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一鼓作气 乘势而上 在大考之年展现民政担当

时间:2020-04-14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甘肃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张柯兵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也是甘肃省民政机构改革“适应年”、决战脱贫攻坚“收官年”、推进民政治理能力建设“关键年”、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年”的“四年”叠加大考之年。当前,全省民政工作正处于政策调整关键期和深化改革攻坚期,政治性、群众性、时代性、协同性特征日益凸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省民政系统要坚持以体球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体球网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立足甘肃省情抓机遇、补短板、保重点、强基层、求突破,积极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努力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贡献民政力量。

  紧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筑牢全面小康托底防线。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兜底保障是党和政府赋予民政部门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再鼓干劲、坚决完成,没有任何退路和余地。为此,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要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体球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认真找差距、补短板、填漏项,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所有短板问题整改务必于6月底前清零销号,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应兜尽兜、应救尽救,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坚决稳固“两不愁”成果。一是实施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聚焦8个未脱贫县等重点地区和重点任务,深入开展兜底保障挂牌督战、专项攻坚和农村低保专项治理“三大专项行动”,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主动实施临时救助,坚决防止困难群众因病、因学、因灾、因急难事件返贫致贫。二是加强困难群体救助帮扶。针对因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经营、就业,收入下降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群众,符合条件的要及时纳入低保;加大对新冠肺炎患者及受影响家庭的救助力度,特别是有亲人病亡的家庭要给予重点照顾。做好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三是加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监护照料。积极推行“救助+服务”模式,为特困人员提供周到便捷的照护服务,防止发生冲击道德底线的事件。

  紧盯特殊困难群体,努力提升民生保障“温度”。时刻把老弱病残幼等特殊群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计解决他们最急最忧的“痛点”“难点”。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全面梳理近年来出台的养老服务政策措施,加强督促指导,着力解决落实当中的突出问题。启动养老机构等级划分评定,实施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工程,圆满完成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继续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推进县级失能照护机构、乡镇敬老院和村级互助老人幸福院相衔接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信用监管体系,进一步规范养老服务管理。不断强化儿童福利服务。积极推动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升级,优化区域布局和服务功能。在市(州)要打造集“养治教康+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集中养育本区域内的孤弃儿童;在县(市、区)要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升级转型,发挥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指导作用;在农村和城市社区要协同妇儿工委推进“儿童之家”建设,构筑儿童关爱保护的前沿阵地。切实推进残疾人福利事业发展。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做到应补尽补、动态管理。加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和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推进力度。规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扎实开展“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积极开展“互联网+救助寻亲”工作。同时,要全面推开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工作。

  紧盯稳固社会根基,着力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把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不断创新治理模式,转变治理方式,激发社会活力。一是强化基层社会自治。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开展基层自治组织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出台村务公开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针对社区在疫情防控期间暴露出的一些工作力量不足、工作能力不强等问题,加快补齐社区公共服务当中的短板弱项,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功能。二是规范社会组织发展。完善党领导社会组织制度,在登记、年检、评估中同步推进党建工作,巩固提升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成果。全面推开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确保年底前完成“五分离、五规范”改革任务。坚决整治违法非法社会组织,不断减少存量、提升质量。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社会组织帮扶工作,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三是提升区划地名管理服务水平。

  紧盯民政事业行稳致远,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站在全局高度,把握发展大势,编制好“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在总体布局上,坚持目标导向,着眼长远、优化布局,重点突破、补齐短板;在推进措施上,创新发展思路,体现战略思维,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激发社会和市场参与活力;在编制过程中,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摸清家底,主动沟通对接,为民政事业长远发展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紧盯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深化民政改革创新。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抓紧制定民政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努力探索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打造民政工作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一是扩大试点探索。支持白银、临夏2个市(州)及7个县(区)开展国家和省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总结推广兰州、嘉峪关、金昌等地的经验做法,加大政策引导力度,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养老服务。开展村级议事协商示范点建设,支持16个县(市、区)创建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完善慈善参与机制,探索建立慈善行为记录和激励制度。二是强化政策创制。制定出台农村低保家庭经济状况评估认定政策,进一步提高低保对象认定的精准度;修订完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合理拓展特困人员认定条件;健全优化临时救助政策措施,不断完善防止返贫的监测预警机制。积极推动出台《甘肃省养老服务条例》,加快养老服务法制化步伐。推动出台《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范乡改镇、镇改街道等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制订出台《甘肃省城乡社区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研究增强村级综合服务功能的政策措施。健全福彩公益金管理制度,扩大福彩公益影响力。三是健全工作机制。探索建立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与乡村振兴衔接机制。持续推进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和丧葬礼俗改革,加快形成移风易俗的浓厚氛围。启用婚姻登记失信人员信息系统,完善婚姻登记信息部门共享机制。建立社工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动员引导慈善组织和志愿者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四是注重理论研究。着眼于推动民政体制机制创新,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智库的合作,整合多方资源深入开展前瞻性课题研究。当前,要围绕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特殊困难群体服务保障、开拓养老服务市场、优化服务供给等方面积极开展理论探索,为推动民政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4.14)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