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彦川 通讯员 丁小平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仅23万人口的江西省兴国县,参军参战的就达9.3万余人,为国捐躯者达5万多人,毛泽东同志曾亲笔题写“模范兴国”四个大字授予兴国。然而,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等原因,兴国县到2013年年底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9万人,综合贫困发生率18.18%。直到2020年4月,全县才整体脱贫摘帽。
摘帽之后,兴国县在积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同时,悉心培育本土慈善类社会组织,并争取全国性、全省性慈善机构到当地开展帮扶活动。兴国县不仅累计募集善款2000多万元,还打通了本土公益慈善的毛细血管,在争当江西省县域慈善事业发展“模范生”的路上迈出扎实步伐。
从不理解不支持到慷慨解囊
以前兴国县的慈善事业不温不火,“无论是群众还是企业主,对慈善事业不理解,认识上有局限性。曾经有个公益项目计划筹集20万元,最终只筹到3000多元。”兴国县民政局的干部介绍。2020年起,全县上下协力推进慈善事业,将此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手段之一,并首先从营造慈善氛围入手。
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县民政局、县慈善会与北京、广东等地的兴国商会、兴国乡贤取得联系,发动他们为家乡振兴发展慷慨解囊。民政部、江西省民政厅和多家社会组织也先后给予政策、项目支持。2021年,来自兴国县以外的善款就达616.66万元。
有了捐款,养老、教育、未保等民生保障工作以及修渠、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更多的资金保障。困难有人帮、生活有改善、环境更舒适,兴国人感受到了慈善带来的改变,渐渐地接纳并参与慈善。城岗镇13名爱心人士牵头成立了城岗镇捐资助学促进会,为乡贤助学牵线搭桥,2021年链接资助款202万元。
2021年,县民政局以中国扶贫基金会将兴国县列入“活水计划”项目县为契机,在9月3日至9日,组织开展了第一届 “模范兴国”慈善周活动,加大慈善事业宣传,普及慈善法律知识,营造向上向善氛围。在兴国县2021年9月5日举办的首届慈善晚会上,县委书记李贱贵到场讲话,30多家企业慷慨解囊,捐款600余万元。
“通过慈善助力乡村振兴,企业有了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更好的发展环境,我愿意出一份力!”兴国县宝华印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何绍明说。
从缺乏社会支持到善款纷至沓来
“活水计划”项目落地后,县民政局积极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派员前来指导工作,并派人到基金会参加集中培训,学习公益项目挖掘、包装、规划和设计的策略方法。县社会组织管理办公室也经常安排培训,提升社会组织执行公益项目的能力。社工机构则根据基金会要求,严格制定预算、方案并执行,工作方式得到更新,工作能力得到提升。
“‘活水计划’项目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的项目,既得到了县领导的重视,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更解决了本地公益慈善机构缺乏知名度、项目执行能力不高、难以得到社会支持的问题。”县民政局干部谢东福说。
在2021年“99公益日”主题宣传活动中,兴国县民政局牵头,社工机构和社会组织等积极联动,组织社工和志愿者深入机关、企业、校园和社区,以及县内人流量较大的广场、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通过发放宣传单、倡议书以及悬挂条幅、摆放宣传板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慈善法规、慈善项目、配捐规则等。在多方合力下,2021年“99公益日”期间,仅“活水计划‘关爱夕阳幸福家园’”项目就募集各方捐款160多万元。今年2月份,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春蕾计划”一次性资助兴国贫困女童290多万元。
改变立竿见影。2021年“99公益日”,兴国县公益慈善机构一改过去“羡慕别人”的境遇,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共筹款739万元。
从做一次饭吃一周到每天饭菜不重样
“活水计划”项目承接机构将“关爱夕阳幸福家园”项目募集的善款用于支持12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添置食堂设备、补助老人餐费和水电燃气费用,稳步推进农村养老服务发展。
如今,兴国县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25个,普遍开展了助餐服务。留守、孤寡、高龄等符合条件的老人只需花几元钱就可以吃上营养丰富的午餐。饭后,老人们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下棋打牌、休息聊天。
埠头乡西霞村的吕某勇夫妇年过八旬,行走不便,子女均在外务工。以前,老人做一次饭吃一周;现在,村干部安排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每天把午饭送到老人家里。
在县民政局的指导下,兴国县幸福家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兴国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工机构还开展了各式各样的为老服务,定期理发、集体生日、常态探访……以慈善项目为引子,兴国老人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当年,兴国是支前参战等十大方面的模范。今天,兴国正在慈善方面争当模范。但慈善只是民政的诸多业务之一,接下来,兴国将紧紧依托民政部对口支援的优势,努力提升各项民政业务水平,力争成为民生保障领域多方面的‘模范生’!”时任兴国县委副书记、副县长李旭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