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红霞
在首都功能核心区有一个街道,这里是“红墙意识”的发源地——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民政科的小宋”宋益广就是这个街道办事处民生保障办公室的一员。今年29岁的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现任街道办事处民生保障办公室(民政)副科长。
红墙边的政策专家,做党和人民放心的民政人
居民的困难看上去各种各样,但到了“民政科的小宋”这里总有解决的途径,小宋不仅面对困难群众热心有温度,而且凭借较强的学习能力,熟稔各项政策。居民能不能享受低保,重残家庭的孩子每个月能享受多少差额补贴,居民遭遇大病了国家有哪些政策,老龄残疾人补贴怎么计算,住敬老院有没有减免等,从低保到特困,从临时救助到住房保障,从就业到退养,从孤儿到殡葬,只要涉及居民生活的民生政策,小宋几乎全知道,是个绝对的“政策专家”。他总说:“做一个合格的基层民政人,不断学习,清楚自己的‘武器库’里有什么‘武器’可以解决掉困难,是把基层救助工作做好的前提。”
这些年来,“找民政科的小宋”这一说法俨然成为红墙边居民办理民政业务的代名词。为了能让居民第一时间找到他,宋益广没有请假倒休过,手机从不关机,微信里加的朋友很多也都是社区困难居民。
6月10日,家住太仆寺街社区的文伯伯打电话给宋益广,问自己得了大病一点钱都没有怎么办。宋益广第一时间核查具体情况,是否属于重大疾病,收入多少,医疗花费金额多少,详细解释政策并帮助指导他办理“大病保险+因病致贫救助政策+慈善协会春雨行动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第一时间缓解了他看病的经济压力。对此,文伯伯送来锦旗对宋益广表达感谢之情。
秉承初心,让城市更有温度的青年干部
宋益广年纪不大,但已在基层摸爬滚打了十个春秋,十年来,宋益广完成了一名退伍军人到公务员、名校高才生到基层干部的转变,秉承着踏实肯干、求真务实、热心温暖的工作作风,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3月9日晚上9点,宋益广接到特困供养人员洪大爷的电话,洪大爷血压持续偏低病情恶化需要紧急住院。当时正是疫情最紧张的时刻,很多医院都不接收新的病人。宋益广当天夜里从晚上九点到凌晨两点打出近百个电话,最终帮助老人安排住进医院,安排人员缴费和全程陪护。虽然洪大爷在医院全力救治一周后离世,但在生命的最后一程,洪大爷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这些年,“民政科的小宋”已经先后送走了好几位没有子女的困境老人,在老人离世前尽最大努力去挽救生命,去世后组织殡葬后事,让他们也能像有子女一样,生前体面地生活,死后有尊严地离开。
走近困难人员,做防疫阵线的民生兜底人
今年疫情始发时恰逢寒冬,为避免流浪人员成为疫情防控的漏洞,宋益广每天晚上八点多下班一定要去街道所有的公共厕所、地下通道等,排查有没有在这些地方露宿的流浪人员,对发现的流浪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那段时间每天走路都超过两万步。
2月28日,宋益广接到电话,在西单公共厕所附近发现有一名露宿女子发烧37.9℃。宋益广没有犹豫,立即穿上防护服将发烧的流浪人员带到医院做核酸检测,并且在检测出流浪人员有肺部积液的情况下,在医院里两天两夜陪同流浪人员做新冠核酸复检。
宋益广救助困难人员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深夜里帮助流浪人员去子女家团聚,救助发烧昏迷在路边的流浪人员、帮助流浪人员修理三轮车、给饿着肚子的流浪人员买盒饭等等。宋益广经常说,“这份工作不仅赋予了我关爱困难人员的职责,更赋予了我信仰,我要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带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办事处)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