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婷
4月16日,已是杨连贵带领员工坚守在福利院抗“疫”一线的第87天。
作为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社会福利院院长,他要确保这里“一切都不能停摆”:老人需要照料安慰,工作人员需要加油鼓劲,生活物资、常规药品、防疫物资不能停供……哪里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无数个日日夜夜,杨连贵就像一个“铁人”,奋战在抗“疫”一线,坚守在属于他的一方“小世界”。
“多做点无用功也可以”
1月23日10时,武汉“封城”。但是,属于杨连贵的战斗早已打响。
1月8日,3名老人发热院外就医,加之多日来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例报道让杨连贵绷紧了神经,“老人是易感染人群,如果大面积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1月10日,杨连贵启动院感控制机制,院内所有区域每天2次严格消杀;15日开始全员进行体温检测;18日发热老人楼层实行保护式观察;21日福利院全面实行封闭式管理。
“当时有人觉得很奇怪,这样做肯定会引起老人、员工的恐慌,是小题大做、大惊小怪。”这些问题杨连贵都考虑到了,在他看来,“只要能保障老人安全,多做点无用功也可以”,他带领所有业务骨干向老人、家属及员工一一解释,并且承诺,“我们不回家,和大家在一起。”
疫情防控初期,福利院也面临着工作衔接不畅、防护物资短缺等问题,这难不倒经验丰富的杨连贵。一线护理人员、技术保障人员应留尽留,工作重点梳理明确,确保有人做事、有能力做事;一天接打的电话几百个,千方百计筹措物资,终于打通主副食品、生活用品、防护用品、医药用品供应渠道。
为了稳定“军心”,杨连贵分批次走访慰问了500多名老人、200余位员工,为他们一一送上新春的祝福。而面对隔离在家的妻儿,杨连贵只有一句:“请你们保重!”
“院长,你可要挺住”
2月24日,杨连贵连日来紧绷的神经,遭遇了一记“重拳”:第一次核酸检测,6名老人、4名护理员显示阳性。27日第二次检测,又有4名老人显示阳性。
14名无症状感染者!来自媒体、老人、家属、员工等方面的压力压得杨连贵喘不过气来。“我也会焦虑、恐惧,但作为院长,我不能退缩,我要为这个大家庭负责。”
身处疫情暴风眼,杨连贵不敢有丝毫放松,他顶着压力,步步维艰。员工们都说,杨院长忙,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他要持续关注外出就医人员情况、安抚在院人员情绪、听取分管负责人汇报、安排部署工作、清点防疫物资台账、研究疫情发展变化……杨连贵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八瓣儿过,睡眠成了他最奢侈的享受。
连日来的极度疲惫和高度紧张,让跟随了杨连贵十多年的高血压“失控”了,一天服2次药都不见效。他没有铁打的身躯,却有铁一般的执着和信念:“即便我倒下了,也要护老人周全。”
“我们的身家性命都交给了福利院,这里就是我们的家,院长你可要挺住啊。”杨连贵的付出,老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正是这朴实无华的一句话,让一向坚强的他流下了热泪。
强将手下无弱兵。员工们看着杨院长的辛劳付出,他们更坚定了坚守的决心,因为每一个人都明白:他也不过是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爸爸,只是责任和使命,让他用身体筑成保卫老人的铜墙铁壁罢了,“院长能坚守,我们也可以!”
10小时的“军令状”
3月5日,杨连贵又接到一项重任:福利院全员尤其是500多名老人要实行单人单间保护式隔离措施。
单人单间,现有房间不够。但如果任务不能完成,有170余名老人及护理员就要向外转移。
向外转移,感染概率势必增加。转移地设施能否满足适老化需求?老人能否适应新环境?护理工作由谁完成?这都是杨连贵担心的问题。
“坚决不能向外转移!请领导多给我10个小时!”这是杨连贵最终的决定,好在福利院有栋副楼已经建成但未启用,10个小时,启用新楼、配齐设施、转移老人,杨连贵立下了“军令状”:“10天能建成一个‘火神山’,10小时转移足够!”
当晚,他带领80名行政、餐饮、物业、工程等后勤保障人员组成突击队,接电线、通水管、搞卫生、装设备……3月6日上午,170余名老人及护理员成功安全转移!
3月9日、3月15日,福利院第四次、第五次全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福利院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杨连贵的工作重心也开始转变:安排家属“隔空”探望,调动老人生活积极性;做好春季疾病预防工作,增强老人身体素质;组织护理、防疫知识学习,提升员工服务质量;及时发放国家补助补贴,提高员工士气……截至目前,老人、员工身体无恙,主副楼运行正常,院内物资保障充足。
“有千千万万双眼睛盯着我们,我们不能轻言失败,更不能轻言成功。”杨连贵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沙哑,“我满心期待解除‘封院令’的那一天能早点到来。”
江城四月,繁花似锦。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通道管控。但对于杨连贵来说,战斗还在继续。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