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晓明
3月1日,由凤凰网健康频道、北京同心圆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北师大公益研究院支持的“2022年‘慈善与健康’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张宝艳、全国政协委员方来英与慈善专家等聚焦医疗救助与慈善事业有序衔接问题,探讨如何助推慈善资源在困难群众大病救助方面高效、长久发挥作用。
“全县有1.56万名困难群众,其中生病的就有7513人。”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医疗保障局局长杜叶飞说。虽然医保报销了大部分资金,但由于家庭困难,一些人放弃采用费用偏高、更科学的治疗方式。
在杜叶飞看来,一些病人对救助政策、慈善救助的认知较为清晰,在网上求助、向慈善组织求助较多,往往可以获得充分的资助。但也有一些病人不知道这些途径,获得的资助少,甚至没有。“这样就出现有的人重复获得救助、有的人得不到救助的现象,影响了慈善资源的有效性。”杜叶飞说。
据杜叶飞介绍,为解决此类问题,缙云县开发了“缙情帮”医保防贫场景应用,用大数据打通部门壁垒,实现信息共享。通过该应用,对患大病后自负2万元以上的人员进行监测,对低保对象和困难群众进行重点帮扶。同时,缙云县医疗保障局、水滴公司联合县慈善总会建立专项基金。“希望做好医疗救助与慈善事业衔接,体现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社会有感,及时让真正有需要的人通过最高效的途径,享受最及时、最到位的救助。”杜叶飞说。
“2018年全国两会时,我就提建议建立重大疾病救助体系。”全国人大代表、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张宝艳说。张宝艳在医院调研时发现,对很多大病患者而言,医保报销后的自负部分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张宝艳认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应当关注这些大病患者,在加大医疗救助力度的同时,吸引更多的慈善组织帮扶他们。通过统筹多方资源,尽力保障他们的生活。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方来英看来,重大疾病患者看病支出并不仅限于医疗,还有各种相关支出。例如,不少重大疾病患者在当地无法得到有效治疗,选择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治疗,交通费、住宿费等开支压力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直接给钱、给物,慈善组织该如何作为?方来英认为,可以参考一些慈善组织的做法,建立“爱心小家”“爱心厨房”,为患有重大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居住、做饭的地方,尽力减轻他们的负担。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更好地为患者及其家属服务,也可以提升慈善组织的社会形象、提高信任度。
如何为这些重大疾病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服务?方来英认为,由慈善组织购买医务社工专业服务是解决问题的一剂良方。但各地的认知不同、标准各异,需要加强统筹,明确医务社工的定位和作用。
据方来英介绍,现在医务社工发展较快,很多医院建立了自己的社工部,一些医院正在组织推动中,还有一些慈善组织的社工在医院提供服务,赢得了患者的肯定与欢迎。在方来英看来,医务社工既要帮助大病患者接受客观事实,对治疗方案、治疗过程有明确的了解,也要帮助大病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帮助其有效处理与家人之间的联系。
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崔澜馨则认为,除了医院之外,医务社工在社区也可发挥作用。不少社区居民患有慢性病,需要医务社工协助进行慢性病管理和前期预防,加大康复的力度。这样,不仅慢性病患者个人身体恢复较好,也降低了病情加重的风险,减少了去医院的频率,减轻了医保资金的支付压力。
“勿以善小而不为。一间小屋、一顿饭、一张床,慈善组织解决的是大病患者的大问题。从一点一滴做起,汇聚慈善事业大能量,带来民生事业大希望。”方来英说。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2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