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迟
洪庆是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海口镇人民政府的一名民政助理员。2012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扎根农村基层一线,时刻将困难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践行着为民爱民的初心。
了解群众需求,及时落实惠民政策
洪庆在工作中肯钻研、敢创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民政救助政策宣传实效,让利民政策深入人心。她组建了互帮互助微信群,关注群众动向,倾听群众心声,使得她开展低保专项治理、特困供养人员精准识别和认定、孤儿及困境儿童大走访等专项行动时更有针对性,也让更多群众了解到救助政策,及时得到了有效的帮助。
家住培文村的小王,就是通过这个互帮互助微信群得到了民政救助。2018年3月初,小王身体出现浮肿、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随后被确诊患有肾衰竭,要想治愈只能进行肾脏移植。小王的父亲决定将自己的肾捐给儿子,这样就不用排队等肾源了。幸运的是,肾源配对成功,但接踵而来的却是高额的手术费用,这让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更加困难。2018年12月,经民政局审批,给予小王医疗救助1万元。同时,该户纳入农村低保,享受城乡困难居民医疗“一站式”服务。
小王毕业后就留在浙江工作,父母也在外务工,常年不在本地居住,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情况。这场对小王的接力救助,便起源于乡镇微信群。洪庆在后续的调查中,通过微信群跟进掌握了小王父子的情况。准备材料的申报过程中,由于父子两人均在浙江的医院,也是通过微信群和同乡联系,获得具体申报的材料,减少了来回奔波的辛苦。
深怀爱民之情,认真做好信访工作
凭着对群众的热爱和对事业的追求,洪庆始终保持着扎实敬业的工作状态,她热情接待群众,认真倾听并仔细研究群众反映的诉求,准确分析其中合理的成分,耐心向群众做思想疏导工作,确保群众的每一起合理合法诉求得到及时有效办理,始终坚持以群众利益得到保障为工作前提,使来访者满意而归。
在2019年4月开展的低保重审工作中,海口镇红星村的一名村民,到民政办反映其低保待遇无缘无故被村委会取消的问题,并反映了低保退保过程中,村委会操作不合规等现象。洪庆认真倾听,耐心劝说平息其不满情绪,并对低保相关评审政策和评审程序耐心细致地进行解说,让这名村民暂时回家等候消息。
经过多方了解核实,该农户收入暂时提高,确实不能享受低保。洪庆本着为群众负责的原则,认为群众没有平白无故的上访,肯定是有什么原因。在深入调查后发现其家中有人患有慢性病,长期有药费支出。在考虑到该农户家庭情况和国家政策后,联合村经办人员多次走访该农户,鼓励其申请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有效地缓解了其家庭经济压力。
心系群众勤于调研,做好特困群体救助工作
洪庆长期奔走于田间地头做入户调研,深入了解群众的生活与民生情况。无论刮风下雨,8年来坚持一周三访。结合日常工作,尤其是在低保户和残疾人帮扶、流浪乞讨人员安置等重点工作中,能够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
2018年7月的一天,镇民政办接到市救助站的电话,称该站接收了一名八旬聋哑老人。老人身上只有一张身份证,通过身份证上的信息,了解到老人姓何,是巨网村村民,由于残疾无法正常交流。洪庆将何老暂时安置在海口镇敬老院,便开始了老人的“寻亲之旅”。
在老村干的带领下,洪庆走访了周边村民才知道,早在1981年何老妻子与其离婚后,便带着女儿离开了本地。在儿子因犯罪被判无期徒刑后,老人也离开本地,多年未归。老人的情况摸清楚后,谁是监护人就成了大问题,唯一的突破口就在于找到老人的女儿。
接下来的时间里,洪庆每天都会抽空看望何老,希望从他口中获得女儿的信息。7月中旬,工作人员发现何老心情比较好,交流比较容易,就拿出纸笔对他进行了重点询问,老人最终在纸上写了几个号码。这几个号码成为找到何老女儿的关键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遍遍拨打这些号码以后,终于找到了何老的女儿。然而何老女儿目前独自抚养子女,生活也十分困难。随后,洪庆便向民政局汇报了何老及其子女的情况,同区民政局以及何老的亲属商量老人安置事宜,最终决定为何老申请低保,通过低保救助的途径解决老人基本生活问题。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