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冉冉
临终关怀服务是基本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一环,反映了国家现代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程度、社会人文关怀理念的推广程度以及人们对生命伦理的认知程度。台盟中央有关提案建议,完善临终关怀服务体系,让生命有尊严地谢幕。
调研发现:临终关怀服务发展滞后,缺乏服务标准
据台盟中央调研发现,目前我国临终关怀服务发展滞后,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
一是临终关怀服务资源稀缺,供需失衡。临终关怀服务需求最大的群体是癌症晚期患者以及多种疾病终末期患者,约70%的癌症晚期患者均需给予止痛、心理安抚等舒缓疗护及善终服务。虽然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医疗资源投入力度,但是专业从事临终关怀服务的医疗机构屈指可数,服务供给无法满足需求。
二是缺乏服务标准,行业服务水平低。临终关怀机构多为民营,技术单一、管理水平低下,没有形成产业化运作模式,每年都有大量的临终关怀机构因亏损而倒闭。大部分临终关怀机构与养老院结合,实质上隶属于养老院。
三是养老与医疗服务衔接不顺畅。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服务相对独立,医养护融合发展较滞后。
四是公众对临终关怀的接受程度较低。人们往往把临终关怀等同于“等死”,这导致临终关怀病房入住率低,也是各临终关怀机构陆续关停的一个重要原因。
建议:完善临终关怀服务体系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台盟中央建议,增加临终关怀服务资源供给,推动服务标准建立。
构建临终关怀分级服务体系,增加服务资源供给。加大财政投入,在基层医院设置临终关怀科,建设临终关怀病区,配置专业医务人员及相关设施设备。加强医院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引导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临终关怀门诊及随访服务,使临终关怀服务深入社区、走进家庭。
加大政策引导,促进社会力量举办临终关怀服务专业机构。在对质量严格把关的同时,积极提供政策优惠,细化现有优惠政策,根据临终关怀服务机构实际情况量化具体税费减免方案;使临终关怀服务同治疗、康复、护理一道,形成医疗、养老服务链。
加强宣传引导,形成积极的生命观。通过设立宣传日、宣传周等活动,运用微信、微博等,积极提高大众对“优逝”观念的认可,使社会大众对临终关怀从了解、认可发展为支持,进而使临终关怀服务成为更多临终患者的主动选择。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