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大凉山彝家山村展开幸福画卷

时间:2020-07-30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王 尧

  保尔村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西北部,村里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2户、403人,多年来,全村农作物以苦荞、燕麦、土豆等传统作物为主,经济效益低下;部分农户零星散养了牛、羊、猪等,养殖方式粗放且不成规模,难有经济效益。2015年,州民政局确定定点帮扶该村,先后派出两名民政系统干部任驻村第一书记,又从局里抽调多名年轻、精干帮扶队员组成驻村帮扶工作队,全脱产驻村开展工作。到2017年底,保尔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脱贫不脱钩,帮扶不松劲。驻村帮扶工作队着眼巩固脱贫成果,持续加码推动全村产业多元发展、壮大,让这个彝家山村的脱贫新生活充满希望与幸福。

  多元产业,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2016年,工作队推动实施了“高山生态黑猪养殖项目”,鼓励村民自发采购能繁母猪,待母猪长成产崽后,按照每头母猪1500元的标准兑现补贴。到2018年底,全村母猪存栏220头,年仔猪出栏4000多头,创收100多万元。

  就在养殖项目初见成效时,2019年的猪瘟疫情导致黑猪大量死亡,到年底仅存43头,项目遭到重挫。为改变现状,工作队积极协调资金,不到一个月,先后跑遍美姑、昭觉及金阳县城附近村庄,收购138头基础母猪,为受猪瘟影响的农户重新补苗。

  曲木日且夫妻俩有6个孩子,家庭负担较重,工作队特意为他家送去两头基础母猪,加上去年送去的一头,已有3头基础母猪。

  “去年,我们为曲木日且家送去的那头母猪已经下了14只猪仔,很快就可以出售,他家今年光靠这头母猪就能有近3万元的收入。”工作队表示,目前全村142户农户都养殖了1头以上的基础母猪,下半年基础母猪进入繁殖期,就能再次见效。

  吃一堑,长一智。猪瘟事件让工作队深刻认识到产业多元化的重要性。鉴于传统作物经济效益较低,工作队就积极动员村民开展“一年两季”高山蔬菜种植,促进农业结构转型升级。2018年,保尔村建立50亩“一年两季”莲花白(当地对圆白菜的叫法)种植示范地,仅夏季种植就产出莲花白18万斤。驻村工作队与收购方达成协议,为群众提供产销“一条龙”服务,帮种植户创收12万余元,亩产值达2500元。

  2019年,经过品质改良后,莲花白产量高达40万斤。工作队提前在西昌、成都等地多个市场跑销路、谈价格,最终40万斤莲花白全部售罄,村民总收入达15.6万元。为形成稳定的销路,工作队多方联系,帮助保尔村与成都蒙阳物流中心达成长期合作关系。有了这个“定心丸”,村民积极性更高了。2020年,除了集中示范种植外,村民还自发种植了30亩莲花白。

  多元发展无止境。在充分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工作队又看中了“大红袍”花椒种植,一幅扶持全村开展“大红袍”花椒规模种植的蓝图徐徐展开。如今,近6万株、户均1亩的“大红袍”花椒不仅扮靓了保尔村的荒山,还将成为村民增收的又一渠道。

  培育信心,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长期以来,保尔村的集体经济一直不温不火。工作队认为,要抓好村集体经济,关键在于创新管理模式和找准管理人员。

  2018年,工作队热情动员长期在外务工的村民阿如史博回村创业,牵头成立“金阳县俄吉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种高山大蒜,当年就创收14万元,为贫困村民带来8万元的务工收入和土地租金收入。种植大蒜获得成功后,阿如史博又瞄准规模化养殖牛羊项目,自筹资金38万元在村里建起现代化养殖圈舍。

  为带动村民发展种植养殖业,2019年,工作队提出“村集体经济+致富带头人”模式,争取州民政局投入扶持资金10万元,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与致富带头人共同出资,开展高山生态黄牛、绵羊养殖项目,双方按照入股比例分红。

  按照协议,日常经营管理由致富带头人成立的专业合作社负责,由其聘请专业人员进行项目经营管理。村“两委”代表村集体经济组织,全程监督项目运营,并提供用地协调、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等帮助。

  随后,工作队支持阿如史博承包了186亩山地建起牧场,配备饲料加工机、碎草机等设备,采取“放牧+补饲”模式,养殖黄牛30头、绵羊100只,年底黄牛全部出售,盈利8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创收8000元。而最初的100只绵羊经过短短几个月发展存栏就达216只,今年初已售出绵羊100只,创收18万元。目前存栏120只,预计年终盈利在20万元左右。

  阿如史博并没有沾沾自喜、满足现状,他又办起了养鸡场,引进孵化器孵化鸡苗。“下一步,我还要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力争年创收额在50万元以上,为全村带来更多效益。”展望未来,阿如史博充满信心。

  截至目前,工作队已在全村培养致富带头人10余户。

  精准施策,扶出彝家山村新生活

  在阿如史博的养鸡场内,54岁的村民曲木拉坡不禁感叹:“现在政策好啊,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曲木拉坡一家三口,女儿读初中。作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2016年,他因患间歇性精神疾病,一度导致整个家庭陷入崩溃边缘。所幸工作队第一时间介入,协调帮扶住院治疗,使他的病情得以好转。

  2018年3月,曲木拉坡再次发病,工作队连夜将他送到医院住院治疗,并为他垫付医疗费用4800元。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曲木拉坡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如今,恢复正常的曲木拉坡受雇到阿如史博的养殖场,给鸡、羊喂食,为圈舍消毒,每天收入60多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9年,90后小伙阿米尔丈因擅长水电维修,被聘为金阳县依达乡保尔村“1+N”互助养老协理员。他的任务是,定期全覆盖走访保尔村60周岁以上孤寡老人,帮助整理日常家务、生病送医、代购药品、探望抚恤和解决其他日常生活困难。阿米尔丈为此每月能领到1500元的报酬。

  为了化解老年群体面临的困难,工作队在保尔村推动“1+N”互助养老工作,指导保尔村成立“1+N”农村互助养老协会,以自我保障、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互助照料的形式,解决老年人日间生活照料、情感交流、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问题。如今,春帮种、夏帮管、秋帮收、冬帮储,助医、助养、助购、助暖等养老服务,已走入全村69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家中,老人们“不离村、不离家”也能安享晚年。

  为进一步优化保尔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工作队还积极推进实施水利工程改造,解决了莲花白种植示范地用水问题;协调投入资金为每个村民小组修建一个晒坝,既方便村民生产生活,又为村民娱乐休闲提供了场地。

  如今,在凉山州民政局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悉心帮扶下,曾经的边远贫困山村已经华丽转身。在这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幸福的乡村图画:整齐美观的彝家新寨一派安静祥和,平坦的通村硬化路蜿蜒伸向大山,连片的农作物、经济作物在田地里茂盛生长,村民喂养的猪牛羊成群结队,村民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7.30)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