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就近办好群众身边事
——广东省珠海市构建社区治理新格局见闻

时间:2020-09-08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张伟涛

  “每天清晨被阳光叫醒,伸手触摸亚热带的风和紫荆树心形的叶子,快乐得让人怦然心动……”一首《浪漫珠海》,唱出南海之滨璀璨明珠——广东省珠海市的浪漫风情。

  这样的风情,在珠海市中心的康宁社区,以更加真实的生活场景在记者眼前铺展开来:海风温润,紫荆花香弥漫,孩子们在庭院嬉戏玩耍,老人在凉亭悠闲乘凉,青年人在运动场激烈“对抗”……

  谁能想到,康宁社区曾是一个“老大难”(老旧、人口规模大、困难问题多)社区。它的变化,是珠海市近年来大力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珠海市民政局局长陈耀平告诉记者,珠海市正全力打造富有凝聚力的社区治理体系、和谐友善的社区生活共同体、居民有更多获得感的社区治理城市。

  党群共治解决群众操心事

  “林书记,有几天没见着你了。”“林书记,活动室的设施可能有些问题。”……记者跟随康宁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林进醒走进社区,一路上遇到的居民都像见了老朋友一样,热情地与他打招呼。林进醒一边积极回应,一边观察社区的各个角落,正在为居民安装空调的工人引起他的注意,“你这可不行呀,安装空调一定要系上安全带!”

  林进醒告诉记者,康宁社区面积1.65平方公里,有6个居民小区及3栋独立居民楼,常住人口1.2万,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大型老旧社区。辖区历史遗留问题多、物业管理困难,社区治理困难重重。为破解这个“老大难”,近年来,康宁社区党委、居委会推进党建网格建设,围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立了3个网格党群服务站,充分发挥“党群共治”“三联三+网格法”(街道办事处联系村居、村居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优势,延伸党员义工、辖区单位、群团组织服务,形成了党员和群众密切联系、机构和居民良好互动、居民和居民友好相处的自治空间。

  “只要去党群服务站,就能得到需要的帮助。”在第二网格小区居住的陈阿姨说。网格党群服务站把党总支、业委会、社区议事室、物业管理处、社区党代表工作室、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等都囊括其中,一站多能,可提供多元化社区服务,就近解决群众身边的难题。

  林进醒介绍,以前由于物业管理公司缺乏监管,第二网格管理效果不理想,居民与物业公司之间矛盾重重。社区党委、居委会多方协调,协助第二网格的业主成立了由党员、积极分子组成的红色业委会,并组织党员志愿者每天值班巡查,随时为居民提供帮助。

  71岁的荣树龙是第二网格党总支委员、北区党支部书记,也是定期值班的党员志愿者。每次值班巡查时,他都会拿着垃圾袋和钳子,一边随手捡垃圾,一边和路过的居民打招呼。看到他辛苦忙碌的身影,居民们也都自觉维护社区环境。

  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如今,康宁社区每个网格都有130多名志愿者、核心志愿者30人,把“大党建”落实于“小网格”,开创了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改革创新办好群众烦心事

  “以前要办理低保、救助,要到10多公里外的镇上去。现在好了,这些事在村里就能办。” 在村公共服务站递交材料后,金湾区海澄村居民赵先生顺利完成医疗保险申办手续。

  走进海澄村公共服务站,大厅宽敞明亮,墙上挂着工作人员公示、业务办理流程、工作制度、服务事项等,10多名工作人员正在接待办事群众。村“两委”成员林锦泉负责办理大病救助、低保等,村民只需提交申请,工作人员会录入系统传递给镇里,镇里再传至区里,“群众办事只需到村里跑一次。”

  海澄村委会主任袁英权介绍道,全村有户籍人口4449人、外来人口4110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近千人。为方便群众办事,海澄村建立了“1+1+N”(即党建+法治+民政、教育、卫健等)综合服务平台,集残疾人康复、社会救助、居家养老等事项办理与服务于一体,能就近为群众办理近百种事项。

  搭建平台,职权下移,就近办好群众身边事,是珠海市推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点。今年2月,珠海市印发《体球网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实施意见》,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进一步健全社区治理机制。其主要内容包括:

  ——实施基层社会治理“书记工程”。建立市、区、镇(街)书记领导机制,在市、区两级建立由书记召集的联席会议制度,组织、政法、宣传、民政、司法五部门共同参与,加强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统筹谋划和协调部署。

  ——创新镇(街)党政管理体制机制。深化街道体制改革,理顺权责关系,优化机构设置,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明确镇(街)对村(社区)“两委”干部的人事权。

  ——统筹镇(街)资金使用。整合综合管理类、政务服务类、公共服务类财政资金,打包下放到镇(街),强化镇(街)统筹使用财政资金的自主权。

  ——健全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推行村“两委”干部兼任政务服务工作人员,提高基层干部服务群众能力;打造“1+1+N”综合服务平台,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

  …………

  “通过推动一体化在线政务大数据共享应用,将政务办事网络和事项延伸至城乡社区,让群众切实享受便利,办事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腿。”陈耀平说。

  议事协商破解群众揪心事

  居民代表大会、专题协商会、居民议事会,在珠海,通过党支部和居委会引导,帮助居民树立社区管理意识,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协商,已成为社区治理的一项“法宝”。

  在康宁社区第二网格,记者发现几个楼栋的名字很特别:礼仪楼、文学楼、和谐楼,楼道内也张贴着主题宣传画,地上铺有瓷砖,干净整洁。林进醒介绍,这是社区党委2019年开展“美丽楼道”建设活动带来的变化。“这些楼栋的美化是经业委会、楼栋长、居民议事协商表决后,大家自筹经费改造的。居民自己决定美化方案,自己给楼栋起名。”

  瓷砖要不要贴、窗户要不要换、电梯要不要装,这些事项居民通过议事会的形式讨论了10多次。参与公共事务协商,提升了居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在海澄村,大到村活动中心修缮、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普及,小到村民代表工作牌配备、增加文化活动,都召开村民会议协商解决。袁英权告诉记者,为组织好村民议事会,村里还请来专家团队,帮助规范会议流程、提升会议质量,并以基层协商为契机,推动村民树立规则意识,引导村民在社区公共事务中自主表达、主动参与、共同决策,最终形成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领导下,有序运转、高效协商的村民自治模式。

  在海澄村十条议事规则中,不仅对会议流程作了明确要求,还规定了起立发言、表明立场、不超时、不打断等细节。截至目前,海澄村共组织29场会议,有效提升了村委会工作人员、村民小组长、村民的协商能力。

  综合服务提升群众参与度

  珠海在全市各村(居)推广建设的党群服务中心等社区综合服务场所,不仅方便了居民办事,也成为居民活动、学习技能、扩大“朋友圈”的一个支点。

  每天上午,居民李丽萍都在社区服务中心明亮的社区学院教室里认真地练习书法,布局、运笔,一笔一画尽显娴熟。之前,她还参加过社区开办的美食班。“我从外面嫁到淇澳岛,结婚10多年一直融入不了这儿的生活。”李丽萍说,因当地人说话自己听不太懂,也没有朋友,结婚后经常在家待着,生活很枯燥。去年社区学院举办美食班,她报了名。“通过培训,我学会了当地传统食品‘菜果’的制作方法,还交到了很多朋友。我们建立了美食微信群,互通信息。”对李丽萍的变化,家人很开心,丈夫又特意收拾出一间书房,供她练字。

  淇澳社区党委书记姚华耀告诉记者,社区位于淇澳岛,比较封闭,居民缺乏技能,主要以捕鱼、外出务工谋生。2016年,淇澳社区与当地大学合作,创办了社区学院,根据居民意愿,免费开设电脑、电工、母婴护理、美食等技能班,以及书画、家庭关系处理等。截至2019年底已开办28个班次,培训居民6000余人次。如今,到社区学习、参加活动已成为淇澳居民的一件日常事。

  与澳门一墙之隔的茂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也是居民办事、学习、交流的一个重要场地。62岁的澳门居民门阿姨,经常过来与本地居民一起跳舞、聊天,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社区书记杨斌介绍,茂盛社区有港澳住户425户1275人,占社区居民总数近四成。为促进港澳住户与本地居民共融,社区成立了“拱北港澳义工服务站”、构建议事协商多元主体、探索小区议事会等,并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活动,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

  “红色影院”“有声图书”是茂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两大亮点,居民可以免费观看红色电影、读书,或者扫描有声图书二维码免费听书。“扫码后,还可以在家边做家务边听书,我已经听了好多本。”澳门居民陈阿姨几乎每天都要到服务中心看电影、看书,对社区生活很满意。

  珠海市民政局局长陈耀平表示,今年年底前,珠海市将基本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2025年,将全面实现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精细化,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9.8)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