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能量(右二)与其他志愿者一道运送物资到战“疫”单位。
本报记者 路建英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无论在城市社区还是偏远农村,各行各业数不尽的志愿者逆行而上,投身“疫”线。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他们坚守岗位、日夜值守,真诚奉献、不辞辛劳,舍小家顾大家地默默奉献着。这其中,就有一位来自湖南长沙的援汉志愿者郑能量。
“像我这样穷苦出身的孩子,没有党的恩惠,没有政府的关怀,没有社会好心人的支持,我们家的生活不会是现在这样;没有老师开导,或许都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更不可能在绝境中重生。”3月28日晚,郑能量通过微信给记者发来几段语音。
“出生在一个低保家庭,母亲患有精神疾病,父亲常年不在身边。”郑能量告诉记者,为了生活,初一就辍学的他摆过地摊、卖过报纸、擦过皮鞋……后来,在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帮助下一路上了大学,毕业后应聘到湖南建工集团。
提及“逆行”武汉做志愿者,他的回答是:“社会帮了我这么多,我想回报社会。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我叫郑能量,就该传递正能量。”
面对疫情,就在许多人宅家防护、谈“鄂”色变时,郑能量选择“逆行”。临行前,他在朋友圈立下常人难以接受的誓言:“我郑能量志愿进入疫区做志愿者,自愿接受最脏最累的一切任务。如果我命数至此死在了武汉,就把我的骨灰无菌处理后撒入长江。”
一切准备妥当,大年初一,郑能量就驱车连夜冒雨“逆行”武汉。“我刚到的那天晚上,就看见有好心人冒雨出来给大家送吃的,放下东西就走了。”郑能量说自己当时感到全身更有力量。
疫情笼罩下,一开始郑能量做志愿服务并不顺。“有人搭车,问多少钱能走,我说不要钱,别人都不敢坐。”郑能量说,本想着为大家出行提供服务,结果大家都把我当成了“黑车”司机。“不过自己十分理解他们,疫情之下,大家都在家宅着,能冒险出来的人就容易被当作无利不起早的人。”
“大家好,我叫郑能量,是抗击新冠肺炎的志愿者之一。如果您家有孕妇、儿童、老人需要用车紧急去医院,我们将免费为您服务,我的电话号码是131****0732。”为了帮助更多人,他于2月初加入了武汉抗疫公益志愿者联盟,成了一名“007救援车队”志愿者。
“每天凌晨四五点入睡,早上9点出门,手机24小时开机,常常吃着饭就接到求助电话要立马出发。”郑能量说,有一位乘车的护士在了解到志愿者们每天不间歇地提供免费服务,她从包里拿出一个鸡蛋递给自己;还有一次,不知是谁在车上放了一个200元现金的红包,这让他很感动。
在武汉,郑能量最开始的志愿服务就是免费接送医务人员和患者。后来,大部分医院和社区都配备了接送专车,郑能量和其他志愿者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为社区的病残老人、空巢老人和贫困户的基本生存保障上,为他们募集并运送米面油蛋奶和蔬菜水果等物资。
“我们现在在协助政府做空巢老人、病残老人的兜底救援工作,希望更多的力量可以关注这个群体。”2月27日,郑能量在朋友圈发了这条信息。此时,他正在和车队其他志愿者协助汉阳区郭子口社区工作人员摸排70岁以上独居老人情况,搬运生活物资。
在服务过程中,郑能量发现一些农场的蔬菜因为疫情运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而城区许多群众却没有新鲜蔬菜吃,他立即发朋友圈,请有需要的社区与他们联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武昌区水果湖街道放鹰台社区、汉阳区社会福利院和五琴里社区养老院、江汉区站东养老院、江岸方舱医院等地,都能看见郑能量同其他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我们不仅仅是辅助兜底救援,更是引导人性中的良善。”郑能量说,有时大家从黎明忙到深夜,但都乐此不疲,别人一声“谢谢”,就是力量。
“每天睡眠时间严重不足,但为了尽量帮助更多的人不得不坚持,陆陆续续也有社会上那些善良的人们来到一线,协同我们一起工作。”在“逆行”武汉的两个多月里,郑能量每天开着车穿梭在武汉的大街小巷,义务帮助有需要的市民出行、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运送物资、为孤寡老人提供帮助,协助社区排查情况……
“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本意静静来武汉,也想静静返湖湘。两个多月来,遇到了太多难忘的武汉人和温暖关怀。”3月31日,郑能量结束他在武汉的志愿服务,返回家乡星城长沙,住进指定隔离医院。但他依然记得为他提供胶囊旅店的队友胡恒兵为志愿服务花掉近10万元;“007救援车队”蒋镓淇和黄驰宇团结各车队协调爱心蔬菜……
“只想尽量做温暖而有力量的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纵使心有千言,却不愿再提,只想把此间美好珍藏心间。”郑能量在微信里写道。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