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江苏:握指成拳 同心战疫

时间:2021-08-25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周冉冉

自今年7月20日江苏省南京市发生疫情以来,国内新一轮战疫至今已一个月有余。截至8月23日,江苏新增本土病例数“清零”,疫情形势总体趋稳向好。在这轮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江苏民政人一刻也不敢松懈,以最快速度、最严举措坚决守牢民政服务机构“零感染”底线,广泛动员、有序协同,组织各方力量参与疫情防控,细致排查、暖心帮扶,做好疫情期间困难群体保障服务,同心战疫,奋力打赢这场“家门口”的硬仗。

26条措施快速反应 精准分类开展机构防控

疫情发生后,江苏省民政厅迅速反应,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第一要务,第一时间召开视频会议,印发紧急通知,细化26条具体举措,科学果断采取一系列措施,就全省民政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安排。全省民政系统闻令而动,迅速紧起来、严起来、实起来,全面投入疫情防控,全力应对疫情挑战。

全省2317家养老机构、41家儿童福利机构、12家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自7月21日实行封闭管理,其他各类民政服务机构也实行了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南京市284家养老机构、21724名在院老人、8559名工作人员,扬州市117家养老机构、7015名在院老人、1832名工作人员全部“只出不进”,严防疫情输入,保障服务对象安全。

7月20日晚接到通知后,南京市祖堂山社会福利院连夜完成289名职工和88名第三方物业公司员工行程史和接触史摸排,按照最高等级实行疫情防控,启动全封闭管理,232名职工作为第一批轮班人员在院内坚守,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并钉钉打卡。对快递、信件等物品第一时间消杀处理,服务对象实行“只出不进”。院内还成立了2支党员突击队,其中医护党员突击队重点保障一线老人和特困人员的身体健康;后勤保障突击队重点承担餐饮供应、水电维修、环境消杀等工作。

为压实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江苏省民政厅根据疫情形势,每周召开疫情领导小组会议或调度会议,三次通过视频连线、直达基层的方式,调度指导相关地区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厅领导还分别带队,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检查养老等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督促各类机构切实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守好自己的阵地。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为提高防控实效,江苏各级民政部门、各类民政服务机构不断抓薄弱、补短板、堵漏洞,坚持“人物同防”“人人同防”“内外同防”,加强全面排查,对物品采购、运输、使用管理做到全链条留痕可溯;对在编工作人员、聘用工作人员、临时工作人员、施工人员等实施统一管理,不分用工性质,采取同等要求,杜绝“失管之人”;强化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闭环管理,严防内外有别,引发风险,把疫情防控网扎得更密更牢。

在南京市青龙山精神病院,医护人员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可能遇到的三种发热情形进行应急模拟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新冠肺炎疫情的预防、救治和转诊工作;在泰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每日做好接待大厅、生活区域、办公区域、食堂等重点场所的清洁和消杀工作,加强求助人员甄别,加大街面巡查力度,并认真落实自身防护;在江阴市婚姻登记中心,采取婚姻登记预约制,在预约总量最大化的情况下进行分时分批登记工作,按照结婚、离婚流程,科学有效地做好现场人员指引、分流,避免人群扎堆……

一系列精准分类防控措施,有力守住了民政领域疫情防线,有力守护了民政服务对象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省民政系统服务机构、服务对象、干部职工未发生一例感染事件。

“五社”高效联动 凝聚社会力量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疫情发生后,江苏民政在总结过去疫情防控经验基础上,创新“五社”高效联动机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有效发挥社会组织的枢纽作用、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补充作用、社区志愿者生力军作用和社会慈善资源的辅助作用,将五个方面握指成拳,更好地助力基层防控。

南京市民政局牵头制定社区防控文件8个,拉网式排查核实33.13万名居家医学观察人员,安装居家智能门磁系统6.79万个;扬州市民政部门协同做好社区防控工作,对主城区所有小区实施封闭管理。全省16.43万名社区工作者直接参与社区防控,夜以继日坚守基层防线。

禄口国际机场疫情出现后,南京市江宁区泥塘社区“两委”委员秦欢欢持续战斗17个小时未合眼——从7月21日疫情出现至22日凌晨,泥塘社区基本完成辖区范围内全员核酸检测。但社工们不敢懈怠松气,22日上午,“铁脚板”们又开始逐一“扫楼”,挨家挨户通知还未检测的居民,并统计不能出门的老人、残疾人,安排上门检测。

扬州市出现疫情后,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锦旺社区网格员徐吉春挨家挨户登门,对疫情发生以来的人员行踪仔细摸排。引导居民核酸检测,为居民送餐、采购生活物品、安抚情绪。这些天,微信运动的排名上,徐吉春的步数持续“霸榜”。居民们不知道的是,没日没夜地在小区里为居民奔忙的“铁脚板”徐吉春,刚刚查出脑部囊肿,每天靠吃药止痛,痛得厉害的时候,就在楼梯口坐下来缓一缓,然后继续出发。

在社区封闭管理过程中,江苏省数千家社会组织结合自身定位和专业优势,链接社会资源,协助政府抗击疫情。

“今天感觉怎么样,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和我们联系。”“采购的蔬菜和生活用品已经放在门口,请记得及时去取。”……8月9日一大早,南京江宁星火社工事务所驻点在新洲村的社工吴亚楠就和一户居家隔离的村民在微信上“隔空喊话”。自7月30日起,她每天早上准时到岗,一对一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生活帮助与心理安慰。

南京雨花恒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依托机构运营的雨花台区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向全区80岁以上的老年人拨打近4000个电话,搜集老人需求工单下派到全区各养老服务站点,满足老人疫情期间买菜、买药、理发、清洁等生活刚性需求。

扬州市广陵区汇爱社工事务所及时电话问访辖区内80多名离休老党员和中风险地区的“空巢”老人,询问身体与生活状况、告知最新疫情防控形势与要求、转介社区网格资源,开通24小时公益心理援助热线提供心理疏导电话咨询。

南京市益童基金会除了电话慰问困境儿童和邮寄防疫物资外,还开展了线上多彩课程服务。扬州市江都工贸企业商会组织全体会员企业共同组建志愿服务队伍,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为中风险地区提供新鲜食材、防暑降温物品。

温情服务关爱 保障困难群众生活

疫情突如其来,陷入困境中的困难群众始终是江苏民政人的牵挂。

8月3日,江苏省民政厅印发《体球网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救助工作的紧急通知》,就做好疫情期间社会救助工作进行再细化再部署。各级民政部门加强全面排查,依托联防联控机制,借助信息共享、定期排查、上门走访等途径拓宽主动发现渠道,重点排查低保、特困人员、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民政服务对象,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及其家庭,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经营、生产、就业的人员或家庭,做到困难对象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同时,落实落细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进一步优化简化救助审核确认流程,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及时足额发放救助金,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截至目前,全省民政部门已巡访排查困难群众76.5万人次;因疫开展临时救助3657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85.6万元,发放物资折款227.6万元;对4.45万人(户)困难群众发放临时生活补助859.9万元。

“有了这笔钱,这几天的生活暂时不用愁了。太感谢你们了!”近日,老家在内蒙古的金先生,拿到了南京市栖霞区民政局发放的1000元临时救助金。原来,金先生因工作来南京,由于经过禄口国际机场,苏康码转黄码,为了配合栖霞区地方管理,开始了为期十多天的隔离生活。解除隔离后,又短时间无法回内蒙古,工作和生活都出现了困难,多亏了民政部门及时给予了救助。

疫情发生以来,南京市各级社会救助值班电话24小时畅通,及时转办“12345临时救助专席”求助,开展因疫临时救助687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和物资160余万元。

扬州市民政局在及时足额发放各类困难群众社会救助资金的基础上,建立疫情期间特殊困难群体应急临时救助机制。全面开展摸排,建立每日巡访制度,通过电话、微信、上门等形式,关注民政救助服务对象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对因疫情影响造成家庭困难的特殊群体及时送去食品、口罩等物资,确保困难群众疫情期间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生活有人管、困难有人帮。截至8月16日,扬州市已向主城区封控管理范围内的5013户困难对象按每户74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临时生活补贴370.8万元;实施应急临时救助6244人次;发放防疫用品和生活物资31106件,价值18.1万元;按每户300元的标准筹集米油肉蔬等生活物资,已陆续发放3636户。

封闭管理后,院内老人容易出现焦虑、恐慌等情绪,工作人员也容易因持续承受工作压力而产生心理及情绪的应激反应。为了加强对机构住养老人及工作人员的心理调试和引导,省民政厅专门组织专家编印了《养老机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健康指导问答》,为封闭管理中的老人和工作人员化解焦虑、疏导压力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工具包”。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8.25)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