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晓明
“大儿子走失了七年,全家人也找了七年,都快不抱什么希望了,真没想到,民政部门帮忙找到了孩子。”见到七年未见的大儿子常兴民(化名),来自河北省廊坊市的常建国(化名)红着眼睛说。
近日,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联合河北省衡水市民政局、北京缘梦公益基金会在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共同举办第二次“大爱寻亲、温暖回家”民政救助认亲会。在京冀两地民政部门的通力合作下,33名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寻亲成功,8名受助人员的家属现场认亲。
认亲会上,每次的相见都是泣不成声,再多的话语都抵不过紧紧相拥。“救助寻亲的路上虽然充满艰辛,但民政人将爱汇聚成一束光,照亮他们回家的路。”谈及京冀流浪乞讨人员异地托养与救助寻亲,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助理、护理部主任张士巧说。
住院总数减少了33人
寻亲榜上加上了33个名字
认亲会后,张士巧在住院人员总数上减去33人,在寻亲榜上加上了33个名字。这一减一加,折射出京冀民政救助寻亲协同发展的良好成效,长期滞留北京的流浪乞讨人员异地托养安置、寻亲路走得更稳、更远。
“北京是流浪乞讨人员的主要流入地,市民政部门每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万余人次。其中,救助精神障碍患者3000余人次。”北京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张正中介绍,部分受助人员因智力障碍、精神障碍、聋哑等原因无法查明身份,长期滞留在京,医疗机构和福利机构负荷大、床位紧张。
如何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这一事关民生、民心的工作,提升特大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和能力?民政部门将目光聚焦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依托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机制,对长期滞留北京的流浪乞讨人员异地托养。
合作始于2015年11月,由民政部牵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签订了《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协商确定将长期滞留在京的流浪乞讨人员以及流浪精神病人等转移到河北安置。两个月后,北京市、衡水市民政部门正式签订合作协议,由衡水市民政局下属第七人民医院承担托养安置工作。签约当夜,150名受助人员入住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
衡水市民政局局长支斌至今依旧记得协议签订时的场景。他告诉记者,承担异地托养任务,既是荣誉,也是压力,更是责任,这最终转化为做好异地托养工作的动力。
“着力在托养服务、医疗救治、甄别寻亲等关键环节上建机制、压责任、提质量、优服务,实现托养救助寻亲服务质量提档升级。”据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方建华介绍,医院设立6个病区,新建26项制度,投入数百万元用于房屋院落整修,安装空调、监控等,全力保障受助人员服务所需。
自合作以来,异地托养工作结出累累硕果。截至今年8月26日,共分28批接收安置受助人员2159人,先后有585人寻亲成功离院。
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关爱
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我站在草原望北京,一望无际国泰安宁。唱出草原的豪情和美丽,让这歌声回荡……”在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8层干净整洁的活动室,受助人员李伊风(化名)正和伙伴们一起唱歌。
方建华告诉记者,由于精神失常或智力障碍等原因导致的认知障碍,受助人员很难说出自己的准确姓名和家庭、住址等信息。不少人长年滞留在救助管理机构。在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滞留时间5-10年的237人,10年以上的191人,最长的滞留21年。
“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关爱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方建华说,长时间诊疗、照料这些滞留的流浪乞讨人员,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也是民政人的初心和使命。
在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每一个病区都有破壁机。张士巧告诉记者,使用破壁机将各种食物打成糊状,一方面,一些受助人员自理能力弱,可以避免发生食物噎住等风险。另一方面,部分受助人员肠胃不好,打成糊更容易吸收。这也是医院的护士们在家里照顾老人的经验,效果不错就用到医院里来了。
托养病区京医二区主任曹美曼还记得,2017年,院里从北京转来两名特殊受助人员:刚刚做母亲的倪娜(化名)和她仅出生14天的孩子倪妮(化名)。
“你的宝宝真漂亮,她叫什么名字?”曹美曼问。
“我不认识她,这不是我的孩子。”深受精神疾病折磨的倪娜不耐烦地回答。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倪娜开始烦躁、摔打东西,吼着:把她带走。
在医院的日子里,倪娜一边接受医生的治疗,一边在护士的安排下接触着倪妮。从最初的冷漠到关注,倪娜对孩子多了几许爱心。终于,在孩子百天之时,倪娜第一次小心翼翼地从曹美曼手中接过孩子,抱了起来。唤起母爱之后的倪娜精神状态迅速好转,在民政部门的帮助下回到云南省楚雄市的家中,过上了温馨而安定的生活。
长期精心的照顾和诊疗,换来的是受助人员的认可。曹美曼记得,朝北(化名)刚到医院时,精神状态差,见人就躲。护士们耐心和他交流,有好吃的、好玩的都想着朝北。慢慢地,朝北笑容多了起来,总是跟在护士后面,帮忙收拾餐桌、扫地,还把分给他的水果塞到护士的手里。
对倪娜母女、朝北的照料,是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精心照料流浪乞讨人员的缩影。方建华告诉记者,医院实行了管理责任制,细化工作流程,对受助人员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从每日测量体温、整理床铺、督促个人卫生,到每周测量体重、理发、剪指甲,院内的医护人员一步都不缺席。此外,还开展阅读、绘画、手语、舞蹈等康复治疗活动,想方设法提升受助人员的精神状态。
4087个日日夜夜的期盼
离家11年的孩子回来了
“想妈妈”“想家人团聚”“和家人在一起”……听着李伊风和伙伴们清朗的歌声,活动室墙上的“心愿树”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五颜六色的便利贴上,写满了受助人员回家的愿望和对亲人的思念。
对每一位受助对象而言,最好的安置就是送他们回家。朝着团圆路的终点不断前行,背后是一次又一次漫长而艰辛的寻亲过程。
2018年初,北京市接济救助中心成立寻亲工作专班,该中心、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的7名工作人员就这样踏上了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寻亲的路,为他们核查身份、寻找亲人、护送返乡,竭力帮助他们与亲人团聚。
据张正中介绍,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给寻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好比加速器,尤其是DNA技术、人像识别技术、大数据技术,让不可能变为可能。”张正中说。
以67岁的白晓杰(化名)为例,他是第二次民政认亲会中的一名受助人员。2017年3月,患有精神疾病的白晓杰走失。在北京被救助后被送至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8月20日,头条寻人发布信息后,河北省承德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认出这是之前救助过多次的老人。离家3年多的老人,这才有了回家的希望。
张士巧告诉记者,寻亲路是辛苦的,往往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耐心询问和信息比对,一波三折是常态。但寻亲路也是幸福的,每次成功寻亲,看到受助人员和家人团圆,她的内心充满了满满的获得感。
寻亲工作专班的工作人员都记得,受助人员王林(化名)被民政部门送回家时的场景。回家一个月后,王林家办酒席宴请全村,姑姑说:“这是我侄子的重生满月宴,4087个日夜的期盼,离家11年的孩子回来了。是民政救助救活了他,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张士巧觉得,这些话语,是对民政救助寻亲工作最好的肯定。
“救助千万条,寻亲第一条。”无论走失多少年,无论走出几千公里,京冀民政部门都会努力加强协作,拓展多样化寻亲渠道,让更多受助对象回到亲人身边。同时,建立共建共享的体制机制,及时预判和解决异地托养工作中存在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压实落细双方主体责任,合力打造京冀民政协同合作的新高地,进一步发挥标杆示范效应。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