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把低保认定变成一道计算题

时间:2020-11-02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胡群 通讯员 温振伟

  灵活就业人员工资确定难、家庭财产收入衡量难,没有标准,工作人员只能自由裁量,这些问题,历来都是低保对象认定的难题。在江西省龙南市,民政局通过确定劳动力系数、建立详细核算指标和创新收入核算方法,把低保认定变成了一道计算题。

  家庭收入设置了一个劳动力系数

  “家庭收入核算是低保制度的基础工作。但是,打零工、做小生意、摆摊修理、人力搬运、家政服务等非固定从业人员,根本无法提供有效的收入证明,就算是问到了,群众的认可度也不高,这给低保认定工作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龙南市民政局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工作人员李文霞告诉记者。

  龙南市民政局探索制定的收入核算办法,对于没有相对固定工作地点、时间的打零工者以及没有务工的人员,采用劳动力系数计算法,以市最低工资标准1470元为核算基数,根据群众的年龄、残疾程度、健康程度及劳动技能等,确定相对应的劳动力系数,计算出各类人员的月最低工资。

  “我们按0-1.5不等的档次来设定劳动力系数,按照患有慢性病、普通残疾、重大疾病及重度残疾等进行打分。譬如50岁以下有固定工作的男性健康劳动力系数按1.5计算,他的月收入即为2205元;45岁以下患有慢性疾病的女性劳动力系数按0.6计算,她的月收入为882元。” 李文霞进一步解释。

  记者看到,一份《农村困难群众家庭经济状况核查表》上设置了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就业情况、耕地资源、林地资源、家庭财产等多项固定指标与灵活指数。民政工作人员入户走访时,通过对这张表格上的各项指标进行打分即能清晰界定该户的贫困状况,按照指数值的高低作为是否符合纳入低保救助的参考。

  “我们实行10分制,一般情况下各种指标的综合得分超过9分即可考虑纳入低保救助范围。”李文霞介绍。

  “收入核算与指标核算体系的明确设置,使很多以前无法计算的项目,现在可以量化打分,解决了部分群众瞒报虚报收入情况,为救助申请人提供收入依据,从而解决以往对象认定不精准,收入核算难等问题,为阳光救助、精准帮扶奠定了基础。”龙南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钟太星如是说。

  是否吃低保,代入公式算一算

  2019年12月,里仁镇新里村村民廖某提出低保申请,但无法准确申报收入情况。工作人员入户调查时发现,廖某与配偶均已超过60岁,孙女10岁,儿子离异在外务工。工作人员按照其家庭情况结合公式计算:两位老人年满60岁和孙女未满18岁收入计入“0”元,儿子为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力系数为“1”,计入1470元,两者相加除以家庭人口4人,得出家庭人均月收入为367.5元,确实低于当时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85元。

  然而,廖某还有2个外嫁女儿,她俩家庭均是一家三口,无重大刚性支出,夫妻俩的工资按市最低工资标准乘以2人计算即为2940元,她们每个家庭人均月收入即2940元除以3为980元,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85元,具有赡养能力。

  根据《江西省最低生活保障操作规程》规定,按照法定赡养、抚(扶)养人家庭人均收入高出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部分的30%除以被赡养、抚(扶)养人总数计算两位老人的赡养费。2个女儿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即980元,赡养人家庭人均收入高出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部分的30%,即(980-385)×0.3为178.5元,得出2个女儿给两位老人的赡养费即178.5×2为357元。加上共同生活的儿子收入,该户人均收入为456.75元(老人赡养费357元和儿子务工收入1470元相加除以4人),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其家庭目前又无重大刚性支出,当场告知廖某“不符合低保条件,不予受理”。

  “之前,评定低保对象主要是依据工作人员对困难家庭情况的描述,容易出现裁量不精准的现象,现在将申请对象的各项条件指标折合成相应的指标系数。同时,结合赣州市社会救助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对申请对象家庭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增加了科学性和公平性。”龙南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办负责人唐素芹告诉记者,如今开展低保救助工作比以往更加顺畅,精准度和可靠度大幅度提高。

  群众更信服算出来的结果

  “他们家和我们家差不多情况,怎么他们有低保,我们没有。”“你看我们家两个近八十岁的人独自生活,干不动农活,生活困难,给我们点低保吧。”“我是残疾人,怎么不评我,你们要管一管。”唐素芹入户走访时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过去,常常会有群众反映低保问题,现在实施指标核算后,谁能享受低保,谁不能享受低保,所有情况一目了然,群众自然心服口服。”唐素芹告诉记者。

  城市社区管委会金都社区居民陈某,因丈夫病故,独自带一个上学的儿子廖某,家庭缺劳力且教育支出大。2009年6月,民政局按程序将母子俩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廖某2019年9月毕业后在本市务工,陈某卖腌的咸菜,一家生活好转,按照政策将退出低保范围,可陈某十分不解。

  “按照最低工资标准套用公式,您儿子为灵活就业人员,其劳动力系数为1,月收入为1470元,您本人1973年出生,为46岁以上普通劳动力,系数为0.7,即:1470×0.7,为1029元,收入相加除以2人,家庭人均月收入为1249.5元,明显高于目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705元。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已根据实际情况将你们家列为今年年底延退对象。”唐素芹耐心地向陈某解释。

  “要不是民政局工作人员给我解释、说明,我还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要退出低保。”陈某感慨地说。

  “我们以杨村镇为例,通过问卷形式进行入户走访,获取数据后使用指标体系进行认定,共退出低保对象208户999人,同时对认定和退出对象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和工作人员评价,至今未收到该镇体球网低保取消所引发的信访。”唐素芹介绍,2017年以来全市社会救助信访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也从侧面证实了指标体系的合理性。

  “下一步,我们还将根据贫困群众的实际情况以及后脱贫时代的兜底形势,充分考虑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持续跟进完善指标体系。”钟太星介绍,未来计划将之嵌入赣州市社会救助综合管理服务系统,把农业生产各步骤、农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转让、林业资源利用等涉及收入的环节,通过量化一并纳入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范围,解决单纯依靠收入核查难以全面覆盖、有效覆盖的短板,进一步提高救助的精准率。

  统一的计算方法让龙南市民政局在低保认定过程中更易操作、认定对象更加精准,打通了群众意见大的梗阻障碍,有效地助力了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11.2)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