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下活一盘棋,让群众看到稳定脱贫的希望

时间:2020-07-08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雷 耀

  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今年以来,陕西省咸阳市民政系统在“兜”字上做文章,着力下活兜底保障这盘棋,织密筑牢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网,让困难群众越来越看到稳定脱贫的希望。

  “我们有信心稳定脱贫,过上好日子”

  每天清晨,在旬邑县土桥镇井坳村的小巷里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8岁的范合儿。“我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扫村里的巷道。”范合儿告诉记者,“村里考虑到我家的情况,给我安排了环保公益岗,我就要尽力干好。”

  范合儿家有五口人,儿子患癌症去世,儿媳是家庭主要劳动力,两个孙女相继大学本科毕业已就业,种植12亩土地。2019年家庭人均收入达8410元,超出旬邑县农村低保标准,经核实后,自今年4月1日起将他家纳入渐退帮扶名单。“渐退帮扶政策好啊,我们还可以继续享受12个月的农村低保待遇,全家每月有1350元,我每月还有公益岗位补贴,家里还有种植收入,两个孙女也有工作,靠全家的努力,我们有信心稳定脱贫,过上好日子。”范合儿老两口挂满笑容的脸上透出满满的信心。

  如今,在咸阳市,像范合儿家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渐退帮扶政策,还可继续享受一年到一年半的兜底保障待遇,确保其稳定脱贫不返贫。

  “有了这笔钱,我家的负担小多了”

  “多亏了民政干部上门宣讲最新帮扶政策,按规定将女儿纳入低保,我家的负担小多了。”兴平市丰仪镇东温坊村五组的赵长河告诉记者,“女儿患二级精神残疾,2017年离婚后回到娘家,但需要住院治疗,长期的医疗花费,使家里负担很重。现在她一个人也能享受低保。有了这笔钱,女儿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看病可以一站式结算,政策真是越来越好。”

  在“三排查三清零”工作中,咸阳市对全市20016名未脱贫人口、1096名脱贫监测人口、789名边缘人口进行100%入户排查。坚持“边排查、边纳入”原则,综合运用单人保、刚性支出和就业成本扣减、分类施保、渐退帮扶等政策,实行“日报告”和“周审批”制,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纳入兜底保障。全面对照前期兜底保障对象排查纳入成果、 “三排查三清零”问题自查整改成效和各项数据信息台账,逐项对标再过筛、再排查、再整改,彻底查清漏点、补齐短板、防控风险点,确保兜底保障工作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全市未脱贫人口中,纳入民政兜底保障占比达99.02%;脱贫监测人口中,纳入民政兜底保障占比54.69%;边缘人口中,纳入民政兜底保障占比70.72%。”咸阳市民政局副局长吴英奇告诉记者,“我们还开展了提升农村低保覆盖率专项行动,截至6月底,全市农村低保覆盖率从5.87%增长到6.13%,更好地发挥了低保制度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防止困难群众返贫中的重要作用。”

  “我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感谢政府及时将我一家四口纳入农村低保,让我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家住秦都区马庄街道天阁村的寇赞卫一家是秦都区民政局今年新审批的农村低保户。年初,寇赞卫的丈夫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她在家照顾丈夫和3岁的小儿子,大儿子上高中,一家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秦都区民政局在实地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委托马庄街道民政办帮助他们通过“掌上办”端口申请农村低保。“低保金每人每月320元,加上丈夫重病分类施保金180元,两个儿子未成年分类施保金216元,全家每月可领1676元。”寇赞卫告诉记者,“丈夫的后续治疗费用通过医疗救助,政府还可以补助不少, 一家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为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影响,咸阳市各县(市、区)及时开通24小时绿色通道,采取“先行救助、后补齐手续”方式,并推出手机网络平台在线受理社会救助申请,及时启动物价联动机制,加大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力度,发放各类救助金、保障金3.26亿元,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好得很,好得很,现在政府就是好。过年以来,我就没出过门,眼看着家里食物快没了,就给送来了米、油,还有菜,想得真周到。”家住泾阳县王桥镇柏章村的特困供养人员曹勋华指着镇民政办志愿小分队送来的物资高兴地对记者说。与他享受同等待遇的还有泾阳县1463户特困供养人员、农村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困难群众。

  疫情防控期间,武功县民政局通过招标方式,采购价值18.97万元的家用小医药箱1540个,及时送到1540户困难群众家庭中。小医药箱里装有口罩、温度计、酒精、碘酒、创可贴等物品,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防疫需求。

  “我们所享受的政策,都写得清清楚楚”

  市民政局在全市121个镇(街道)全面完成社会救助标准化创建,每个镇(街道)都有一个工作阵地、有一支工作队伍、实行一套申请表册、公开一套工作流程、每个低保(五保)家庭有一本证书;建立健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协调、困难群众主动发现、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三项机制,有序开展政府购买基层社会救助服务工作。

  泾阳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县一级增加32人专业调查队,全县133个村均配备村级协理员,直接归属镇民政办管理,疏通基层社会救助人员不足“堵点”,实现社会救助体系延伸到村、服务直接到户。

  为方便困难群众及时了解各类资金发放标准和到卡时间,武功县民政局从2019年开始,制作《民政兜底保障资金发放明白卡》和《民政兜底保障资金发放告知书》,并发放到全县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兜底保障户家中。“自实行‘一书一卡’制度以来,我家已收到明白卡3张,保障金、各类补贴等资金发放告知书18张,我们所享受的政策,都写得清清楚楚。”家住武功县游凤镇岸底村的屈巧绒告诉记者,“至今已累计发放低保金、各类补贴、临时救助金近2万元,残疾人补贴资金3100元。” 屈巧绒的丈夫肢体一级残疾,她本人肢体三级残疾。2014年,他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各项精准扶贫政策。

  为补齐政策宣传短板,咸阳市民政局印制了8万份兜底保障政策宣传册和5000份社会救助网上自助申请操作流程宣传彩页,全部发放到各村(社区),全面提升困难群众对兜底保障政策和工作流程的知晓率。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咸阳市民政系统持续编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把各项惠民政策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切实发挥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不断增强困难群众抵抗风险的能力,让他们看到稳定脱贫的希望,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7.8)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