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昌德
“下马村里砌石墙,走动书记鉴保江”,这是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下马岭村村民口中常说的“段子”。
去年4月,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干部鉴保江被派驻到下马岭村担任扶贫第一书记。一年多来,他本着多做实事的为民初心,凭着一股韧劲穿梭在田间地头,搞推销、拉资助、跑项目、要政策……带领村民走上了脱贫增收之路。
在走动中为村里的苹果找到了市场
到下马岭村任职后,鉴保江用一个多月时间完成了所有村民的入户走访。他开车跑了5万多公里,因山路崎岖,更换了4条轮胎,磨坏了3双运动鞋,吃了3箱方便面。
下马岭村是一个集“高、边、远、穷、少”为一体的低收入村、空心村,403名村民中超过三分之一是低收入群体,且老年人多、残疾人多。过去,靠天吃饭是他们无奈的选择,发展之困笼罩着整个村庄。
鉴保江以加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突破口,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敢闯敢试的劲头和决心帮助下马岭村脱贫攻坚。
下马岭村地处永定河畔,水源充足,再加上山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的优势,使林果业成为村中的支柱产业之一。下马岭村种植的是矮化密植红富士,只施农家肥,是地道的绿色食品。健康无公害又爽口多汁的苹果成熟了,该如何销售出去?对于村民来说,这是一道难题。了解情况后,鉴保江表示:“我们不能停留在传统的地边路边摆摊销售,要‘走出去’,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苹果!”
说干就干。他联系帮扶企业,走进农贸市场和果蔬批发市场进行推销。十几次调研,一趟就要几天;数不清的电话,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
不服输的鉴保江即使屡遭拒绝,仍然开车带着苹果不厌其烦地四处奔波,仅去年一个销售季,就驾车跑了3万多公里,付出终于换来了回报。一家公司一次性购买了几百箱苹果,销路从此打开。
一年时间,村集体的苹果销售额近30万元,比2018年增长了400%。村民个人的苹果销量也得到提升,比2018年增长了50%。村民们激动地说:“要不是鉴书记帮我们打开市场,村里的苹果怎么能卖得这么好!”
在走动中办成一桩桩暖心的好事实事
在帮助村民脱贫的同时,鉴保江充分发挥自己常年从事民政工作的优势,积极争取民政部门各种政策支持。
得知市社会组织管理中心出台《体球网社会组织参与精准脱贫工作指导意见》,鉴保江大胆向相关领导提出引入社会组织建立专项扶贫基金的想法。他联系3家社会组织与村里签订为期两年的帮扶捐赠协议。利用社会组织帮扶捐赠的资金,下马岭村迅速建起以养老驿站、温馨家园为主的村级福利中心,村里的老人再也不用为养老问题发愁了。
驻村以来,鉴保江为该村争取发展资金125万元,为困难家庭发放各种慰问金、慰问品17万余元,为村里5名在校贫困生每人发放补助金5000元;为130名低收入农户送去羽绒服;为15户低收入家庭进行危房改造……这些实事、好事,都办到了村民的心坎上。村民的口袋里有了钱,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得到提升。
在走动中闯出一条产业致富之路
“脱低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作为第一书记,鉴保江深知责任重大。村里的青壮劳力在外打工,留守的都是老弱病残,光有苹果种植不行,还要发展让村民持续有工出、有钱拿的产业链。
“发展乡村民宿符合门头沟区功能定位,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鉴保江直言。依据下马岭村特有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他联系区文旅局、专业民宿运营团队,打算为有意愿的村民量身创办高端民宿项目。他首先找到老村支书杜成山,经过多次劝说,老村支书成为该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深度挖掘下马岭村故事、京西古道文化,并以髽鬏山战役、老十团战斗为抓手,凝聚力量打造红色文化。
自打吃了村民杜兴启妻子做的手擀面,鉴保江的帮扶智慧又被点亮了。“嫂子手艺好,又经营过饭店,房子临109国道,路过的全是摩托车手,开个农家小馆,肯定比种田挣得多。村里可以在资金方面给您一些支持。”就这样,杜兴启家的农家小馆开起来了,生意还很红火。
为了支持村民发家致富,鉴保江还向大家承诺:“只要有好的项目,钱我来想办法。”在他的引导和鼓励下,下马岭村充分盘活闲置农宅,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精品民宿,打造精品旅游路线。目前,有8个项目已经签约,5家精品民宿正在施工,3家风情民宿也将开业。
鉴保江还为村里产业发展制订出两年规划,让城里人花钱认领苹果树,村民负责种植养护,实现良性循环。根据认领情况,送吃住。同时,修复京西古道,打造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多功能园区,真正把区域的产业链盘活,为农民增收提供坚实支撑。
一桩桩、一件件实事,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脱贫致富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坚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下马岭村有57户123人脱了贫、致了富。“脱贫攻坚这场仗还没打完,我要甩开膀子再大干一场,即使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鉴保江说。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