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为未成年人构建温馨安全的港湾

时间:2022-01-19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翟 倩

“对遭受监护侵害、暂时无人监护的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

“对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提供政策支持。”

“开通未成年人保护专线,组织开展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业务培训。”日前,河南省开封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市未保中心)主任张瑞在与记者电话连线时,逐一介绍了市未保中心的工作职责。

迄今为止,依托市社会福利院设立的市未保中心还未满一岁,“虽然未保工作刚刚起步,但我们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始终秉持一个目标,那就是努力守护全市未成年人,让每一个祖国的花朵都能向阳而生、健康成长。”张瑞说。

走出阴霾的他们笑了

困境儿童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多经济困难,住房条件差,生活水平低。这一群体的现状深深地牵动着市民政局儿童福利科和市未保中心工作人员的心。

2021年12月13日,顺河回族区民政局上报一条信息:15岁的小玲,因母亲吸毒服刑,已被认定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但现在面临“谁来监护”的问题。“孩子需要关心照顾,必须尽快解决她的监护缺失问题。”这成为市民政局儿童福利科以及市未保中心的共识。

当天下午,市未保中心联合市社会福利院业务部、社工部、青少年部积极核对材料,拟定了《困境儿童家庭情况表》,前往小玲所住的出租房了解她的基本状况,并与顺河区民政局及时对接,经过协商,将孩子纳入供养范围,入住社会福利院集中供养,由顺河区民政局和市社会福利院共同履行临时监护职责。

随后,经过体检、核酸检测、隔离观察,12月22日,在顺河区民政局的带领下,小玲顺利办理完相关手续正式入住福利院,看着这个舒适、整洁,充满温情的新“家”,小玲终于走出阴霾,由衷地展露出笑颜。

在市社会福利院里,像小玲这样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还有小武兄妹。

去年7月,鼓楼区民政局将小武、小文兄妹因父母相继离世无人照管,失去监护的情况上报至市民政局。在市民政局党组的统筹协调下,市未保中心发挥临时监护职责,市社会福利院承担兜底保障职责。兄妹俩很快被接到福利院,站在福利院为他们整理出来的单间里,兄妹俩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劲儿地问:“我可以睡在这张床上吗?”“我可以用这个写字台吗?”当得到肯定的答复时,两个孩子眨巴着眼睛,流露出希望与幸福的神采。

“我们的工作主要面对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帮助一名儿童,看着他们从无助彷徨到对美好生活产生渴望、对未来生活产生向往,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保护未成年人,这不仅仅是一项工作,也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张瑞说。

难忘那渴望的眼神

“看着年纪也就十二三岁,不上学,怎么跑到这里了?”“这大热天的,俩孩子真可怜!”去年夏天,在开封市某工地上,两个瘦瘦小小的身影引起了周围人群的注意,他们吃力地搬着砖块,汗水浸湿了衣服。而带他们来这里的竟是他们的亲叔叔。

据了解,两个孩子是陈留镇宜村庙村三组的一对姐弟,姐姐叫小萧、13岁,弟弟叫小航、12岁。去年9月,他俩的父亲身患重病,不治而亡,患有智力残疾的母亲无法独自抚养两个孩子,便将他们托付给了住在开封市区的叔叔赵某会抚养。

从农村到城市,本以为今后可以拥有和睦幸福家庭生活的孩子们,怎么也想不到,叔叔会待他们十分苛刻。每天凌晨4点,两个孩子要起床沿街捡垃圾,旧报纸、破纸箱、空塑料瓶……都是他们的“宝贝”。晚上7点半回到家,来不及吃饭又得随着叔叔到工地干泥水匠的活儿。每天劳累的生活让姐弟俩很无助,最快乐的时刻,就是远远地站在学校门口,看着那些同龄人背着书包走进校园,两人的眼里充满着渴望。

孩子户口所在地的儿童主任在一次家庭巡访中,得知孩子跟着叔叔去了开封,便联系了市未保中心。市未保中心与祥符区未保中心经过排查,才发现两个孩子的遭遇,“赵某会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雇佣童工等政策法规,我们立即联合乡政府、派出所、民政所及村委会对其进行严厉批评。”市未保中心工作人员立即行动起来,落实政府监护责任,并将姐弟俩接入社会福利中心,妥善安排其重新进入校园。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提出的学校保护中明确:‘学校应当保障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同样要维护孩子们的受教育权利。”张瑞说。

家住祥符区袁坊乡张吴砦村、今年12岁的小芯,由于父母患有智力残疾,一直由伯母抚养。去年9月,暑期结束,孩子们纷纷返回校园,而小芯的座位却一直空着。班主任放心不下,便来到小芯家进行家访。

起初,小芯伯母避而不见,见了面也避而不谈小芯去向。班主任一连几天在她家门口等着、问着,在他的不懈坚持下,伯母终于说出原委:“我把小芯送到湖南长沙学杂技了。我们家条件不好,孩子早早学一门技术,既能给自己谋个出路,也能给家里减轻负担。”

得到消息的祥符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高度关注小芯的情况,第一时间联合乡政府、民政所及村委会成立调查组,对小芯伯母进行批评教育,并严令其3日内将侄女接回家中。终于,在多方督导协调下,小芯顺利回归了校园。

“在开封市各县区、乡镇,像小芯和小萧、小航姐弟俩这样存在监护不力的情况还时有发生,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巡访排查力度,发现一例,解决一例,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权益受损害。”张瑞表示,他们还会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未保事业,用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线上巡访贴心帮扶

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去年7月,汛情夹杂着新一轮的疫情再次袭扰古城大地。灾情叠加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受此影响大不大?房屋是否安全?困境儿童生活有没有困难?防护物资够不够用?一个个疑问既困扰着留守儿童以及他们远在他乡的亲人,更牵动着开封市民政局及市未保中心干部职工的心。

“这次汛情家里进水了吗?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吗?”

“疫情期间生活上有没有什么需求?家里的生活用品和防护物品够用吗?”

为了摸清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散居孤儿的生活情况,做好民政兜底保障,市未保中心制定“三询问”制度,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每日随机抽取3—5个县区进行视频巡访。通过加强与市、县(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散居孤儿的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困境儿童学习与生活情况、身体与心理状况、活动情况,切实为其解决疫情期间的困难。

鼓楼区的小利是市未保中心关注的重点,他的父母是盲人,开了一家小小的按摩室。“当我们电话巡访到他家时,他的父母告诉我们,家里已经好几天没有收入了,口罩等防疫物资也缺乏。我们当即向上级汇报了小利家的情况,下午就将慰问品和防疫物资送到他家。”张瑞告诉记者,在那一个月内,市未保中心共开展线上巡访150余次。

“未保中心成立了9个月,我们也在摸索中不断成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红权十分关注未保工作的进展,她向记者介绍,在未保宣传月中,全市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多次深入村(社区)发放宣传册,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普及未成年人保护基本常识;开展儿童主任、儿童督导员的培训,提升儿童福利工作者专业水平和能力素质,推动全市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们会本着‘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积极落实政府监护职责,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为全市未成年人打造温馨、安全的‘幸福港湾’。”

(文中儿童均为化名)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2年1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