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晓利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民政局聚焦脱贫攻坚,以“数据应用推动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为突破口,强化数据思维,持续推进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脱贫攻坚工作;探索数据使用,推动兜底保障工作走深走实;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完善数据整合分析比对机制,着力破解了基层兜底保障工作力量不足、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初步探索形成了“数据提效率、管理看数据、数据推质量”的模式,维护和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权益,发挥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基层经办能力。
以系统建设为基础,强化数据思维,畅通共享机制。长清区民政局不断强化数据思维,把信息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投入资金20万元开发并持续升级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从基层工作实际需求出发,建设系统,以系统升级反哺工作能力,运用大数据支撑社会救助现代化管理体系。目前联网数据达15个部门(单位)、29项数据,为精准识别保障对象提供数据支撑。除通过信息联网获得数据之外,系统还不断增加各类信息数据比对模块,让数据发挥出最大的工作效能,满足基层工作日常需求,工作效率和精准度都得到了提高。
不断打通各类“数据孤岛”,按照“协同服务、横向扩展、自我升级”理念,会同扶贫办、医疗保障局联合下发通知文件,利用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为有需求的部门提供强力数据支撑。在横向扩展服务对象的同时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将脱贫攻坚业务部门数据纳入民政数据库,补齐相关数据信息短板,加大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举措的整合程度,构建部门互用、互认、互享的信息网络机制。
以数据深耕使用为突破,提升兜底识别能力,保障“户户清”。脱贫攻坚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更加需要落实好社会救助兜底政策,确保“应兜尽兜”不落一人,长清区坚持用数据思维主导工作,用数据传导代替人力,全面排查摸清贫困户具体情况工作量大、时间紧,仅仅依靠人力开展调查核对的方式难以满足脱贫攻坚任务的需要。按照区级统筹规划、整合平台资源、共享基础数据、上下通用的工作原则,区民政局联合扶贫办建立“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数据资源库”,探索出“政策标注”工作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兜底保障能力。按照数据共享机制,数据库涵盖了民政、扶贫、财政相关数据,以贫困户数据为基准数据,大数据分析比对之后标注享受各类民政政策详细数据、是否纳入保障体系数据、分析比例数据,将人员按照低保贫困户、特困供养贫困户、一般贫困户、支出型家庭、残疾型家庭分类,资源库能够做到人员明细清、政策待遇清、分类排序清。各街镇结合工作实际在数据库自主选择需要的数据资源,靶向开展兜底保障工作,基层干部从烦琐的对数据、对明细中解脱出来,直接进入政策落实工作中去,基层力量从“五个指头”变成“一个拳头”,共有431户961名困难群众及时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全区共有3487户贫困户纳入兜底保障范围,享受社会救助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占比达到79%,整合数据资源,建立数据库,提升兜底保障经办能力,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精细配置救助资源、快速回应困难群众需求。目前数据库还在继续运行,每月更新一次,已生成5期数据资源库,确保实现兜底保障户户清。
以平台资源整合为依托,提升数据质量水平,实现“政策收入一条清”。精准认定各项收入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针对贫困户的各类政策收入种类繁多、金额不一,发放时间按年度、季度、月、一次性发放,资金发放也存在多种方式,依靠人力完全理清难度大。扶贫干部需要在民政、财政、教育等部门之间奔波,反复核对数据,重新整理汇总,多次填写表格。各部门开发的相关系统平台,存在多头管理、内容重叠、数据不共享等情况,信息孤岛影响脱贫攻坚的精准性。对此,区民政局同区扶贫办自上而下综合施策加以破解,探索“总分总收入核算”方法。结合数据通过财政一本通系统发放的实际,从一本通系统内抽取数据叠加其他单位数据,将千丝万缕的数据源头通过数据比对分析收纳归拢之后制成“总收入条”,将每户享受政策收入汇总成一个数据,生成每户享受政策的收入分类明细,共有6类12项1.5万余条数据发放至各扶贫干部手中。各扶贫干部按照分析比对数据填写收入总数,分类明细表打印存放在扶贫档案中。通过整合各类资源信息技术,实现家庭政策收入“一条清”,推动扶贫政策落到实处,提高扶贫干部工作能力,提升了贫困群众的获得感。
长清区民政局让技术多应用、让数据多跑路、让数据多分析,不断推动扶贫政策落地见效,给广大贫困群众带来了实惠和便利,基层工作手段更加智能、工作更加高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的保障。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