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疏堵结合 以疏为先 树立惠民绿色文明殡葬新风尚

时间:2020-12-28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安徽省民政厅

殡葬是重大民生事项,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安徽省坚决贯彻落实体球网总书记体球网殡葬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先,推进惠民、绿色、文明殡葬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殡葬改革合力

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殡葬工作。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李国英多次作出批示,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群众殡葬方面“急难愁盼”问题,保障群众“逝有所安”。省政府将城乡殡葬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省“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淮河行蓄洪区基本公共服务建设规划,融入省民生保障工作大局,并召开全省殡葬改革推进会,加大统筹推进力度。先后围绕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违建墓地问题等专项摸排整治工作,建立高规格领导协调机制,召开调度部署会议,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推动突出问题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确保殡葬改革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强化问题治理,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围绕违建“住宅式”墓地整治,主动与相邻省份和有关市县建立沟通渠道,健全约谈督办机制,增强各地紧迫感和执行力,指导各地分类整治、先建后迁、多途径安置,稳妥将排查出的3549座“住宅式”墓地连同硬化大墓、活人墓如期一揽子整治到位,得到9部委调研评估组“站位高、起步早,力度大、作风实,有方法、见成效”的高度评价。大力推进违建墓地专项整治成果巩固提升行动,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审定印发全省实施方案,并将治理殡葬领域涉黑涉恶一并纳入巩固提升内容,强力推进“行业清源”。全省共排查安葬(放)设施 3986 个,并就整治成果全面进行检查复核,对未整治到位的问题将依法依规整改,坚决遏制墓地违建现象。

聚焦薄弱环节,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针对全省公益性安葬设施普遍短缺、经营性公墓价格高、散埋乱葬治理难等问题,明确将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定位为兜底性、基本性制度安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推进,纳入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等决策部署统一实施,加大各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土地要素供给。近三年,省民政厅等部门相继出台《农村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建设指南》《公益性公墓建设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省级统筹各类资金3亿元,地方投入41亿元,推进公益性公墓和殡仪馆建设。全省城市和乡镇公益性公墓覆盖率分别达到94%和95%,以公益性为主体、营利性为补充、节地生态为导向、城乡统筹的安葬服务供给格局初步形成。殡仪馆实现市、县全覆盖,半数以上火化设备完成节能环保升级改造,部分地区依托城乡社区规划设置殡仪服务网点,群众治丧环境进一步改善。推进“高效、文明、务实、廉洁”殡葬服务窗口建设,培育了6个全国殡葬改革示范单位、28个行风建设示范单位,打造了蚌埠市“七仙女”、淮北市“让爱随行”等一批优质殡仪服务品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选派殡仪人员支援武汉抗疫,殡葬人才队伍得到了锻炼,增强了自豪感和团结协作精神。

夯实群众基础,推进丧葬习俗改革

安徽横跨淮河长江,皖北、皖南丧葬习俗差异较大,但人多地少、资源有限的省情,决定了要坚定不移推行火葬,深化土葬改革。近年来,全省紧密结合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村(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等积极性,发挥基层民主协商在公墓选址、散埋乱葬整治等方面的作用,综合运用典型带动、政策奖补、乡规民约等多种手段,引导群众厚养薄葬、文明礼葬、低碳祭扫。积极培育推广桐城等地惠民殡葬全覆盖、基本殡葬服务全保障、遗体火化率和骨灰入墓率两个100%的经验做法和改革样板,取得全省遗体火化率达88%、全民免费享有基本殡葬服务县区比例和全省节地生态安葬比例均超过50%的良好成绩,从根本上消除违规土葬、不文明祭扫带来的安全、环境等隐患问题,形成了群众从改革中受益、反过来积极支持参与改革的良好局面。

殡葬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聚焦群众关切,持续深化殡葬改革,切实解决好群众殡葬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努力把群众身后事办成暖心事、宽心事。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12.28)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