”“与邻为乐,与邻相助,与邻为善,与邻为德”“放学了、下班了、退休了,饭点儿了,食堂见”等充满亲切感的标语,拉进了与居民的距离。每个食堂的就餐区,工作人员都身着统一的橙色上衣,佩戴口罩,热情地引导就餐人员有序用餐。开放式选餐窗口,明厨亮灶,大家吃得放心。
太原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社区食堂建设中,他们通过统一形象标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监管和规范化运营,打造品牌效应。
记者了解到,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太原市民政局将社区食堂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清单,联合市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体球网推进社区食堂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体球网切实做好养老机构和社区食堂餐饮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社区食堂的建设要求、税费优惠、食品安全等内容,为各县(市、区)社区食堂的建设工作提供了有效指导和组织保障。
同时,市民政局多次召集本土企业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社区食堂标准化建设、运营模式、服务规范等事宜。起草制定的《社区食堂建设和服务规范》地方标准,以及《社区食堂内部系统统一规范》《社区食堂运营评审服务手册》,对建设规范、运营模式、服务内容、服务标准、人员配备等进行了标准化规范。社区食堂建设也让本土企业看到了商机,带动近5000余万元社会资本投入养老产业发展,全年建设社区食堂面积近5.2万平方米,目前日就餐人数近5万人次,社区食堂的品牌效应正逐步显现。
以评代补长效扶持
1月11日,65岁的章奶奶像往常一样很早就来到位于太原市五一广场附近的迎泽区桥东街道南官坊社区食堂,她选了一张距离取餐口最近的桌子。当天,她的哥哥来看她,点名要吃南官坊社区食堂的饭菜。她哥哥说:“因为妹妹经常在家庭群里晒社区食堂的菜品,让我特别羡慕,这次一定要‘眼见为实’。”兄妹俩点了红烧带鱼、桃仁西芹百合、炒鸭血,再加两碗米饭、两碗汤,一共消费40元。
“我们社区食堂采取民建民营的方式,由四星级酒店三晋国际饭店用自有场所改造而成,面积750平方米,设置餐位198个。以星级酒店的食品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为社区老年人、残疾人、困境儿童以及社区居民,提供营养可口、精美实惠、便利放心的餐饮服务,是我们开办社区食堂的目标。”南官坊社区食堂相关负责人表示,“食堂建成运营后,市民政局按照每平方米14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这为我们办好社区食堂注入了更大动力。”
据介绍,在社区食堂运营满一年后,市民政局将按照3个评估等级分别给予每个社区食堂每年3万元、6万元、9万元的奖励,资金由市、县两级财政按5∶5比例承担。市民政局每年组织一次综合评比,依据评比结果,对示范性社区食堂给予奖励。(下转2版)(上接1版)
“以长效支持,确保社区食堂持续健康发展。”太原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给予社区食堂运营企业税费优惠外,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进行公益性捐赠发生的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根据国家、省有关文件规定,社区食堂用水、用电、用气、用暖执行当地居民价格。”
既暖胃又暖心
每到中午饭点,在各社区食堂,不仅老年人接踵而来,带着孩子的年轻人也络绎不绝。1月21日,正在万柏林区兴华街道滨河社区食堂就餐的黎女士告诉记者:“由于中午时间紧,来不及做饭,这一周我已经连续3天带着两个孩子在社区食堂吃饭了。虽说是食堂,但环境、菜品、服务品质都没得说。对我们上班族来说,社区食堂实在是太方便了。”说话间隙,机器人小豹已将菜品送到了他们的桌上,两个孩子抢着说着:“谢谢!谢谢。”小豹回答道:“不用谢,祝你们用餐愉快。”
“我们的机器人小豹,不仅能提供送餐服务,还可以进行智能对话。让老人、小孩和上班族在吃上放心饭的同时,还能有个好心情,这也是我们食堂的一大特色。”食堂的工作人员小章告诉记者,“为了方便周边社区的居民,今年春节期间,我们食堂都正常营业,推出多款节日套餐,供大家选择。”
据介绍,社区食堂不仅关注老年人用餐,对特殊困难群众还给予一定的补贴。太原市的相关政策规定,“本市户籍的困难老年人、残疾人、困境儿童自愿向居住地所在社区申请就餐补贴的,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2元,补贴资金由市级财政承担。社区食堂为老年人、残疾人、困境儿童每日推出不少于两款、不高于8元的‘爱心套餐’。”
记者还了解到,在万柏林区东社街道铝厂社区食堂里有一支由60岁以上老人组成的长者志愿服务队,每到饭点,他们在社区食堂为就餐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小店区北营街道许东社区食堂设置了健康智慧自助结算餐台,利用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和健康大数据平台,自动识别食物并计算营养成分,确保居民吃得营养、健康。
“一年来,各社区食堂创新工作方式,不仅让居民吃得健康、营养,还能收获好心情,既暖胃又暖心。”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到2025年末,全市将建成500个社区食堂,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均衡、主体多元、方便可及的社区食堂服务网点。同时,培育引入一批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智慧化的社区助餐配餐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进一步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实惠、便捷、高效、专业的配餐、就餐、送餐服务,构建起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社区食堂多元供给格局。”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2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