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柳 旭
编者按:不到贫困县走一走、看一看,就无法真正了解脱贫攻坚的艰难;不到贫困县问一问、听一听,就无法真正感受贫困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盼。8月28日至9月3日,本报记者参加中宣部组织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主题采访活动,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多个贫困县采访了解脱贫攻坚进展和贫困群众生活。从今日起,本报将陆续刊发记者采写的稿件,记录各地在脱贫攻坚中的做法和成果,反映脱贫攻坚给贫困群众生活带来的变化,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鼓劲助力。今天刊发第一篇——《搬出大山后的幸福生活》。
今年35岁的吉克古者做梦也想不到,他们一家六口人能从“悬崖村”破旧的土坯房里搬出来,住进县城100平方米、南北通透的三室一厅。在四川省昭觉县,吉克古者不是个例。今年5月,全县有6000多名贫困群众和吉克古者一样从世代居住的大山深处搬出来,住进县城最大的集中安置社区——沐恩邸社区,开启了全新生活。
新环境催生新生活方式
走进沐恩邸社区,现代而别具民族特色的楼宇整齐排列,院落干净整洁。小区内,太阳能路灯造型别致,柏油路、渗水砖、绿化带透出社区整体规划的现代与时尚。走进每家每户,房间宽敞明亮、功能分区合理、家具家电一应俱全,生活环境温馨舒适。
“脱贫攻坚让大山里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徐航说。他是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派驻昭觉县的扶贫干部,目前挂职昭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在他看来,居住环境改变的是跨越千年的生活方式。
“大山里条件差,以前冬天只能人畜混居。”徐航说,牲畜是彝族群众家里最重要的财产,冬天时人要取暖,牲畜也要取暖,但每家又没有那么多取暖的柴火,只能在屋里放个“三锅庄”,“家里那个味儿就别提了。”
在昭觉县扶贫两年多来,徐航亲眼见证了一排排新房、一片片新村、一个个社区拔地而起以及贫困群众喜迁新居的过程。“新房子里,客厅、卧室、厨房、厕所独立分区,家里通上了自来水,做饭用上了电磁炉,洗衣机、热水器等现代家电家家都有。”生活方式完全变了。
“为了帮助居民适应新生活环境,入住前社区给每家每户发放了入住须知,并对村民持续进行入住培训,告诉大家怎么用电饭煲、热水器、洗衣机和冲水马桶。”昭觉县城北乡党委副书记贾玲说,“生活方式的改变需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和指导,新生活是对旧传统习惯的彻底颠覆。”
居民有小家,也有社区这个大家,社区是扶贫搬迁安置群众共同的家园。为了让贫困群众尽快融入社区生活,昭觉县成立了县城集中安置点治理工作临时党工委,由5名县级领导各联系1个安置点,并采取“总支包社区、支部包楼栋、党小组包单元、党员包住户”的方式,组织动员2357名县级机关党员干部帮扶4662户搬迁群众,引导贫困群众移风易俗、适应现代新生活。还通过组织居民议事的方式讨论制定了社区居民公约,引导居民从公共环境、家庭卫生、邻里关系等方面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新生计激发出致富新能力
将贫困群众“搬出来”后,能否实现“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是检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的关键。“我们把解决贫困群众生计问题作为搬迁后续工作的重点。”昭觉县副县长廖宇超说。
在社区的彝绣工坊,36岁的格其曲子低着头,一针一线地给白色袜子绣上具有民族特色的花纹,背上还背着刚满一周岁的孩子。这是她的第5个孩子,另外4个孩子大的13岁、小的6岁,目前都在县城上学。她的丈夫在电力公司从事高空作业,每月收入七八千元。过去住在村里,她只能在家务农,每年收500斤荞麦、50筐土豆,再加上养鸡,辛苦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
“现在绣一双袜子可以挣21元,手快的一天能挣100多元,最慢的一个月也能挣1000多元。”沐恩邸社区党支部书记石一阿西介绍,这些绣娘都是居民自愿报名来的,有一定的针线活儿功底,经过专业老师培训一周就上岗。绣娘负责把东西做好,成品交给县妇联帮助联系的企业销售。
记者在彝绣工坊看到,像格其曲子这样“守着家、抱着娃、挣着钱”的绣娘不在少数。“因为要照顾孩子,过去这些妇女不能外出务工,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靠丈夫,现在她们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了,家庭地位也提升了。”石一阿西说。
厨师、电工、焊工……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外墙上悬挂的巨大显示屏里,对口帮扶地区用工信息不停地滚动刷新,为居民务工提供更多选择。沐恩邸社区根据市场用工需求和居民意愿开办了多种技能培训班,帮助扶贫搬迁安置的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拓宽就业门路。
“通过巩固传统产业、发展光伏产业、就近就业务工、对外劳务输出、政策兜底保障以及公益性岗位等多种渠道,贫困群众生计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廖宇超说。
新社区催化生活新气象
在沐恩邸社区,为了方便特殊群体日常生活起居,70岁以上老年人和残疾人统一分配在低楼层居住,社区还开设了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服务。十几位老年人正在这里聊天、打牌,有说有笑。
在社区“四点半”课堂,小朋友们在辅导老师的陪伴下学写字、学画画,适龄儿童全部在县城学校上学。“大山里穷人多,孩子辍学得早,现在不一样了。住在县城的村民生活好了,见的世面也多了,对孩子的教育都非常重视,这也是脱贫攻坚给贫困群众思想观念带来的转变之一。”石一阿西说。
在社区中心广场,身穿民族传统服饰的彝族妇女正在跳“达体舞”。贾玲告诉记者,彝语中的“达体”就是“跺地”的意思,是彝族群众在劳动中自创的一种舞蹈。居民们每天都会聚集在广场跳舞,这里也是进行政策宣传的最佳场所。
廖宇超告诉记者,昭觉县城的集中安置点住房分配打破了原来的村落界限,全部公开抽签选房,左邻右舍、楼上楼下都不是同村人,甚至不是同乡的,新的社区会构建起各种新关系,能够促进社区治理创新。
“入住这几个月来,邻居之间已经熟悉了。”石一阿西说,有什么困难大家都会互相帮忙,比如哪家大人要回原来的村收庄稼,家里的孩子就委托给邻居帮助照看。
“以前分散居住在大山里,现在集中在社区,社交活动也比以前丰富了。”徐航说。
漫步在昭觉县城,记者看到,安置点的便民服务中心接待大厅内人来人往,工作人员耐心地解答着居民的诉求;社区广场上,老人三五成群祥和地拉着家常;工厂车间里机器轰鸣,一片繁忙……这里的贫困群众已经告别穷乡僻壤,迎来了崭新的幸福生活。
记者观察:从改变环境到转变观念
走出深山、走进社区,表面上看改变的是生活环境,往深层看转变的是思想观念。过去,四川凉山的贫困群众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深处,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易地扶贫搬迁让贫困群众摆脱了客观条件的掣肘,为生活的改善打开了更大空间、创造了更多可能。但不能忽视的一点是,这些来自大山深处的贫困群众对土地的依赖不是短期内就能摆脱的,他们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从搬得出到稳得住,再到能致富、能融入,这个过程不仅需要贫困群众个体的积极参与,而且需要外部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加强引导;不仅需要帮助他们在生活方式上完成从村民到居民的转换,而且要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用全新的思维方式融入新环境、开启新生活。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