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安 娜
社区治理中,怎样动员居民走出家门、积极参与社区事务?怎样使邻里间的关系从陌生到熟悉、从冷漠到热情?怎样为多方参与协商共治搭建平台?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路街道“阜四小院”的建设,给人们以深刻启示。
小院里快乐的男女老少
在海淀区阜石路第四社区一群老旧居民楼的包围中,坐落着一个近800平方米的回字形平房院落,名为“阜四小院”。还没迈进院门,远远地就能看到社区居民白老先生送给小院的门匾题字,一股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走进小院,可以看到占地面积312平方米的中间庭院,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精心设计。议事馆、康复馆、儿童馆、友邻馆、咖啡馆、图书馆、国学馆和棋艺馆8个场馆围绕中庭依次排开。几个场馆的建筑面积并不大,却顾及了老年人、青少年和儿童等不同年龄段群体的需求,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上午8点刚过,小院里就渐渐热闹起来了。两三岁的孩童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到儿童馆里做感统游戏,几位老大爷正专心致志地在棋艺馆下围棋。康复馆里,前来进行康复理疗的社区居民也一直没有中断过。
在小院的西北角,一处楼梯一直蜿蜒到几个场馆的楼顶。原来,这里是专门给孩子们开辟出的一块小天地。“天气暖和时,这里举办过迷你高尔夫比赛、跳绳比赛等许多亲子活动。”运营小院的第三方社会组织——睿翔社会工作事务所负责人刘麓告诉记者,孩子们还在“屋顶小菜园”里种了各种各样的植物,从一颗种子开始,看着它们慢慢长大。
刘麓介绍,目前小院里最火爆的是友邻馆和国学馆,现已成为近20个社区的各类文体队伍的免费活动场所。书法绘画讲座、京剧表演、手工艺品制作、时装表演大赛、厨艺培训、沙画欣赏等多项活动也都在这里进行。“我们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原来作为各项活动的发布渠道,现在则开放了友邻馆、国学馆、议事馆的预约通道,更好地保障场馆活动的有序开展。”
临近中午,几位中老年人拿着饭盒到小院门口排起了队。“这些居民都是来老年餐桌买午餐的。”刘麓说,“小院建成以后,议事馆成为社区居民协商议事的重要平台。院门口这几平方米的地方,本来打算当接待室,之所以改成‘老年餐桌’,都是大家协商议事的成果。”
在议事馆议事记录簿上,可以看到由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物业及居民代表等多方参与的,多次体球网“社区老年餐桌”的协商议事记录。从是否需要建立老年餐桌,到送餐公司的饭菜是否符合老人口味,再到是否需要增加早餐供应等等,每一次议事都有详细的文图记录和规范的议事流程。
当天的老年餐桌一共有四个荤菜、四个素菜,还有多种主食。这些是由田村路街道养老配餐中心送来的。排在第一位的李大爷点了鱼香肉丝等几个菜,紧随其后的刘大妈则一下买了五六个馒头。两位老人拿着各自的午餐,优哉游哉地往家走去。
破旧车棚“乌鸦变凤凰”
如果不说,谁也不会想到,这么有活力、有魅力的小院,在几年前居然是坑坑洼洼、布满灰尘的自行车棚。回想起以前的情景,在场的几位居民直摇头。建设于20世纪70年代的车棚,其实早已年久失修、虫蝇滋生。“不仅里面摆放了各式各样的老旧自行车,车棚外面还堆积了一圈杂物。有的旧家具、旧碗柜都发霉长毛了。”
为了给老旧小区建设活动场地,2014年6月,田村路街道办事处与北京橡胶工业设计研究院共同对这里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改造,并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方式运维管理。一个破旧不堪的自行车棚,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了温馨、时尚的“阜四小院”。
当年那些残旧不堪的景象,如今在“阜四小院”里还能找到些许影子。设计师特意设计了几面玻璃展示墙,从拆除旧建筑到破土动工,小院蜕变前后的成长历程,通过一张张照片清晰可见。原属于车棚的旧窗棂、门框,也作为装饰品挂在了咖啡馆的墙上。
和居民们一起见证小院“乌鸦变凤凰”的,还有睿翔社会工作事务所的六名年轻社工。早在2014年改造工程刚启动时,社工事务所就已经参与其中。那一年,街道、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以及社工一起到社区广场和人员密集的地方发放了1000多份调查问卷,就小院的建设和规划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每张调查问卷都记录了居民的楼门号,居委会和社工后来又比对着门牌号,上门入户向没有填写问卷的居民征求意见。”社工齐琳说,正是基于前期广泛问需为民的基础,小院才有了现在议事馆、康复馆等“一院八馆”的设计。
除了整体规划,小院各个场馆在细节打造上也充分吸纳了居民的合理化建议。提起这件事,准备在友邻馆排练舞蹈的阜四社区舞蹈队队长辛丽华难掩喜悦之情。小院建成后给居民带来的便利,她颇有切身感受。“以前,我们舞蹈队在社区的露天广场上跳舞,真是风里来、雨里去。最遭罪的是冬天,衣服穿多穿少都不合适。现在可不同了,能在室内练舞,大家都感到非常珍惜。”辛丽华笑着说,田村路街道有十几个社区舞蹈队都在小院里排班训练,虽然自己的队伍每天只有一个半小时的训练时间,但她觉得很满足,“我几乎每天都是到访小院的第一位客人,提前来把舞蹈训练场地打扫一番,这里就跟我的第二个家一样!当初,我建议在舞蹈训练场地安装全身镜、铺设地板,没想到咱的建议还真被采纳了!”
小院的故事在温暖继续
2014年-2019年,“阜四小院”通过“政府扶持+社工运作+公益推动+居民参与”的模式,为田村路街道辖区的居民提供了一个可议事、可交流、可互动的场所,通过各种各样的公益文化活动,邻里间的关系拉近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大家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了,多方参与社区协商共治达到了良性互动。
在这时光荏苒的5年,小院不断摸索着前行,通过资源整合再输出的方式,以自身为核心驱动点,突破物理空间和地缘限制,将服务逐渐辐射到了更多社区。目前,小院共与20余个社区居委会合作,利用社区文化室和户外小广场,组织居民开展了100多场文化活动。
更为可喜的是,小院开始尝试自我造血与自我输血。结合自身优势、依托自身场地,相继在区民政、妇联、总工会和街道相关科室等申请项目经费,保障了社区居民多层次、多维度的活动体验。同时,还积极培育孵化了多支社区自组织,挖掘社区资源、激发内在活力,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小院的儿童馆,最初是由永真基金会億未来和睿翔社工事务所合作开设的社区公益项目。2018年9月,项目周期结束后,小院开始尝试着从社区公益场馆向普惠性低收费场馆转型,并孵化培育了一支由两位全职妈妈和一位退休语文教师组成的社区居民自组织进行运维。身为两个孩子母亲的李静雷,就是其中一名骨干成员。“在儿子没上学前,我经常带着孩子来儿童馆参加活动。如今,自己已从活动的参与者变成了项目的运维者。”李静雷说,“儿童馆现在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进行普惠性低收费,每节课只收取10元钱。”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儿童馆会在每周五对下一周的课程内容进行详细规划,感统游戏、手工绘画、绘本阅读、认知课程、才艺表演等安排得相当紧凑,小院也会定期对核心成员进行能力提升培训。让大家备受鼓舞的是,自组织运维后不仅不需要再列支项目经费,还因为服务质量的提升吸引了比以前多3倍的参与度。截至今年8月底,已有周边社区的128个家庭成为会员。
今年66岁的王丽贤,是在阜四社区生活逾50年的居民。最近几年,她还多了一个身份——“阜四巧娘组”的核心成员。“刚开始我们只是来参加小院举办的手工培训活动,后来就慢慢固定成了8人小组,最年长的已经78岁了。我们自己查找网络教学视频、自行购买手工材料,互相探讨、摸索学习。”王丽贤笑着说,“现在,大家学会了编织、衍纸、串珠等多种手工艺品制作,亲戚朋友聚会时送给别人当个小礼物,特别有成就感。我们自愿担当了小院的志愿者,逢年过节时经常为社区高龄、空巢、孤寡老人制作手工艺品,让老人们也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如今,巧娘组还走出了小院,开始承接一些有经费的项目。在小瓦窑西里社区的老龄编织活动中,课程设计、物资购买等各个环节均由巧娘组成员们自主完成。
“小院改造前,居民们都有一些美好的愿景。没想到的是,改造得居然比想象中还要好。”王丽贤告诉记者,这里的秋天特别特别美,庭院中间的银杏树开始飘落叶时,会把整个小院映衬得金灿灿的。几年前,居民们一起栽种的小枫树也长大了,将小院的一角装扮得红彤彤的。
秋去冬来,四季轮回。庭院里的“小生命”在一天天地成长,小院的故事也在继续……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