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翟 倩 通讯员 孙兆吉
福利中心医务室是一个特殊的医务部门,它的特殊在于服务对象比较固定,面对的患者都是中心收养的“三无”老人和孤弃儿童。自1月22日,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河南省新乡市福利中心实行全封闭管理,医务科四名女同志日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老人和孩子的身体健康护航,用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为福利中心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疫情防护网。
儿童组二班一个叫宝宝的4岁女孩,因身体原因长期佩戴造瘘袋,每次清理创面更换造瘘袋时,宝宝都非常紧张。医生李清华和护士李文慧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次清创前,都会以“妈妈”的身份先与宝宝玩一会儿,一方面缓解宝宝的焦虑情绪,另一方面通过游戏鼓励宝宝坚持治疗;当宝宝疼哭时,她们会长时间搂着她、轻声软语地安慰。感情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当两位“妈妈”再次来给宝宝更换造瘘袋时,她会忍住疼痛,好好配合。一次深夜11点,宝宝的造瘘袋不小心掉了,接到护理组阿姨的电话,李清华急忙停下手里正在抄写的病例,迅速赶到宝宝身边清创重新佩戴。处理好后,已经子夜1点,宝宝舍不得“李妈妈”走,硬是拉着她的衣角不放,并且一从怀抱里放下就来回翻动,为了不再让造瘘袋脱落,李清华抱着宝宝过了一夜:“看着她熟睡的脸庞,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对待孩子们,医护人员犹如父母百般呵护,面对福利中心里的老人们,她们又变身成了“女儿”,耐心细致、毫无怨言。
老年组一楼有一名叫刘生的盲人养员,他患有基础性胃病。一天夜里两点多钟,刘生的胃病犯了,疼痛难忍,拼命地喊叫,医生张学荣与护士王妞妞立即从宿舍起身,诊疗、开处方、配液,一系列熟练的操作后,刘生的疼痛终于缓解了。由于刘生是一位盲人,输液时需要工作人员陪护,张学荣一边给刘生烧开水,一边嘱咐王妞妞:“妞妞,你快回宿舍休息,明天还要早起正常上班。”两瓶液体全部输完后,天已经蒙蒙亮,张学荣在嘱咐好照料注意事项后,赶回办公室,稍做调整,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疫情对于福利中心来说是个特殊的时期,为了将诊疗工作做细做实,医务室的“四朵金花”每天早上6时30分就会准时到岗,研究治疗和处置方案;每天上午、下午两次常规查房;每天两次给职工测量体温,及时治疗老人和孩子的各种基础性疾病;由于白天工作太忙,每周一、周四晚8时-10时固定给全体职工和养员分发口罩、洗手凝胶、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发放的同时还认真为每位职工讲解使用方法和程序……
在单位,她们是封闭管理中最亲的姐妹,是福利中心老少健康的管家。在家庭,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年前,张学荣的母亲摔坏了腰部,由于封闭管理,她只能通过哥哥的手机与母亲视频通话;李清华有两个孩子,爱人在郑州上班,照顾孩子的重任落在了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婆婆身上,大儿子每天的网上作业都是等父亲周末回来一次性提交;同样身为两个孩子母亲的李文慧,每次与孩子视频过后,都会转身偷偷地抹去眼角的泪水;科室里最小的王妞妞还没有结婚,长期的封闭,她已经习惯了把单位当成了家。
60余天的坚守,换来了老人和孩子的平安。“疫情不止,我们不归。”这是全体福利中心人郑重的承诺。医务科四名女同志更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用爱心和奉献默默为所有老人和孩子的健康护航。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