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探索实施“一引两线六工程”工作法,即“一引”以党建+为统领;“两线”一手抓物质扶贫、一手抓精神扶贫;“六工程”即实施“贫困村整体提升”“贫困户四改四美”“政策兜底提升”“文化扶贫三步走”“扶贫小事好事身边事”和“惠民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在完成“两不愁三保障”任务基础上,临沭县全面纵深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优化提升脱贫攻坚质效,创新开展扶困济困、改善困难群体生产生活条件,为接续开展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以党建为引领
确保脱贫完美收官
坚持“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既建好用好基层组织,又培树好接续乡村振兴人才,确保脱贫完美收官、后续工作有人干事管事,实现脱贫后能够常帮常扶、常抓不懈。
“党建+项目”驱动产业扶贫。以党建为引领选准、选好扶贫项目,依托项目盘活资源、整合资金,加速村集体经济积累。调优特色农业项目,限制投入产出率低、风险较高、收益周期长的项目发展,依法终止群众难受益或受益明显偏低的项目,对收益较好、兑现率高的项目持续跟进、稳步推广。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各级财政专项资金1.33亿元,实施306个产业扶贫项目,每年产生帮扶收益1050万元左右,惠及贫困群众3.6万人。
“党建+第一书记”发挥示范作用。围绕“党建+”模范带动,精准对接,率先垂范。充分发挥第一书记能动性,打造脱贫攻坚样板村(居),78个第一书记任职村“四联八建”任务总体完成率达到100%。连续开展四批省市县第一书记帮扶贫困重点村(居)工作,撬动第一书记的人才智力、社会资源和内联外动优势,将第一书记作为党建扶贫的“一线指挥员”,打造驻点帮扶示范村(居)。率先开展三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工作,察民情、体民意,累计遍访1.2万贫困户,征集并解决各类问题1000余条。
“三级连包”优化项目建设管理。采取县级干部包镇(街)、科级干部包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包户的方法,实现镇村户帮扶责任人全覆盖。抓实抓牢脱贫攻坚产业项目建设,做大做强树优品牌。建好扶贫车间开展村企精准对接,实现104个企业和村(居)一对一结对帮扶。推进“电商+特色产业+旅游”扶贫,构建县镇村三级营销体系。
以物质扶贫为依托
实现村户人梯次提升
在完成“两不愁三保障”基础上,创新实施“贫困村整体提升”“贫困户四改四美”和“政策兜底提升”工程,一手抓脱贫、一手抓巩固,取得突出成效。
实施“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推动面上提升。创新“5个三”工作思路,构建“县镇村三级”领导体系,确立“点上出彩、线上提升、面上整合”三层规划设计,创新“县财政为主导、PPP项目为辅助、企业参与”三方融资渠道,做好“与新旧动能转换、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三个结合文章,主抓“产业项目优质高效、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班子队伍建设有力”三项建设目标,扎实推进贫困村提升工程。投资1.3亿元,全面提升78个省级重点贫困村,打造曹庄镇朱村、郑山街道徐埠前村等一批“贫困村整体提升”典型示范区,提升了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实施“贫困户四改四美”工程,推动点上提升。通过包村干部摸底检查、扶贫政策宣传、村(居)卫生评比等措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贫困户家中“靓起来”、日子“火起来”、生活“美起来”。从成村连片整体提升到逐村逐户、一人一策精准提升,从基础设施、村居环境等面上整治到人居环境、吃穿住行等点上突破,实现贫困对象“改水、改厕、改厨、改生活习惯,居室美、庭院美、衣着美、心灵美”四改四美。
实施“政策兜底提升”工程,推动个体提升。充分利用孝善扶贫、教育扶贫和医疗扶贫等方式,为贫困群众兜底,夯实个体提升基础。先后投入536.9万元为272个村建立扶贫理事会和孝善养老基金,为3933名70岁以上老龄贫困人口发放孝善养老金1153.9万元。聚力“三保障”,投入资金3.5亿元,建成18个解决大班额项目、19个全面改薄项目,实施标准化幼儿园工程6个,新建2个高中校舍提升项目,进一步改善全县贫困村(居)和城区的办学条件及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投入1亿元,新建8个镇(街)卫生院门诊综合楼、80个村卫生室,改造提升196个村卫生室,为5.7万人次贫困人口购买“扶贫特惠保”,贫困群众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县财政兜底完成危房改造3830户,投资1.8亿元对198个自然村老旧自来水管网改造提升,确保全县群众住上放心房,喝上干净水。
以精神扶贫激发动力
扶志扶智提升精气神
注重从“文化精准扶贫、扶贫小事好事身边事、惠民服务能力提升”上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实现贫困对象物质脱贫、精神富足“双赢”。
文化扶贫“三步走”打基础。实施“文化惠民先扶志、文化培训再扶智、文化项目助脱贫”三步走,开展文化活动,增强群众致富的志气和信心。“文化培训再扶智”,实施能人培训带动工程、开展传统手工艺培训和网络创业培训,发展电商能人、示范户200余家,实现线上致富、线下富民;“文化项目助脱贫”,建成加工车间68家,年产值过千万元。抓实“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乐民体系、文化培训开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精品推荐和文化春风惠民”六项文化精准扶贫工程。文化产业建设工程,建成9个镇(街)历史文化纪念室、36处村情民俗展示室。孝善养老文化建设,投入奖补基金441万元,带动缴纳赡养费2065万元,为6883户老龄贫困人口发放孝善养老金2478万元,70周岁老人覆盖率达99%。
宣传好人好事传递正能量。从贫困群众身边事、小事好事出发,走进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对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典型事例、经验做法及时总结推广,对贫困户转变较大的身边人、身边事,做好宣传表彰,让扶贫实事、好事走向基层、走向群众、走向社会,不断提升扶贫满意度和认可度。
惠民服务能力提升添光彩。着力从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提高帮扶水平和群众的精气神。实施为期三年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打造12349养老服务平台,创建民营福利中心1处、中心敬老院1处、民办养老机构2处、农村社区养老设施62处,初步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发挥慈善救助功能,建设慈善超市1处,开展 “助飞圆梦”“夕阳扶老”“康复助医”“爱心助残”“情暖万家”5大救助活动,惠及贫困群众3600余人次。(中共临沭县委办公室供稿)
(来源:中国社区报20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