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铭
党的二十大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去年以来,位于武陵山腹地的湖南省怀化市奋力建设忠诚民政、有为民政、安全民政、规范民政,以民生改善凝聚振兴革命老区发展共识,把群众关键小事当成心头大事,一手抓实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一手提升基本社会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在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实现老区群众共同富裕中彰显民政担当作为。
守住民生底线 擦亮幸福底色
越是“沉默的少数”,越需要格外关爱、用心帮扶。怀化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松说,怀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通过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化、规范化、温情化改革创新,在困难群众精准救助、主动救助上提升能力,确保基本民生保障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
家住辰溪县长田湾乡老屋台村的老瞿,妻子患有精神疾病需要长期治疗,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一家四口的开销全靠他打零工支撑。得益于该县建立的以社工、网格员(组长)、楼栋长、党员为主体的“救助四员”入户主动发现机制,老瞿家很快按照政策被纳入低保救助范围,还通过党员联户、帮扶资源对接渡过了生活难关。老瞿说,低保让一家人不仅有了基本保障,更增强了面对困难的底气和信心。
重点人群监测预警通过信息化手段和资源消除救助盲区,让精准救助更及时。麻阳苗族自治县高村镇中寨坪村的低保对象谭某一家四口都是残疾人,妻子患肾病住院后,家庭生活陷入困境。民政部门通过数据预警发现这一情况后,由村干部协助谭某到镇“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申请办理临时救助,解了燃眉之急。
守住底线,护住幸福。从瞄准需求到分类救助,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怀化市通过推动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让党和政府的民生厚度、政策温度得到最大程度体现——
2022年,全市稳妥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累计发放低保资金4.77亿元、特困供养资金1.48亿元、残疾人两项补贴9413.5万元;加大冰冻灾害救助力度,安置生活无着流浪乞讨及滞留人员1000余人,为1.64万名困难对象发放一次性补贴,为全市2万余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发放防寒过冬物资,以民政之为护大局之稳。
保持兜底保障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去年以来,怀化市对预警的4.12万人的信息进行分类摸排,新纳入低保1.77万人;拓展社会救助方式,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100%签订照料护理服务协议,实施政府购买照料护理服务;对困难家庭实行上门探访、分类帮扶,为保障好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紧贴“一老一小” 提升关爱服务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怀化不断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用一项项暖心举措、一次次贴心服务,增强群众幸福感。
从去年4月开始,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阳镇飞山社区的居民们有了新去处,功能齐全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成为了大家拉家常、参加活动的“幸福驿站”。居民佘奶奶说:“这个中心办得及时,为我们老年人提供了休闲、助餐、助医等服务,各方面服务都很热心周到,大家对这里的评价很高。”
正是通过构建场景个性化、人群精准化、服务专业化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怀化市有效打通了养老服务末梢神经。去年以来,全市从推进街道(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面建设、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扩面覆盖、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补短板三个方面,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智慧养老服务大平台功能,建成“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设置8600多名农村“叫醒服务员”,对2.9万多名农村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日查看、周探视、月服务”。
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刚柔并济。鹤城区聚焦未成年人生活、学习和成长进步,建立集家庭调解室、紧急庇护室、儿童活动室、残疾儿童康复功能室、红色影院及慈善爱心超市于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在乡镇(街道)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在村(社区)设立未成年人关爱网格小组,形成了多元有效的关爱服务网络。新晃侗族自治县引入社会力量开展救助帮扶、心理疏导等服务,利用当地民俗节会、坳会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活动。
“一老一小”系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据介绍,今年怀化将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定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管理标准,进一步探索农村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机制。持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依托“五社联动”机制提升未成年人关爱服务水平。
创新基层治理 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怀化紧扣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充分发挥民政职能,激发基层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凝聚更多动能。
乡村善治,惠及于民。洪江市黔城镇茶溪村打造慈善爱心超市,定期召开积分评审会为村民评分、记分,激励群众向上向善、热心公益。村民们说,积分兑换机制让大家互学互比互促,激发出共建美好幸福家园的热情。小积分兑出乡风文明大变化,是洪江市以基层治理创新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该市在218个村(社区)推广乡贤理事会、和事理事会、乡风文明理事会与农村产业协会以及村级社会组织的“3+1+X”发展模式,孵化培育志愿者协会、关心下一代协会等社会组织1022家,有效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基层治理“软实力”在怀化乡村正发生着“硬改变”。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建成的330个集中安置点,全部设立便民服务工作站。对符合条件的4个大型安置区成立社区居委会,因地制宜组建红白理事会、经济发展互助会、关心下一代协会、志愿者协会等自治组织,制定管理制度和自治公约,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业主委员会为主体、群众互助组织为补充的基层治理组织体系,推动安置社区形成守望相助、幸福和谐的邻里关系。
搭建便捷议事平台,怀化探索接地气、聚人气的民主实践,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在中方县中方镇龙井村,由村党组织领导、村民委员会指导、村民议事会主导、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议事协商机制,采取议事厅和屋场会、院落会、庭院会等固定议事与灵活议事相结合的多样议事协商方式,解决了村民生活用水困难、垃圾固定投放点设置、停车乱象、卫生费收取难等问题。村党支部书记曾小军说,随着民生实事接连落地,村民钱包越来越鼓,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乡村振兴活力越来越高。
民政工作处在为民解难、为民服务的最前沿,怀化民政以一个个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小切口为支点,撬动民之所急、民之所需,让民生实事一件件兑现,让群众幸福一点点变现,让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暖到了群众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