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铭
前不久,湖南省长沙市发生新一轮疫情,长沙心翼精神康复所(以下简称心翼康复所)在封闭管理的同时,通过“线上服务不间断、线下探访送关爱”的做法,让这个特殊困难群体及家庭既心安又心暖。
线上:心灵守护不间断
作为一个过渡与缓冲的社区康复公益机构,心翼康复所成立近15年里,构建了一个“平等”的场景平台——这里没有精神障碍患者,他们都以会员身份与工作人员一起“工作”。
从3月14日开始,每天早上9点,“心灵之翼”微信群里就热闹起来,会员们打卡上线,亮出健康码互报平安。随后,健身、美食、摄影、成语接龙、电影赏析、脑筋急转弯、防疫知识抢答等活动分时段在群里开展。据心翼康复所主管罗月红介绍,丰富多彩的活动安排都是根据大家的兴趣爱好,线上共同商讨确定的,大家相互关心、相互分享、相互鼓励,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
3月21日,会员东东以同伴支持小组成员的身份,负责群里一天的活动。他列出活动计划:上午,诗歌朗诵会;下午,美食分享会和手指操。他给自己打气,“只要拿出真心和热情,考虑问题更细、更周到一点,就一定能干好。”
让工作人员陈瑛记忆深刻的是,有的会员不知道怎样录诗歌朗诵背景音乐的视频,东东就把自己做好的样本发给他们参考;作为主持人的他积极发挥作用,带动大家朗诵唐诗宋词、现代诗词,或自己创作的作品,让大家体会到参与其中的乐趣。
据介绍,心翼康复所近期与300余名活跃会员进行一对一对接,耐心细致地询问家庭生活情况、外出行程、疫苗接种情况,告知疫情防控要求,指导采取正确防护措施,讲解疫苗接种适应症和禁忌症等知识,通过网络和电话贴心守护,帮助会员保持良好心态。
线下:入户探访送关爱
近期,心翼康复所党支部还走进困难精神障碍患者和会员家中,送去爱心单位、个人捐赠的生活物资,详细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疏导心理问题、宣传防疫知识。
“看到我们到来,他们开心得像个孩子。”罗月红说,有的指着墙上的老照片给我们介绍家族一路走来的历程,有的用电子琴边弹奏边演唱展示居家的学习成绩,有的聊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还有的患者家属更是一再追问爱心物资来自何处,坚持要我们把爱心单位的名字写在纸上。
独居老会员力哥接到爱心物资后不停地说着“谢谢”,他说:“这段时间在群里学习美食后,都会动手尝试做一遍,很有成就感。我还观看了《我的母亲赵一曼》《长征》和《袁隆平》三部电影,了解到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
力哥是心翼康复所的首批会员,经过这里的就业培训指导,他学会了垃圾分类、场所消毒等。如今,他已经在长沙市第三社会福利院(长沙市第九医院)保洁岗位上连续工作了6年,“每天看到自己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区域,听到同事们表扬我工作认真,让我慢慢变成了一个爱笑的人!”
与此同时,心翼康复所党支部还跟随长沙市第三社会福利院专业医护人员,到社区为精神障碍患者免费发药,了解社区康复中存在的困难,开展社区康复知识宣讲。“心,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罗月红介绍,心翼康复所将进一步把服务向社区延伸,通过培训逐步提升家庭照护能力,帮助更多居家精神障碍康复者勇敢走出家门,为他们重塑自信、融入家庭和社会贡献一份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