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南宁市为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

时间:2021-04-13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张伟涛

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张龙(化名),孩子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经医保报销、医疗救助后,自付费用仍然非常大,造成家庭生活困难。了解情况后,南宁市西乡塘区民政局及时将其家庭纳入低保,并给予1万余元的一次性临时救助,使这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张龙一家及时得到帮助,得益于南宁市近年来扎实推进的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通过建立主动发现机制、提高保障标准等,南宁市为城镇困难群众构建起基本生活、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创业、社保六条保障线,对获得制度保障仍未脱困的,及时落实临时救助和社会资源帮扶两覆盖,有效帮助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

多部门统筹筑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线

据南宁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扎实推进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该市于2019年成立了全市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基本生活、基本医疗、住房保障等6大保障组,负责全市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

为筑牢城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线,至2020年4月,城市低保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90元,各级财政低保保障资金补助水平从平均每人每月370元提高到390元。2020年,全市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33.56万户次、73.08万人次、3.11亿元。

2019年以来,南宁市连续两年将“城市低保覆盖率”列入对县(区)、开发区绩效考评指标。建立城乡低保覆盖率提升工作“红黑榜”通报制度,提高各县(区)、开发区对城市低保保障工作重视程度。市民政局把提高城市低保覆盖率列入年度重点工作,成立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先锋队,先后开展8轮专项行动,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的工作要求,联合县级民政部门和街道、社区工作力量,对城镇困难群众展开拉网式大排查。对因残、因病、因老、因灾等7类重点人员落实全面排查和主动发现报告机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对象纳入城市低保保障范围。截至2020年,全市城市低保对象2.96万户、6.4万人,城市低保覆盖率由2019年初的0.26%提升至2.19%。

“三个加强”主动发现帮助困难群众

加强走访排查。以街道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为主要力量,对辖区内重残、重病、年老等重点对象家庭分片定期走访。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全市通过乡镇、街道排查走访及群众报告发现生活困难家庭4212户17420人,纳入低保3105户12511人,发放临时救助906户3825人,切实发挥了社会救助“兜底线、救急难”的制度效应。

加强数据共享。市民政局大力推进部门数据共享比对,不断健全返贫和新增致贫预警机制,通过对特困、低保、医保、社保、大病救助、住房、残疾人等数据交叉比对,精准掌握困难对象情况,第一时间走访确认,及时将陷入困境的群众纳入救助范围。同时,依托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平台,主动将城市低保数据与教育、人社、医保、住房、残联等部门进行共享对接,有效推动有关部门落实教育、就业、社保、医保、住房保障等帮扶措施。医保部门在2020年为全市67081名城镇困难群众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职工大额医疗费用统筹累计报销金额1.97亿元,医疗救助累计资助就诊54555人,资助就诊金额4981.33万元。教育部门2020年共资助城镇低保家庭、城镇特困救助对象、孤儿及工会困难职工家庭子女24479人次,发放资助款2115.22万元。

加强经办力量。2019年,南宁市将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事项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街道),实行“谁受理、谁调查、谁审核、谁审批、谁负责”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压实乡镇(街道)社会救助主体责任,进一步激发乡镇(街道)经办人员主动作为、主动服务意识。2020年,南宁市各县(区)、开发区共投入财政资金867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基层增配191名社会救助经办人员,投入资金和人数较2019年分别增长39%和15%。

“互联网+”拓展救助申请新渠道

为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目标,2019年3月,南宁市在全市范围内启动社会救助核查及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群众只需通过手机微信关注“广西社会救助求助”公众号,即可自主提交救助申请,随时查询办理进度,实现救助申请足不出户。经办人员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对救助对象进行信息采集,实现入户核查与申请受理同步开展。民政部门通过系统平台可以即时发布社会救助政策和工作信息,并通过手机微信平台推送给困难群众,扩大社会救助政策宣传范围,提高群众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率。

2020年,市民政局进一步拓宽网上自助申请渠道,在自治区民政厅社会救助求助平台的基础上,建设了带有南宁本地特色的社会救助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并将该平台嵌入“爱南宁”APP手机应用程序中,集成在社会保障类“智慧民政”类别下。低保和临时救助申请服务项目上线“爱南宁”APP,极大地方便了困难群众,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真正实现了让困难群众足不出户即可申请救助。2020年,全市有503户(次)困难家庭通过平台提交救助申请,285户(次)698人次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此外,南宁市还放宽户籍地申办低保的政策限制,允许低保申请对象可以“向经常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据介绍,目前,南宁市基本建立起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为基础,民政、公安、人社、医保、卫健、住建、残联等多部门数据共享的机制。无论申请人在南宁市区域内何处提出低保申请,申请人家庭在本市区域内的人口、财产、社保等信息均能实现“一市通查”。2019年-2020年,南宁市户籍人员在本市非户籍地申请低保2359户5120人,纳入保障2343户5019人;广西区内(非南宁市户籍)人员在南宁市申请低保1767户4121人,纳入保障1658户3877人;广西区外人员在南宁市申请低保72户107人,纳入保障69户105人。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4.13)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