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治理新力量与新热土的时代契合

时间:2020-07-14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区报
【字体:    打印

王佃利

  近日,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等七部门印发《体球网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的通知》,旨在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助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为推动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提升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互促共进,本报开设“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在社区”专栏,邀请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文件进行解读,讲述高校毕业生在社区的成长实例,为各地做好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体球网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一政策的及时出台,既体现出党和国家对“后浪”个人发展的殷切关怀,又凸显着政策设计层面对城乡社区这一治理创新“热土”的高度重视。

  当前,我国城乡社区已处于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节点,实现新时代“后浪”在这片创新的“热土”上充分涌流,对激发基层创新活力、释放青年创新潜能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治理热土呼唤新生力量

  从社区发展所呈现出的态势来看,新时代我国城乡社区治理实践,已经显著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人”的要素将是我国城乡社区治理优化创新的关键所在。未来,我国城乡社区治理实践将不可避免地需要达成若干新目标、具备相应新特征,体现在目标、职能和手段等方面:

  治理目标现代化。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形成,需要立足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舞台”。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不应仅仅拘泥于“管好地盘”等传统眼界,其所追求的治理目标必然更为多元且复杂。在这一目标导向下,未来社区建设不单需要构筑美美与共的社区精神,更需要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重新审视其治理目标。逐渐趋向现代化的治理目标,因而更期盼新生治理力量的加入,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以保障。

  治理职能现代化。实现现代化治理目标,有赖于社区职能的体系化重构。新时代的城乡社区治理,需要担负起更加多元的现实职能,包括公共服务供给、公共危机应对、优质资源集聚、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将是社区治理职能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这些治理职能的渐进转型,不仅是职能类型的体量增长,更是对未来社区职能体系的重构优化。而在这一过程中,专业化社区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将更加重要。

  治理手段现代化。城乡社区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细胞”,治理体系整体转型必然需要现代化公共管理手段加以护航。作为基层治理创新的“热土”,我国城乡社区已经在诸如公私合作、特许经营、政府购买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创新经验。这些现代化治理手段与工具的适时运用,在有效提升我国基层社区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的同时,无疑又对活跃在城市社区治理一线的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

  治理技术现代化。当前,新兴技术方兴未艾,以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波治理技术,已逐渐释放出变革人类社会既有治理技术的巨大潜能。治理技术现代化,已无可争议地成为引发新一轮社区治理创新的重要增长点。而新时代各类层出不穷的智能技术,更加呼唤一批有文化、有创造力的新生治理力量的加入。这将进一步放大城乡社区对于新生治理力量的巨大需求。

  治理新生力量的时代契机

  高校毕业生已成为当前我国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新生力量。

  高校毕业生进驻城乡社区,是新时代新生治理力量的下沉,绝非个人职业发展的“低开低走”。恰恰相反,高校毕业生进社区,不仅对于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更是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提供了锻炼自己、发展自己的广阔舞台。

  作为我国基层治理创新的“热土”,城乡社区在机制创新、政策扶持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知》中明确指出:“城乡社区工作者队伍出现空缺岗位要优先招用高校毕业生。”“加大从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中招录(聘)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特别是街道(乡镇)干部力度。”

  随着城乡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的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发挥所长、用之所学的制度空间将不断拓宽。从人才成长角度来看,在基层工作所获得的丰富经验,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实现个人能力与人生目标之间的双赢。

  需要系统的制度设计

  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进社区,既需要在短期内高效的社会动员,更有赖于“筑巢引凤”的长期制度设计。高校毕业生进驻社区本质是将人的要素与制度要素之间实现高效匹配。要将社区打造成为“后浪”充分奔涌的创新空间,需要在三个环节建构体系化的制度设计。

  在“引进来”环节,需要进一步做好政策宣讲与观念引导,重点在于建立相关部门与各高校之间的互动机制,讲好、讲透当下我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的相关政策。

  在“留得住”环节,要深化创新社区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在城乡社区层面持续推进治理政策倾斜、治理重心下移与治理资源下沉,为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扎根基层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在“发展好”环节,应进一步完善健全我国城乡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发展体系,从而更好地满足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就业需求与职业发展需求。

  (本文作者: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社区报2020.7.14)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