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晓明 通讯员 阮春生
“把竹篾的一头穿过小孔,穿过时注意不能把竹篾搞反了,否则会容易裂开。”近日,在浙江省青田县祯埠镇岭下村“儿童之家”举行的“春泥计划”活动课堂上,68岁的低保对象陈章勤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夹杂着方言,给小朋友们讲解竹蛋玩具的制作方法。
低保对象陈章勤为何能站在讲台上“上课”?
原来,孤身一人的陈章勤是一位有着30多年篾活经验的老篾匠,有一手篾匠绝活。在陈章勤老人手中,一条条篾片、篾丝上下翻飞,在“飞舞”中变成竹篮、背篓、簸箕等竹制品。对于篾匠的古老历史和一项项竹制品,陈章勤老人如数家珍。
但是,近年来,手工篾活式微,耗时耗力不说,当地很少有人购买竹制品,而是转向购买各种现代工厂制品。慢慢地,陈章勤老人失去了收入来源,家庭生活困难,现实的落差让他很失落。
在青田县“一户一策一干部”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工作中,县民政局和祯埠镇政府为陈章勤量身定制了老手艺促增收计划:鼓励他重操旧业制作竹器,镇里帮助销售以增加收入。
经过鼓励引导,陈章勤重拾起久违的老手艺,从简单的毛竹砍伐,到创新款式设计,再到对接销路,县民政局和祯埠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全流程参与,给老人带来了奔向新生活的希望。
“陈大伯,您最近竹编生意咋样呢?”日前,青田县民政局扶贫干部和祯埠镇干部再次到陈章勤家中走访,详细了解了他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并给他送去慰问品。
当天,青田县民政局和镇村干部一起到岭下村困难户和低保户家中,采取“拉家常”的方式与结对户面对面谈心,详细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身体情况及遇到的生活困难,并积极宣传民政相关政策,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我现在重新拾起搞竹编的老手艺,干起了老本行。镇干部和民政助理员孙伟红还帮我推销,现在已经卖出去30多件了。眼看着又有人要竹编,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陈章勤笑着说。
不久前,祯埠镇谋划暑期“春泥计划”活动,计划安排一些传统手工艺课,镇干部想到了陈章勤。“陈章勤有制作竹编的特长,能不能请他来给小朋友上一堂竹艺体验课?”祯埠镇干部陈滢滢说,希望陈章勤在给小朋友上课的过程中,发现自身价值,进一步树立脱贫信心。
当镇、村干部把这个想法告诉陈章勤时,他欣然答应。
随后几天,陈章勤便全身心投入到了“备课”之中:确定展示的物品,给小朋友亲手体验的物品准备原材料篾条……
教小朋友制作,不能太难,又要有一定纪念意义,最终陈章勤决定教大家做竹蛋玩具。然而,由于多年未做过同样的东西,找来竹子后,陈章勤一时不知从何下手。他绞尽脑汁,不停试验。“我花了两个晚上,才把竹蛋样品做出来。”陈章勤说。
“我跟师傅学了3年竹艺,后来又自己独立做了30多年……”在课堂上,陈章勤对自己的从业经历娓娓道来。随后,他向小朋友们演示了竹篮制作工艺,并手把手教他们制作竹蛋玩具。
“爷爷,这根篾条穿到哪里?”“老师,接下来怎么做?” 十几个小朋友围着陈章勤,不停地提问。陈章勤有问必答,耐心细致。教室里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看着小朋友们与自己道别,陈章勤有些依依不舍。他跟镇干部说:“大家一直在帮我,我要尽快脱贫。下次有机会还来给孩子们上课!”
在镇干部的建议下,陈章勤加入了祯埠镇“祯相帮”志愿服务队。陈章勤的经历是青田县脱贫攻坚工作的缩影。在今年的脱贫攻坚当中,青田县民政局组织干部职工精心走访“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的低收入农户,做好帮扶自查,开展查漏补缺。民政干部深入结对帮扶对象家中,与其谈心交流,详细了解低收入农户的家庭情况及收入等情况,为低收入农户出谋划策,建立长效脱贫机制,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