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社区大、治理难,小区来帮忙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探索破解大社区现代化治理难题

时间:2020-09-01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冯 佳

  随着城市化发展,一个社区管理多个物业小区的情况尤为普遍。“大社区可能由商品房小区、城中村、单位家属区、新农村小区等组成,居民家庭条件、文化层次、需求爱好差别很大,共同利益也相对较少,很难从社区层面来营造治理共同体。”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民政局局长宋晓裕表示,大社区带来的治理难题不容忽视。为了让这些小区居民在社区治理中有获得感、幸福感,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实现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2019年底,滨湖区实施以小区为单位、“六建五协同”为主题的社区治理创新实践。

  把治理做细,将社区部分职能延伸至小区

  “在社区治理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社区自治、协商的活动和议题,做到后来就没了下文。”2018年滨湖区河埒街道成为民政部50个社会治理动态监测平台及深度观察点之一,水秀社区党委书记尤静娜坦言,在实施社区治理时发现,大型社区居民参与度、共识率普遍不高。

  规模较大的社区服务中心,管理着周边多个居民小区。社区召集讨论体球网某小区垃圾站点设置、停车位改造等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议题时,全社区各个居民小区的代表都会接到通知。虽然都是一个社区,但因不涉及自身利益,小区住户普遍对其他区域的事情不关注。

  “区民政局做的社区治理居民参与度调查发现,有些大型社区居民参与率只有2%左右。我们一直在思考怎么提高居民参与率,实现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滨湖区民政副局长顾文泽表示。

  2019年底,滨湖区探索“六建五协同”推进小区治理,创建江苏省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将社区治理的平台下沉至小区,构建“六建五协同”治理模式。

  六建,即建小区党总支(联合支部)、金乡邻理事会(志愿者协会)、乐龄驿站(友邻客厅)、友邻基金、居民自治组织、智慧平台。五协同,即社区党建协同推进、公共事务协同落实、小区议题协同解决、居民服务协同供给、睦邻文化协同营造。

  把社区服务半径缩小,将难题解决在小区

  “通过做实小区治理,提高小区内部组织化、运行透明化程度,可以将基层问题进一步化解在小区、化解在社区,找到社区居民需求的最大公约数,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热情。实现对社区治理单元的再优化、社区治理功能的再分解、社区治理资源的再分配,有利于破解‘社区大、自治难’的问题。”滨湖区副区长徐新宇表示。

  比如,新农村小区居民根据以前的生活习惯,把小区绿地变成小菜园,社区发现问题后就要跟居民协商如何整改。

  “我们根据居住相邻、兴趣相近、就近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通过党员自荐和群众推荐相结合,在小区中组建二级理事会——金乡邻理事会。根据民情需求设置议题,实现‘大事居委议,难事小区议,小事楼道议’,将一些细小的问题通过二级理事会主动发现、及早解决,从一定程度上减少社区工作量。同时提高了基层治理的有效性和精细化程度。”尤静娜说。

  “社区事多人少,承担的行政性事务多达200多项。基层社会管理只有和居民自治相结合,引导居民关心、支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才有可能落到实处。这也高度契合中央提出的‘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精神。”顾文泽表示,大社区难以在不同需求中求共识,而同一小区的居民社会阶层趋同,诉求一致,营造治理共同体要容易得多。

  夯实治理基础

  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

  目前,滨湖区选取27个小区作为试点单位。每个试点小区建立小区党总支(联合支部),安排一名驻点社工,兼任党建指导员,长期驻扎在友邻客厅(乐龄驿站),友邻客厅承载公共服务、小区议事、居民活动以及爱心餐厅分餐点等功能。

  驻点社工指导小区居民成立金乡邻理事会、友邻基金、智慧平台;组织党组织活动、成立居民社群、收集民意等。

  近期,滨湖区还将出台《小区公共服务清单》,规范小区办理老龄、准生等证照,核发低保、救助等工作。推动公共服务、专业服务和志愿服务三者结合,切实把小区服务做到楼道里、做到老百姓家里,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解决社区服务中的痛点、难点问题。

  “滨湖区300户以上的小区达188个,集聚了85%以上的人口,只要把这188个小区治理好了,滨湖区社区治理的基础自然就扎实了。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形成后,睦邻友好、邻里守望等功能得以更充分发挥,社区的生活环境尤其是人文环境会大为改善,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也会显著提升。”宋晓裕说。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9.1)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