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兜住最困难群体 保障最基本生活

时间:2020-06-10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张伟涛 通讯员 李春明 刘倩倩

  “本来很担心医疗费用没着落,没想到这么快就获得救助,缓解了困难。”近日,市民吴先生致电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民政局,感谢民政部门为他朋友提供的医疗救助。原来,吴先生的朋友因故暂时陷入困境,并且由于未在居住地缴纳医疗保险,导致医疗费无法报销,面临很大生活压力。在向民政部门求助后,7500元临时救助金及时到位,缓解了他的生活困难。

  近年来,南宁市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筑牢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的坚固防线。“要尽锐出战、善做善成,切实做到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高质量完成兜底保障各项任务。”南宁市民政局局长黄菊如表示。

  城乡低保应保尽保

  2016年以来,南宁市4次提高农村低保标准,从每人每年31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5500元,增幅达77.4%。开展救助审批权限下放,由乡镇政府(街道办)负责开展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事项审核审批,低保审批办结时间较原先缩短20个工作日。建立完善社会救助网上申请平台,群众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或手机APP自主提交低保和临时救助申请,真正实现让困难群众“足不出户”即可申请救助。

  截至5月底,南宁市共有农村低保对象224457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6545名,占农村低保总人口的65.3%。

  与此同时,该市深入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印发《南宁市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低保制度兜底保障“五个一批”行动计划,综合考虑困难家庭因老、因残、因病、因学等因素,合理扣减家庭刚性支出及生产、就业成本,确保困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及时将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健全并落实低保渐退、就业成本扣减等机制,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据南宁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提高低保保障标准、完善救助制度、优化工作流程,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确保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

  特困人员应养尽养

  39岁的韦茂成是宾阳县陈平镇高田社区居民,精神二级残疾的他原与母亲二人享受A档低保。去年母亲去世后,他面临着日常生活无人照料的难题。县民政局及时将他转为特困人员,安排到敬老院进行集中供养。

  宾阳县低保办主任潘俊杰介绍,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为特困人员供养提供了条件。县里也建起了农村养老服务中心,提高了养老服务水平,失能特困人员都能及时安排集中供养。

  为保障特困人员应养尽养,南宁市修订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办法,将建档立卡人员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人,或其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同时,开展摸底调查,对排查出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中生活不能自理的139名老年人,全部安排入住机构,落实集中供养。

  目前,南宁市共有农村特困人员1.9万名,其中,失能和半失能人员0.23万名。1月-5月,全市共发放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6839.69万元,失能、半失能人员照料护理费857.32万元。

  临时困难应救尽救

  为进一步发挥临时救助“兜底中的兜底”作用,南宁市不断加大制度落实力度,修订《南宁市临时救助办法》,将因需要照顾家庭重病、重残成员而无法就业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因遭受自然灾害并经应急管理部门实施救助后基本生活仍有严重困难,残疾康复支出超过家庭承受能力的困难家庭纳入临时救助。

  为提高临时救助审批时效,南宁市将救助金额在5000元(含)以下的临时救助申请下放乡镇(街道)直接审批;建立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各乡镇政府(街道办)按不低于2万元标准设立临时救助备用金,保障紧急救助支出需要,切实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的制度效用。

  受疫情影响,今年有一些家庭失去经济来源,部分因病、因残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生活更为困难。南宁市民政局积极指导各县(区)抓好社会救助政策落实,开展低保家庭、特困人员全面探访排查,下沉到镇、到村、到户走访困难家庭情况,将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给予临时救助。截至5月31日,全市累计发放临时救助2880人次、527.79万元。

  同时,该市还加强对未脱贫和易返贫、致贫人口的监测预警,密切关注未脱贫户和收入不稳定、持续增收能力较弱、返贫风险较高的已脱贫户、建档立卡边缘户中尚未纳入农村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对象信息,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救助。今年以来,全市通过乡镇、街道排查及群众报告纳入低保5139户次、13383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113户次、2041人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6.10)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