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闫 洁 通讯员 王 强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行流镇宋湾村,李和清和老伴吕朝英老两口,2013年家庭人均年收入只有2300元,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年来,在省民政厅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李大爷老两口靠发展生猪养殖脱贫,人均年收入稳定达到1.2万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成为村里“人老心不老、脱贫不等靠”的典范。李大爷说:“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多亏了党的扶贫好政策,感谢省民政厅的扶贫工作队。”
从“大机关”来到“小村部”
2017年4月24日,安徽省民政厅召开大会,选派帮扶干部到阜阳市颍泉区行流镇宋湾村开展扶贫工作。会议一结束,10多名符合条件的同志就报了名。
4月25日上午,省民政厅党组召开会议,确定选派韩焱、代祥华、李晓明3位同志,组成省民政厅驻宋湾村扶贫工作队。4月28日,省厅分管负责同志带队,将3名队员派送到村。2019年3月,由于机构改革的需要,韩焱从民政厅调离,车勇前来接力,继续扎根宋湾村扶贫一线。
从“大机关”来到“小村部”,队员们没有一丝懈怠。他们调整工作方式,尽快适应农村扶贫工作需要。有队员在走访时被生锈铁钉扎伤过脚,有队员在秸秆禁烧巡查值守时被秸秆运输车撞伤过腰,有队员在骑车往返镇村办事途中遭遇车祸摔伤了胳膊……3年里,他们缺席了对父母的陪伴、对子女的照料、对配偶的责任分担,却从未曾在扶贫工作中缺位,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践行着民政扶贫干部的职责。
在省民政厅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宋湾村于2017年底顺利从贫困村“出列”。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扶贫工作队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宋湾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6户540人,人均年收入从2017年的3500元提高到如今的5000元,至今有193户531人已脱贫,剩下的3户9人已递交脱贫申请;全村共有低保户195户315人。
“试验田”里见功夫
“宋湾村就是安徽民政脱贫攻坚的试验田,你们一定要当好民政队伍的排头兵。”这是安徽省民政厅主要负责同志对驻宋湾村扶贫工作队的叮嘱。
3年来,《安徽省民政厅“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安徽省民政厅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方案》《省民政厅等省直八家单位定点帮扶颍泉区扶贫工作制度》等相继出台,为完成定点扶贫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省民政厅党组定期听取驻村扶贫工作汇报,研究安排帮扶措施,省民政厅负责同志分批带队到村调研指导扶贫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全厅共108名干部,结对帮扶宋湾村118名贫困户,定期走访慰问,帮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截至目前,省民政厅已累计支持宋湾村300多万元,用于建设党群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扶贫蔬菜大棚和人居环境提升等项目。
在省民政厅党组的指导下,3年间,阜阳市、颍泉区两级民政部门又在宋湾村组织实施了7个帮扶项目,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0余万元。同时,工作队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宋湾村脱贫攻坚。先后动员12个社会组织资助130余万元开展扶贫项目,其中安徽省金汇发展教育基金会支持30万元为宋湾村安装了第一批110盏太阳能路灯,安徽实践家文教慈善基金会支持60万元在田庄小学、四九小学开展了为期半年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项目,安徽省慈善与社会福利协会捐赠6.29万元对宋湾村118户困难群众进行了救助。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工作队协调阜阳市伊源爱心志愿者协会为村里2名困难家庭学生免费安装电视机和宽带,为其解决了在线学习问题。
斩断穷根奔小康
建强党的组织,凝聚战斗力量。工作队驻村后及时将队员的组织关系转到村里,工作队长兼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组织村里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和组织生活会,完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党员过政治生日、走访慰问困难党员,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村“两委”换届工作也顺利完成。通过这些措施,村里党员的身份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进一步增强,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升,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扶贫关键是要精准发力。工作队坚持精准原则,将增强造血功能、彻底斩断穷根确定为帮扶宋湾村的目标,成功走出了一条短期能脱贫、长期能致富的脱贫攻坚路。
整治人居环境,增加就业岗位。工作队坚持基础先行,争取到1600余万元的财政支持资金,对村内道路、路灯、水利、供水、改厕、绿化等人居环境项目进行了高标准整治提升,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吸引4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为贫困群众提供了充足的就近就便就业岗位。
走访排查问题,实施精准帮扶。工作队坚持每个季度对所有贫困户集中走访一遍,及时掌握贫困户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工作队为李和清大爷家制订的方案是“保障治病,帮助养病;支持打零工为辅,帮助搞产业为主”。2017年,工作队帮助李和清夫妇建起了30平方米的开放式猪舍,年均出栏量8头左右,确保了稳定增收;给患有高血压的老两口办了《慢性病治疗证》,让其享有了用药优惠和贫困群众住院费用报销保障;家庭签约医生定期上门为老两口检查身体,2019年及时发现李和清脖子淋巴肿大情况,提醒其及时到医院治疗;春、秋两季介绍李和清到临近的建筑工地务工,在秸秆禁烧期间聘任李和清担任禁烧值守人员。现在,老两口住在2018年申请危房改造后的新房子里,舒心康乐。
培育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工作队成功培育了宋湾村蔬菜种植和深加工特色产业,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1500余亩,主营的脱水包菜丝、脱水胡萝卜片、脱水南瓜干等产品远销日、韩,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还在生猪养殖、农机租赁等市场进行了集体资金投资,今年村集体收入预计将达到30万元以上,扭转了长期以来村“两委”在基层公共事务中“无钱办事、有心无力”的困境。
探索防返贫长效机制
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工作队紧盯未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进一步加强综合施策和兜底保障力度,不折不扣落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光伏扶贫、医疗扶贫、教育扶贫、危房改造、社保兜底等增收政策和保障政策,坚决如期实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脱贫攻坚目标。
为了预防一场大病、一次意外可能导致的再次返贫,工作队通过村民捐助、社会援助、政府补助等途径,设立宋湾村救急难互助基金,对宋湾村全体村民出现医疗负担过重、遭遇灾害或意外事故、死亡等情况进行救助或慰问,探索建立村民互助、消除贫困的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已募集资金10.166万元;开展医疗救助18次、发放救助金2.55万元,开展逝者家属慰问34次、发放慰问金0.68万元。安徽省副省长张曙光对此作出专门批示:“作为基层群众治理的形式,宋湾村设立救急难互助基金,不失为有益的探索。”
三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安徽省民政厅驻宋湾村扶贫工作队交出了合格的答卷。2018年,工作队被阜阳市颍泉区委评为“先进驻村扶贫工作队”;2019年,工作队被省委组织部等4家单位联合授予“安徽省属单位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