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伟涛
《广州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近日印发实施。广东省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确立了“十四五”时期广州市民政事业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聚集10个目标、7项重点工作、5项改革,着力提高民政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推动民政公共服务更优质更均衡
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广州市将推动民政公共服务更优质、更均衡惠及群众,力争在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基层治理等10个方面走前列。
在老有颐养方面,打造高品质养老服务,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大养老格局,形成具有广州特色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
在弱有众扶方面,打造多层次综合救助新格局,织密织牢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六张网”,创新拓展“物质+服务+技术”的救助方式,实现更加精准易及的社会救助,促进社会救助创新发展走前列。
在困有所助方面,打造儿童福利保障新标杆,完善困境儿童分类救助帮扶制度,推动儿童福利、儿童保障由兜底型、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取得重要进展。
在基层治理方面,打造城乡社区治理新体系,坚持党建引领、重心下移、科技赋能,深化城乡议事、线上线下治理、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建设等模式经验,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在社会组织方面,打造社会组织改革发展新动能,建立党建引领更加有力、培育发展机制更加完善、综合监管更加有效、社会组织自我发展能力更可持续、参与社会治理效能更加突出的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体系。
在慈善事业方面,构建慈善主体多元化、参与渠道便民化、人才队伍专业化、志愿服务多样化、慈善理念全民化的慈善事业发展体系。
在民政服务方面,打造民政公共服务新品牌,建立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管理更加科学有效、信息技术融合更为广泛的优质民政公共服务体系。
同时,加强民政科技创新、打造严守底线安全发展新战略;持续深化民政基层党建“强基前列”工程、模范机关创建以及基层纪检“双重”管理、片区综合监管等机制,夯实民政事业发展的政治保障。
高质量推进7项重点工作
《规划》立足民政工作职责任务,对“十四五”时期广州民政事业发展主要安排了7大方面的重要任务。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落实党全面领导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制度机制,实施新一轮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民政联络专员进村(居)活动。
完善大城市大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完善全市统一、结果通认的老年人照护需求综合评估制度,保障人人享受基本养老服务。夯实兜底性养老服务保障,深化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加强“智慧养老”建设。
兜牢兜好底线民生。加快构建制度衔接、资源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数据共享的综合救助格局。健全完善分层分类救助体系,制定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政策,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社会救助融入社区网格化,建立健全“政策找人”主动发现预警等机制。
提升儿童保障水平。建立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儿童需要相匹配、各项制度相衔接的儿童福利和儿童保护体系。持续加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深入推进基层治理。推动党建引领下的城乡社区自治建设,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拓展社区随约服务网上驿站、城乡社区协商等平台资源整合功能,推广社区慈善基金(会)、“五社联动”经验做法,不断提高城乡社区居民生活品质。
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强化社会组织党建引领,深化提升社会组织党建“红苗工程”攻坚行动,打造“红联共建+”品牌,构建社会组织“红色生态链”。推动社会组织深入参与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提供社会服务、参与公益慈善等公共事务,发挥更大作用。
提升民政基本社会服务。出台《广州市地名管理规定》。加强救助管理服务,完善集生活照料、急病救治、心理疏导、寻亲服务、信心重塑、激励帮扶于一体的救助管理服务体系。
高效联动深化5项改革
《规划》将改革创新摆在重要位置,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提出5大重点领域改革举措。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创新。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发展,每个街镇建设至少1个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每个村居设置至少1个村居颐康服务站。对全市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空间进行必要适老化和智能化家居改造。加强镇、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完善“颐康中心+长者饭堂+敬老院+N个村级站点”服务网络,推广邻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
深化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构建“政府+社会”的大救助体系。全面深化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推动社会救助事务“免证办”和“一证一书一清单”改革。
深化社区治理改革创新。深化多方治理、多方参与、多方服务为特征的广州社区治理GPS模式,探索居民通过议事厅、工作坊、楼长制等方式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开展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示范点建设。建立社区(村)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村)-片-楼(组)-户代表”的社区组织动员体系。
深化儿童保障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镇(街)层面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推动全国儿童救助保护热线试点地区示范创建,推行“3+”热线服务(咨询接待+主动摸查、线上接报个案+线下督导跟进、一般座席+专家座席)。
深化慈善事业改革创新。推进创建“慈善之城”提升计划,深化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融合。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