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雨点
民政作为保障基本民生的兜底部门,如何把救助政策主动送到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手中、把救助服务主动做到百姓的心坎上?近日,记者连线基层一线部门,记录了其中的几组镜头。这些来自基层的操作模式和经验做法,既扎实有效又给人以深刻启发。
镜头一 主动救助
“居委会干部不仅把我们一家三口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每月领取低保金1350元,还主动帮我家申请了临时救助金1000元,民政干部真好啊!”江西省上高县敖阳街道正阳社区困难居民邬小连逢人便说,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3月,邬小连丈夫因患肝硬化去世,家里负债十多万元,邬小连肢体残疾四级,没有稳定收入,两个小孩还在读书,家庭生活特别困难。当社区网格员和居民小组长走访发现她家的情况后,立即启动主动救助程序,第一时间帮助她家申请了低保金、临时救助金,确保了邬小连一家的基本生活。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高县民政局积极实施主动发现、主动救助工作。全县17个乡镇(街)、212个村(居)委会建立主动发现网络队伍,对辖区内群众的基本情况进行摸排,及时发现、收集、上报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困难群众线索。建立社会救助综合窗口,集成民政、教育、司法、医保等20多个部门的40多项数据,设立救助信息比对数据库,建立部门联动快速响应机制,对因病、因灾困难群众实施快速救助。
“我们的社会救助工作已经实现了从过去在办公室等困难群众申请救助,到现在主动上门发现困难群众并实施救助的转变,今年全县实施主动发现救助工作以来,为256户415人困难群众办理了低保、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其中临时救助金共发放87.4万元。”上高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卢陆军说。
镜头二 主动服务
李辉(化名)一家4口住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石碶街道石碶社区雅渡新村。2019年底,他因脑溢血导致肢体一级残疾,生活无法自理,妻子只能偶尔打点零工,家中还有2个孩子要抚养,家境十分困难。区民政局工作人员郑豪在救助对象名单比对过程中发现了李辉的情况,帮助他申请了重残单人户低保,并给予临时救助,各类救助金合计约8.2万元。有了这些补贴,李辉家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目前,为了防止李辉家庭返贫,区民政局利用“链上”智慧救助服务联合体为李辉链接各类资源,如联系康复医生上门传授居家康复疗法,为其家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还通过儿童主任和“童舟共济”困境儿童成长项目,从学习、人际交往、生活等方面给予李辉的孩子帮助。
“我们借助数智赋能,从传统的人工排摸,转变为主动发现,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智慧救助支撑能力,实现救助服务全量、全时、全域感知。”海曙区社会救助科工作人员韩艺说。
近年来,海曙区民政局不断强化社会救助大数据应用,通过省大救助平台“救助比对”,筛查可能符合支出型贫困、重病重残单人户低保的救助对象,做到精准识贫。建立多维度贫困评估指标体系,将经济、健康、教育、居住、就业、社会参与6个维度细化为家庭财产收入、成员结构、健康状况、就业能力和态度、家庭期望值、社会地位、交往能力等20个子项,由专业社工机构对困难家庭境况和救助需求进行科学调查和综合评估,为精准救助提供有力支撑。
为完善困难群众“服务保障链”,确保优质服务资源直达困难群众,海曙区打造智慧救助服务联合体,链接近3000家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居民互助类社会组织,与区域内养老机构、卫生医疗机构等服务资源联动,帮助救助对象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镜头三 主动预防
近日,在江苏省张家港市社会救助管理平台上,一条体球网“锦丰镇退休困难人员麦晓晓(化名)医疗自付费用超额”的预警信息,引起了民政工作人员的注意。根据因病致贫预警信息显示,在册低收入对象麦晓晓本年度累计住院自付医疗费用已达到6000元,张家港市民政局工作人员立刻将此预警转所在乡镇,当天即对麦晓晓进行了走访。经了解,麦晓晓为城保退休人员,单身,患有阻塞性肺气肿、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伴感染等疾病,无劳动能力,经常需要住院药物治疗,预警情况属实。民政局当即对其开展医疗费用支出型低收入家庭生活补贴帮扶,从4月起,连续6个月每月发放500元生活补助金,帮助她顺利渡过了难关。
“我还没来得及将我的情况告知,民政局就找到了我,给了我生活补助金,及时帮我解决了困难,太意外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麦晓晓激动地说。
今年以来,张家港市民政局通过“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方式,线上,在张家港市社会救助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搭建全市基本生活高风险家庭预警模块,通过技术手段识别并救助困难群体中的“沉默少数”。线下,建立社会救助主动发现工作队伍,构建以市、镇(区)、村(社区)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全科社工、网格员为基础,特殊困难群体主管部门、社会组织及专业社工、热心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工作网络,及时发现潜在困难人群,再由专业救助工作人员介入,上门评估需求、匹配政策、链接资源,变事后救助为事前干预,有效缓解了全市低保、低边、特困、低收入及其他相对贫困人群的生活困难,极大提升了困难群众救助效率。
“截至目前,我们通过平台发出因病致贫预警信息352人次,发放基本生活补助金76.95万元。线下主动发现困难群众3户7人,分别纳入低保、困难儿童和临时救助范畴,通过精准施策兜牢民生底线。”张家港市民政局副局长马筱宇这样介绍。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