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安 娜
2005年12月,正值寒冬。在北京经济开发区的一条马路旁,民警和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发现了流落街头的小雅。那一年,她年仅11岁。15年来,民政部门悉心照顾小雅的生活,同时也一直在接力为她寻找自己的家人。因她患有精神疾病,又是一名聋哑人,人工问询遇到瓶颈,先后3次人像识别也没有成功。小雅的家,究竟在哪里?
今年5月,全国人口数据库升级,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借此机会第一时间为小雅进行第四次人像识别。在数张疑似照片中,终于为她比对成功。得知消息后,小雅的家人冒着雨连夜行驶了1200多公里从江西赶来认亲。团聚的那一刻,脸上总挂着笑容的小雅却像孩子一样在爸爸的怀里哭了很久……
北京,因特殊的地位和交通因素,一直是流浪乞讨人员的主要流入地。其中,有很多像小雅这样因智力障碍、精神障碍、语言及听力障碍等无法查明身份而长期滞留者。近年来,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充分发挥工委领导核心作用、基层支部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党建引领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寻亲找家行动,取得显著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应,彰显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2018年以来,先后为993名长期滞留受助人员找到了家。其中,滞留时间5年至10年的有237人,滞留10年以上的有191人,最长的滞留达21年,节减财政资金1亿多元。
专班行动,把帮助寻亲作为救助管理优先目标
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最困难、最边缘、最脆弱的困难群体,是政府兜底保障的特殊对象。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要求民政部门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帮助迷路人群圆回家梦作为救助管理工作的优先目标。全市以救助寻亲为突破口,着力维护受助人员根本权益,探索构建起高效顺畅的寻亲工作长效机制。
2018年5月,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寻亲工作,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成立“寻亲工作专班”,抽调党性强、业务精、有爱心、能战斗的党员参加专班工作,使寻亲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之路,形成了运作高效的寻亲组织机制。两年多来,寻亲专班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不断创新寻亲方式,千方百计帮助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寻亲找家。
“救助工作千万条,寻亲回家第一条。寻亲专班一共有7名组员,一路走来,大家有心酸,有无奈,有感动,更有收获。在大家心里,每一次救助、每一次寻亲都是一次‘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的体现,更是一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北京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主任赵书阁说。
创新方法,让回家的路不再遥远
“前些年,因为技术手段跟不上,特别是人像比对技术还没有运用,寻亲的道路很慢很艰难,好似大海捞针。但为了让更多的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踏上回家的路,我们哪怕只有一点点线索,也会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北京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寻亲工作专班负责人张正中说,专班成立以来,不断创新寻亲手段、拓展寻亲渠道。经过摸索实践,逐步建立了寻亲“四步”工作法,即利用DNA比对、科技寻亲、人像比对、重点问询的方式,由易到难开展工作。
长期滞留的流浪乞讨人员绝大多数是精神障碍或智力障碍人员,不记得自己是谁,更不记得自己从哪里来,只是在内心深处还留有对家乡和亲人的依稀记忆。工作人员通过与受助人员频繁接触、深度交流,用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捡拾起碎片化信息。通过持续不断的深度追踪问询,帮助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成功寻亲573人。69岁的老张是一名精神障碍患者,经寻亲专班工作人员坚持不懈地悉心问询,不愿意开口的老张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家庭住址。回家的那一天,90岁高龄的老父亲亲自来接儿子,父子相拥,热泪纵横。
众多智障和聋哑等受助人员仅靠人工问询办法难以奏效,为此,寻亲专班积极发掘运用高科技手段,让渺茫的寻亲路柳暗花明。与市公安局网安总队密切协作,联合开展人像识别寻亲。2018年以来,共开展四批次集中人像比对,累计人工比对了近10万张高相似度人像照片,成功帮助近300名长期滞留人员找到家。同时,与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合作开展DNA集中比对寻亲,采集全部滞留人员DNA信息,在全国人口走失DNA数据库、全国打拐DNA数据库中持续比对,成功寻亲30人。此外,北京市积极开展“互联网+”寻亲,综合运用“今日头条”、救助寻亲微信群、全国救助寻亲网等途径,不断拓宽信息发布渠道。目前,通过“互联网+”成功寻亲96人。
据北京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党委书记李天才介绍,通过多方努力和争取,中心已组建了遍布全国各省市的寻亲专家团队,形成了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寻亲机制。团队中,有救助战线经验丰富的寻亲专家10余名,长期助力寻亲的爱心公安民警5名,手语专业人员1名。此外,还有1000多名全国各地救助战线同仁、爱心志愿者及社会工作者参与。
协同推进,救助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从过去注重保障受助人员的基本生活和人身安全,到如今更加注重人性尊重与关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开展的长期滞留人员寻亲找家行动,有力保障了受助人员的根本权益,有效降低了滞留人员的安置压力和管理风险,圆了近千个家庭的团聚梦。
“今年,全市长期滞留人员数量降至11年来最低。通过开展寻亲工作,推动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新格局,促进了救助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促进了相关救助部门协同联动进一步加强,促进了救助工作的社会认知度进一步提升。”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陈建领说。
目前,北京市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本市救助管理实施意见,建立了市领导牵头的协调机制,进一步压实属地和部门责任,有序推动救助托养职能下沉,为流浪乞讨人员寻亲找家常态化工作在属地一线压实落细提供了基本遵循,进而整体带动救助寻亲工作成效的提升。同时,民政与公安、城管、卫健等部门加强了工作联动和信息共享,救助管理机构与托养机构、定点医院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分工更加明确,联合治理的救助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京冀民政异地托养合作,委托衡水市民政局所属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作为京外托养机构,负责本市部分长期滞留受助人员管理、日常照料、医疗救治、寻亲找家等方面工作,着力打造寻亲前沿阵地,推进受助人员寻亲返乡工作。截至目前,该院已累计接收安置2000余人,携手成功寻亲500余人,成为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的典范。
作为最边缘、最弱势、社会最底层的群体,流浪乞讨人员社会认可度较低,随着寻亲工作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各职能部门、社会大众对这一群体的认识更加立体全面,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大大提高了寻亲返家的成功率,对维护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起到正面促进作用。2019年11月和2020年8月,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连续两次与央视《等着我》栏目和北京缘梦公益基金会合作,开展“缘梦行动、爱促团圆”公开集中认亲和接领活动,进一步宣传了民政救助管理政策和寻亲成果,扩大了社会参与度。
“下一步,我们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推动京津冀民政救助管理事业取得更大进展。大力推进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行动,实现全面提质增效。持续深化救助寻亲力度,继续拓宽寻亲思路,力争帮助更多的受助人员找到家人、回归家庭。”陈建领说。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