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喀拉塔勒村“村晚”唱出好日子

时间:2021-02-20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周 亮 通讯员 加娜提古丽·买买提

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专业的演员,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多浪乡喀拉塔勒村的“村晚”却精彩纷呈。歌曲《北京的金山上》、舞蹈《美丽的刀郎姑娘》、散文诗朗诵《轻轻推开新年的门扉》……村民们自编自演,用质朴的歌声、曼妙的舞姿、真挚的情感,展现着新生活、抒发着感恩心、期待着新一年。

热心肠的玛利亚:跟工作队帮我的忙相比,我做这点事不算啥

新疆民政厅“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要举办“村晚”的消息一传开,就给喀拉塔勒村各家各户张灯结彩迎新春的喜庆氛围再添一把火。村民们踊跃报名,集体舞、双人舞、服装队走秀、小合唱、独唱、诗歌朗诵……不拘一格,让人期待。随着节目的敲定,大家摩拳擦掌投入排练环节,但困难也随之而来。

“村里先后成立了舞蹈队、模特队,但一直是自娱自乐的水平。现在要登台亮相了,大家怕演不好,希望找个人给指导指导。”村妇女主任哈那依木·阿不都如苏力道出了发愁事,并寻求工作队帮助。

31岁的村民玛利亚·阿不都热依木有舞蹈特长,以前经常参加村里的活动。但是2020年底,她家所在的7组被划到别的村。此外,玛利亚一人要照顾三个年幼的孩子,开在村里的小卖铺也全靠她自己运营。“还能请她帮忙吗?她能有空吗?”工作队队员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玛利亚商量。没想到,玛利亚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而且一下承担了扇子舞等两个节目的指导。

为了确保排练顺利进行,玛利亚干脆关了自己的小卖铺,全心全意带着村民排舞。孩子放假没人看管,她就带去排练现场。有时排到夜里十一二点,孩子都在排练现场睡着了,她还在给村民抠动作。

“跟民政厅工作队帮我的忙相比,我做的这点事根本不算啥。”玛利亚告诉记者,她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但自从工作队来到村里以后,短短5年就让她家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女儿上村小学,两个儿子上村幼儿园,不需要花一分钱,工作队的支教老师把孩子们照看得很好。孩子有人管,玛利亚就参加了工作队和村“两委”组织的脱贫务工“拾花队”,每年摘棉花和管护棉花地能挣1.6万元;开了小卖铺后,每个月的收入稳定在1500元左右。工作队考虑到她开店备货的需要,在开展2019年地面硬化惠民项目时,不但给她硬化了店前地面100多平方米,还搭建了40平方米的采光板棚。

“以前穷,没有唱歌跳舞的心思和心情。要不是这些好政策,我们这些姐妹哪能像现在这样美丽自信。”玛利亚告诉记者,“村晚”上,她带的两个舞蹈节目赢得了满堂彩。

知足而乐的月尼沙汗:我现在不用向儿女伸手要钱,还能给孙子买糖吃

“村晚”的高潮是被72岁的月尼沙汗·木沙带起来的——她用维汉双语演唱了《北京的金山上》,情感饱满、声音高亢,精气神丝毫不逊于年轻人。

其实,月尼沙汗的老伴早在2011年就去世了,儿女们成家分户后,她便一个人生活,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随着民政厅工作队的到来,月尼沙汗的生活迎来了质的改变。她先后领到24只扶贫羊,仅靠孳息,在2019年就收入1.5万元,成功脱贫。工作队还给老人分了一头扶贫驴,交由养驴合作社托管,每年给老人分红。“我身体硬朗得很,还申请了在村里管地,一亩200元,管30亩,半年就挣了6000元。”月尼沙汗细细地跟记者算着账,自豪地说,“我现在不用向儿女伸手要钱,还能给孙子买糖吃,多好啊!所以我要唱《北京的金山上》,感谢党和政府!”

从一穷二白到挺起腰杆,有这样变化的不只是月尼沙汗老人。据新疆民政厅副厅长、工作队总领队夏建新介绍,经过工作队连续5年主题不变、镜头不换、力度不减的脱贫攻坚,截至2020年底,喀拉塔勒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了2.1万元,村集体经济也突破了200万元大关。

特别是去年,经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研究决定,正式成立了经济合作组,分成棉花种植小组、蓝宝石葡萄种植小组、核桃和香梨种植小组,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我们将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不但解放了120户劳动力,让他们可以无忧外出务工,还通过雇佣贫困户管地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贫困户的年收入。”夏建新说,脱贫不是终点,工作队要打造留得下、稳得住的产业,让村民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下转3版)(上接1版)

有干劲儿的阿丽米尼萨:我就想好好长本事,以后让爸妈过上更好的日子

村里的大学生阿丽米尼萨·阿不拉寒假返乡后,便在村委会当起志愿者。得知要举办“村晚”,阿丽米尼萨拉着其他返乡大学生也出了节目:小合唱《祖国不会忘记》和散文诗朗诵《轻轻推开新年的门扉》。这让她的假期生活更忙碌了——白天帮工作队和村“两委”整理材料、协助疫情防控、宣讲惠民政策、做维汉双语翻译,晚上跟小伙伴们排练节目。这些事情看似既多又杂,但阿丽米尼萨却充满干劲儿并乐在其中。

阿丽米尼萨家是水库移民,2017年搬进喀拉塔勒村的富民安居房。虽然父亲是残疾人,一家三口靠母亲打工和低保金维持生计,但父母仍然支持鼓励女儿坚持学业、好好学习。2019年,阿丽米尼萨考上新疆农业大学。一家人正为学费发愁时,工作队和村“两委”送来了助学金。每个假期,工作队和村“两委”还会招募贫困家庭返乡大学生到村委会帮忙,并支付给他们1000元-1500元的“工资”。阿丽米尼萨便是其中一位,所以村委会的工作对她来说算是轻车熟路。

这次回乡,除了参加“村晚”,家中的一个变化让阿丽米尼萨更欣喜。“工作队给我家建了夏季厨房!”阿丽米尼萨说。

在南疆农村,厨房的灶台一般都连着屋里的火墙,冬天做饭正好把房子烧暖和,但到夏天就非常不便了。所以,家家户户会在院子里做一个夏天做饭用的灶台,有的用砖头随便一搭、有的用铁皮简单拼接、有的用泥巴凑合糊上,既简陋又不卫生。

“父亲身体不便,母亲务工很累,取水、洗菜、切菜来回跑,特别不方便。而且简易厨房油烟大,所以到了夏天,父母宁愿经常啃馕凑合也不想生火做饭。我在外上学一点忙都帮不上,特心疼!”阿丽米尼萨介绍,工作队的夏季厨房惠民项目给她家打造了15平方米的彩钢凉棚、一个户外灶台、一平方米案台和一个接通自来水的洗菜池。

“我爸妈说夏天做饭方便多了,而且做完后用抹布一擦,特别干净,不比城里人的整体厨房差。”阿丽米尼萨说,“我爸妈开心,我就开心!现在我就想好好长本事,跟着工作队多学一些东西,以后让爸妈过上更好的日子!”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2.20)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