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每天“七十二变”的福利院当家人

时间:2020-06-24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车海峰 杨 洋

  早上6点,当很多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安康社会福利院院长杨荣霞已经巡视完食堂、后勤保障部门、老人活动场馆及四栋公寓楼。在疫情防控期间,她一直坚守在单位,所有老人和职工的生产生活安全,是她心里最牵挂的事。

  杨荣霞是一名有着39年基层工作经验的老民政人,但疫情之下,作为安康社会福利院664名老人及260名干部职工的“家长”,她还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养老院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阵地。老人普遍免疫力低、抵抗力差,一旦防控不利,无论从感染数量和救治难度上都将出现大问题。如何既做到严格的防疫又尽可能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供给,成了杨荣霞一直要面对的课题。

  非常之时,担非常之责。在市民政局党组、社会福利处的部署指挥下,她快速反应,果断下好疫情排查“先手棋”。组织人员紧急排查1月以来收住老人、工作人员和探访人员等情况,为疫情防控打下基础。在接到市防疫指挥部封闭院区的指示后,连夜召集党员干部,结合院内实际情况部署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制订轮岗轮值方案,检查物资储备情况,与家属及时沟通有关情况。

  院区封闭后,在院的400多名老人及200名职工的就餐成了她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疫情期间,要求确保食材安全新鲜、卫生标准达标、作业人员全部测温、设备消杀管理到位、院内工作人员从一餐变三餐、实行分餐送餐,如此等等,每一个细节的改变都意味着食堂工作量陡然加重。重压之下,食堂一部分工作人员开始产生畏难情绪。怎么办?

  食堂连着战场,伙食连着战斗力。杨荣霞决定亲自下厨支援食堂工作。她一有空就到食堂帮忙,和工作人员一起洗菜切菜。她还号召全体职工协助食堂分餐送餐,并身体力行,经常一干就是小半天,有时候弯腰时间久了要扶着墙蹲好久才能起身。她的举动拉近了与职工和老人的距离,让大家更有干劲和动力,同时换来了老人们满意的微笑。

  院内老人平均年龄在80岁左右,而且大部分老人有心脑血管等老年病史,封闭管理后,看病拿药是亟待解决的又一难题。疫情期间,多位老人突发疾病,子女有的在外地,有的存在实际困难,不能及时接老人送诊就医。院内职工陪同就医后,需要隔离不能立刻返岗,院外职工又不能及时补充,这可急坏了杨荣霞。

  病情不等人,她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在市民政局协调下,与医疗机构对接合作,全力保障老人外出就诊。积极协调社区及社会组织为院内老人提供远程指导、健康宣传、导医转诊、送药上门等服务,为老人筑起了健康防护屏障。

  疫情期间,与家人分隔的焦虑、衣食住行上点滴困扰都容易成为老年人心中解不开的结。杨荣霞组织职工用电话、视频等方式让老人与院外家属进行线上沟通,利用微信课堂等网络授课的模式丰富老人业余生活,通过给老人理发、过生日、做互动游戏等方式缓解老人焦虑情绪。她说:“老人们的心理疏导工作很重要,要真心去聆听、去分析,要敢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老人们心情愉悦,就是最好的良药。”

  现在很多老人有事都喜欢跟她唠唠,除了因为她是院长,还因为她是每天“七十二变”的公寓管理员、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群众服务员……她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不厌其烦地做主心骨、当黏合剂,嗓子喊哑了,腿也累肿了,但通过一次次沟通和一次次协调,凝聚起的是防疫合力,坚定着的是防疫信心,赢得的是老人们真心夸赞。

  工作中的新问题、新困难随时牵动着杨荣霞的神经,她用满腔热情履行肩上的职责,她用巾帼情怀撑起应有的担当。

  她深深感受到老人们对她的依赖和需要,成为600多位老人的“女儿”让她很骄傲。她从不觉得辛苦,因为“安康”就是她的家。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6.24)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