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瑞
为更好地关爱未成年人,近年来,福建省莆田市民政局积极探索,建立了“阳光守护1+N”莆田市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模式,即为每一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开展教育疏导、家庭关爱、法律援助等多种服务,着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帮扶格局。
贯通信息渠道,系统摸清底数
为排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基础情况,莆田市通过横向协作、纵向联动的方式,进行全面系统摸排。一是横向协作,由民政部门牵头整合各部门资源,主动与省内多家监狱对接,从源头摸清莆田籍服刑人员家庭未成年子女情况。二是纵向联动,发动各村居儿童主任摸排本村人员名单,初步摸清服务对象底数。
迄今为止,共计建档造册服务对象300多名,并对拟帮扶对象的家庭情况逐一进行梳理,分析研判,建立 “一人一档案,一季一更新,一人一报告,一人一协议,一类一对策,一类一总结”制度,扎实做好基础工作。
开通信息平台,实现动态管理
为加强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保护管理,莆田市自行研发“莆田市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管理,交换相关信息,设置各级管理账户密码,联动各村居儿童主任力量,形成由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社工实时关注的精准服务平台。当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信息发生动态变化时,及时通过系统平台更新完善,形成“专人专档、社工评估、更新分类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保护+”工作机制,确保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介入、早帮扶。
截至目前,利用该信息管理系统,累计为364名莆田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提供服务1500多人次,协助完成户籍申报5人,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21人,纳入低保68人,让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与其他孩子一样,拥有平等的生活、学习权益,渡过难关。
联通各界力量,科学洞察需求
莆田市发挥现有人才资源力量,组建帮扶队伍。集结民政干部、专业社工、团干、监狱民警、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人员,建立“政府+社工+志愿者”队伍,深入学校、村(居)及家庭,入户探访服务对象500余人次,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情况,深入、系统分析服务对象的需求,并撰写需求报告。
此后,根据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生活环境、心理状态、施助难易等情况,采取红绿颜色分类建档立卡。对存在严重不良行为、严重心理问题、失学、家庭监护缺失、家庭极其贫困、无户籍、符合低保条件却未申请纳入、家庭关系恶劣、朋辈关系紧张、厌学等类型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采用红色档案建档;对自信心、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心理调适能力、耐受力、抗压力等抗逆力仍需提高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采用绿色档案建档。通过甄别,13%为红色,87%为绿色,为进一步做好精准关爱施助提供依据。
打通帮扶堵点,分类精准施助
根据已筛选对象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分类开展“阳光守护1+N”系列服务,保障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帮助服刑人员安心改造。
个案服务。制订“一人一策”专属帮扶计划,每月至少跟进一次服务对象的成长情况,并及时矫正各种不良行为,疏导不良情绪,排解各种困惑,解决实际困难。截至目前,共提供个案服务96人次,已结案8人,服务对象的自信心、人际沟通能力均得到明显提升。
亲情传递。开通“阳光专线”,设立服务驿站,定期举办“情暖高墙”云亲子见面会,畅通服刑人员与其子女正常联系渠道,建立良性家庭支持网络。目前,已帮助实现书信、电话往来150余人次,拍摄视频33段,传递书信51封。通过亲情感化,共有17名服刑人员获得3-8个月不等的立功减刑机会,1名被评为“改造标兵”。
志愿结对。开展“陪伴1+1,收获爱与心”志愿结对活动,招募莆田市青联委员、志愿者与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结对帮扶,通过常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组织开展“相伴成长 绽放梦想”暑期公益夏令营活动,构建良好的朋辈群体关系。通过SCL-90的心理健康测评,服刑人员子女“人际关系”紧张平均值由2.5降到1.5;“孤独倾向”平均值由6.5降到3,各种心理数值得到明显改观。
助力成长。组织部分已满16周岁服刑人员子女参加“成长·学习·收获”职业技能培训,对接就业渠道,引导自主创业就业,帮助其担起家庭责任。目前,参加过培训的服刑人员子女均已顺利实现创业就业。
法制教育。开展“守护花蕾”青春自护系列活动,邀请共建单位、公益律师对孩子进行法律知识讲座、个案分析、法律咨询和法律问题解答等,培养孩子是非分辨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守法观念。
经过不断探索总结提炼,“阳光守护1+N”莆田市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模式成效已初步显现,工作做法得到政府、社会以及家庭的广泛认可和肯定。下一步,莆田市民政局将努力打造莆田特色服务品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浓厚氛围,让“角落的花朵”迎着阳光翘首绽放。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