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颜小钗
镇(街)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提升民生福祉与社会建设水平的重要工作。2017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实施镇(街)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双百计划”,今年正式将此提升为“双百工程”,并提出用两年时间实现全省社工站(点)全覆盖。在 “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双百工程”将以什么样的理念和思路谋篇布局?近日,广东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卓志强对此作出回应。
规划14.58亿元资金
实现两个100%覆盖
记者:我们注意到广东省五部门联合下发“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以下简称“双百工程”)通知后,很快出台实施方案。促使广东在三年左右将“双百计划”升级为“双百工程”,主要基于哪方面的考量?
卓志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健全兜底民生服务体系,不断改善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生活状态及心理感受,保障他们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伴随广东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兜底民生服务更需要从“兜得住”向“兜得好”转变,从单纯的物质救助向包括精神、心理、文化、社会等全方位救助转变,从应急服务、被动服务向主动发现、主动服务转变。而基层普遍人手不足,难以兼顾,需要社工提供持续性的专业服务。“双百计划”经过三年多的试点,407个镇(街)社工站的千名社工已成为服务基层的重要力量。很多基层干部希望继续增加站点和人员,扩大覆盖面。
恰逢此时,民政部提出力争“十四五”末实现镇(街)都有社工站,村(社)都有社工提供服务。这有力地助推“双百工程”进入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层面,并研究规划3年投入14.58亿元用于“双百工程”实施,让更多群众受益。
记者:您提及兜底民生服务需要从“兜得住”向“兜得好”转变,那么“双百工程”具体体现什么样的人民观?
卓志强:“双百工程”明确用两年时间实现全省社工服务站(点)100%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充分体现以下三点。
一是人民目标观。体球网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双百工程”回应时代所需、群众所盼,将培养一支近3万名的基层社工人才队伍,立足镇(街)、深入村(居),协助政府精准识别兜底保障对象,高效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加强人文关怀,有效满足需求。
二是人民立场观。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施“双百工程”就是要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社工在基层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发挥专业优势,把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温暖送进千家万户,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人民利益观。体球网总书记反复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双百工程”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解难题、办实事、谋福利。我们希望“双百工程”成为广东深入贯彻体球网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和特色品牌。
统筹社工站建设
推动民生服务转型升级
记者:广东五部门共同推动、统筹“双百工程”,汇聚了很多资源输送到镇(街),镇(街)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承担着各条线上的任务,再由此逐级输送到基层村(居),而基层普遍的状况是工作面广人少。广东这项民生工程的安排,体现了什么样的整合理念?对镇(街)社工站、村(居)社工服务点有哪些布局安排?
卓志强:推进过程中,我们注重整合,推动兜底民生服务从零散化、碎片化、分割化向系统化、综合化、集约化转变。在资源上,有效整合民政、妇联、残联等基层服务场所,实现共享。经费上,统筹整合同级民政、妇联、残联等业务经费,包括政府购买社会救助经办服务经费、残疾人专职委员补贴等。服务窗口上,将镇(街)多个民生服务窗口整合为社工站“一站式、一窗式”服务窗口,统筹经办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残疾人事务等工作。人员上,将现有镇(街)直接聘用的社工、社会救助经办人员、残疾人专职委员,合同期内按程序纳入镇(街)社工站统一管理使用。在此基础上,依照岗位需求,全省统一组织公开招录。服务对象上,从以民政服务对象为主聚焦到所有真正有需要的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
布局安排上,我们要在2022年底前建成1611个镇(街)社工站,每个镇(街)社工站设置若干个村(居)社工点,确保服务全覆盖。其中,事务性岗位设在镇(街)社工服务站,负责窗口事务性工作,包括受理相关业务申请、开展政策宣传、进行服务对象信息核对及管理工作;服务性岗位设在村(居)社工服务点,协助识别服务对象、评估服务需求、统筹开展服务、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记者:据了解,“双百工程”主要依靠财政投入,整体资金的安排是怎样的?
卓志强:省财政将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其中2021年为2.8亿元,2022年预测为4.8亿元,2023年预测为6.9亿元。各地将按照《体球网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规定,制定“双百工程”持证社工薪酬待遇管理办法,对整合纳入镇(街)社工站(点)管理的工作人员和新招聘人员,依照合同约定落实薪酬,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障(含“五险一金”)待遇。
四级支持管理体系
提高区域辐射引领能力
记者:在改革开放的发展版图上,广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全国的一个缩影:有经济体量庞大的珠三角城市群,也有人口近半、面积占七成、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粤东西北地区。这两种不同地域的社会服务模式挖掘,对全国具有借鉴意义。那么,“双百工程”的实施,将对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有哪些差异化的运营指导方针?
卓志强:一是加强分类指导。珠三角基础好、起步早、发展快,面对新形势,要抓规范、创品牌、走前列,将多年来形成的社工机构建设管理服务经验上升为运行有效的社工站制度体系,全方位提高区域辐射引领能力。粤东西北地区需全面落实社工站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保障要求,鼓励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参与“双百工程”,合理制定培训规划和激励保障机制。
二是加大统筹力度。完善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帮扶与共建关系,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示范效应和辐射引领带动作用,加大培训力度,促进优质项目合作交流。
三是实施差异化政策支持。对珠三角地区,省里将重点支持探索社工站建设管理服务的地方标准、“五社联动”运作模式等;对粤东西北地区,省里将重点支持完善社工薪酬待遇管理办法,加大对社工和督导人员的培训等。此外,社工站建设、服务、考核等方面的指标权重将有所不同,并进行动态调整。
记者:镇(街)社工站将从试点的407个增加到1611个,基层社工将从千名增加到3万名,会带来管理压力,广东对这些社工站点及其社工人才管理体系具体安排是什么样的?
卓志强:“双百工程”涉及省、市、县、镇四个层级,点多、面广、线长,我们将推动形成运转高效的管理体系。一方面,压实管理责任。各级民政部门履行指导监督职责;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妇联、残联等部门按照职责,配合做好工作;镇(街)负责社工站(点)的建设和管理,履行主体责任。另一方面,明确管理架构。镇(街)负责聘用与管理社工,按规定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原则上由镇(街)分管民政的负责人兼任站长,由公共服务办公室主任兼任常务副站长,由镇(街)挑选一名综合素质优秀的社工担任副站长,并指定各社工(站)点联络员。同时,要求镇(街)完善制度,加强站(点)人事、财务、物资、档案、安全等工作。此外,省民政厅将制定社工年度考核标准,畅通社工能上能下的渠道。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