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重庆市江津区创新实施升级版社会救助工作方法
让求助更方便救助更及时

时间:2021-07-15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祝 闯 通讯员 晏兴江 邱俊杰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重庆市江津区民政局通过丰富求助途径、打造“一体化平台”等举措,不断健全社会救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体系,打造了“被动”“主动”兼顾的升级版社会救助工作方法,实现了求助更方便,救助更及时。

作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江津区升级版社会救助工作方法一经实施效果明显。今年3月以来,已为986人新办社会救助,累计使用救助资金6000余万元。

丰富求助途径,让社会救助触手可及

家住江津区蔡家镇的李老汉今年60岁,前不久,他领到了每个月806元的特困救助金。问起如何申请的社会救助,他的回答很简单——打电话。

李老汉求助所打的电话,是当地的“12345” 政务服务热线。记者了解到,近一年来,“12345”热线成了越来越多江津人心中解急难的首选。据江津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探索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的过程中,专门将社会救助诉求申请整合到“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并向社会公开了区、镇两级社会救助办理电话,需要求助的群众可以随时拨打电话咨询和申请救助。

为了方便群众了解社会救助政策,申请、办理社会救助不走弯路,江津区民政局还将救助政策分门别类放到了移动互联网上。在“江津区社会救助”微信公众号上,点击政策咨询,就可以清晰看到9项不同的救助标识,点击任意标识都可以看到该项救助的政策文件。

在微信公众号上,江津区民政局还专门添加了“低保模拟申请”板块。江津区民政局低保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求助者可以通过模拟申请低保详细了解办理需要提交的材料。在按步骤如实填写后,系统会自动提示是否符合救助条件,如果不符合条件还会告知原因。

服务热线和移动互联网求助的加入,丰富了社会救助的途径,也为困难群众提供了“7×24小时”全天候的救助服务。据统计,目前已经有近千名群众通过这两种途径表达了求助意愿,其中一部分群众的合理诉求,在后续的办理中得到了有效解决,起到了“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的效果。

平台大数据筛查,变被动施救为主动发现

今年6岁的小海和爸爸妈妈住在江津区圣泉街道。半年前,因为查出小海患有白血病,一家人带着他到北京接受治疗。高额的医疗费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了外债。一时间,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幸运的是,小海一家遭遇的变故被江津区民政局“社会救助一体化平台”及时发现并预警提示。

按照系统提示,江津区民政局低保中心工作人员联系到了小海家人,进行了情况核实,并讲解了相关社会救助政策。按照政策,工作人员很快就为小海办理了4万元的临时救助,并将其按照单人户办理了低保。目前,小海的治疗还在继续,江津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尽力帮助他申请市级救助基金。

江津区民政局能够对小海一家及时施以援手,得益于江津区今年3月上线的“社会救助一体化平台”。记者了解到,该平台由民政、财政、卫健、住房、应急等部门联合打造,部门间的信息实时共享。平台通过数据监测智能识别、智能研判,实现社会救助工作模式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据统计,平台上线以来,系统已反馈40余条预警信息,已成功办理社会救助事项35件。

江津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的建立打破了社会救助各条线之间的信息壁垒,稳步建立起跨部门、跨区域、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同时,随着横向联动工作机制的构建,社会救助政策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实现了有机整合,当地社会救助统筹协调机制也因此更加健全、完善。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7.15)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