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生活在天心?天天都开心

时间:2021-05-07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区报
【字体:    打印

刘顺来

天心区地处湖南省长沙市的南大门,是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前沿阵地,因天心古阁而得名,是底蕴厚重的文化景观区。

近年来,天心区委、区政府深入实施“民生为本”发展战略,积极当好“三高四新”战略主力军,着力打造长株潭融城核心区、城市风貌特色区、生态宜居示范区,逐渐形成了“党政主导、社会协同、责权明晰、机构承载、立体服务”的社区治理模式,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示范区等荣誉。

以最大决心推进创建

站位起点高。天心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天心区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实验区创建动员大会,出台创建实施方案及各项配套政策文件35个,将创建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全区绩效考评,确保责任上肩、任务上肩,形成全区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推进格局。

政策措施实。编制圈内设施建设两年行动计划,重点建设“红色党建圈”“政务服务圈”“便民幸福圈”“云端智慧圈”“睦邻朋友圈”5大生活服务圈。

北部片区着重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实施有机更新,加大老旧基础设施提质改造力度,重点解决环境差、停车难、休闲活动场所匮乏等问题。南部片区侧重“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建设和服务,通过合理规划社区布局,进一步完善道路、医疗、教育、养老、便民生活等设施配套。

基础保障牢。2018年以来,天心区累计投入24.7亿元用于15分钟生活服务圈建设,年均投入社区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9800余万元,投入政府购买服务和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经费2000余万元。加强与省民政厅和相关高校合作力度,推进全省城乡社区治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为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积极献计献策。

以最强力度加快创建

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打造“红色党建圈”。创新推出“15分钟党群服务圈”,成立区级物业行业党委,积极推动“把支部建在小区”,初步形成了“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小区党建格局。

目前,全区已成立小区党支部187个、楼栋党小组585个,打造了一条集湖南第一师范、“心中的梁家河”“缘起湘江”“红船映初心”“重走进京赶考路”等一批党建打卡点为重点的“不忘初心兴天心”的“红色社区”之路。

加大改革力度,着力打造“政务服务圈”。成立区级网格化综合服务中心,探索“四纵四横”社区网格化综合改革,全区划分418个基层网格,梳理入网事项222项,同时,将区直职能部门和街道工作力量下沉社区网格,设定每月28日为“无会日”,全区598名领导干部定期深入驻点社区倾听民意、服务基层;建立“发现—立案—派单—处理—反馈—核查—评价”工作体系,推行“网格呼叫、干部报道”及三级问题处置机制,确保“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民在网中乐”。

着眼民生项目,着力打造“便民幸福圈”。一方面,针对基础设施短板,重点对太平街、西文庙坪等7个片区实施有机更新。另一方面,通过构建“一街一中心、一社一点、全区多机构”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使全区社区养老设施覆盖率超过80%,基本实现老年人步行15分钟就能享受家门口的养老服务。在困难群体帮扶方面,大力实施“爱心天心”帮扶工程,建立困难群体需求清单和社会爱心力量资源清单,推动社会力量结对认领和帮扶困难居民1043户。

强化信息支撑,着力打造“云端智慧圈”。率先在全市开发15分钟生活服务圈便民智慧系统,打造全省首个5G及AI应用场景示范街区、首个5G人工智能示范社区、首个城区智能环卫示范区,创新发布“AI+ 安防”“AI+教育”“AI+社区”“AI+环卫”等十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大力推行“全程网办”“一网通办”,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企业、居民可全天候自助查询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624项,自助办理社会保障、交通处罚、水电气费缴费等高频服务事项117项。

注重多方参与,着力打造“睦邻朋友圈”。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工作,积极探索“一四三工作法”(构建一个体系,即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四级融合,即实现区、街道、社区(村)、网格(小区)四级治理力量融合;实行三级闭环,即小事不出网格(小区)、大事不出社区(村)、难事不出街道),打造“有事好商量”品牌,形成“一核多元融合共治”的小区治理格局。成立“乡村议事会”,指导村、社区制(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率达100%。积极推行“巷长制”“栋长制”“片长制”试点,实行微治理。率先组建全省首个“三社联动”社区公益服务空间站,促进社会组织与居民服务需求有效对接。

以最优机制精准创建

扎实推进“三转五新”。“三转”即在阵地功能上,从办公场所到服务阵地转变,将社区打造成居民的幸福家园、联谊会园、生活乐园;在工作重心上,从对上负责向对下服务转变,让社区从“政府的腿”回归到“居民的头”;在治理主体上,从单兵作战向多元协同参与转变,形成多方参与、良性互动、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五新”即坚持开门搞服务,确保社区办公服务场所对辖区居民全年“无休”开放;推行“一门式”全覆盖,推动服务下沉;以居民公约修订、惠民项目实施、矛盾问题解决等为抓手,培养协商队伍,搭建协商平台;构建精准有效的社区分类治理模式,积极探索“1+X”的社区治理天心模式;实行员额管理,规范进出机制,打通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职业上升渠道。

全面提质社工服务。以补充力量、服务居民为宗旨,在全省率先启动社工站建设,编制《天心区街道社工站运营操作手册》《天心区街道社工站管理和绩效评价办法》,实现街道、社区、社工站之间资源共享,目前各项成效逐步显现,被省市民政部门界定为社工站建设的“3.0”模式。

做优做强社会组织。以“十百千”社会组织示范创建为抓手,高标准建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在全市率先出台《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实施办法》,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涌现出“感动中国”人物李丽、最美志愿者“中国好人”杨士泉、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张建明等一批优秀社会组织带头人。

作者系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来源:中国社区报2021年5月7日)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