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 亮
盛夏,走进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梧桐街道杨家门社区的金盛花园小区,眼前的景象正如其名。绿树掩映、花团锦簇、绿草如茵,最特别的是每栋楼前都有个果蔬园。每个果蔬园只种一个品种,西红柿、草莓……一眼望去,5个果蔬园完美地融入小区的绿化之中,别具生气。
杨家门社区党委书记李红霞笑着说:“以前,这个小区毁地种菜问题严重。如今,这些整洁漂亮的果蔬园里结的果实,可以说是社区治理之果。”
这一切还要从嘉兴市以“红船精神”为引领,着力提升社区治理能力说起。特别是今年,该市在疫情防控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原有的“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工作机制,通过精细化治理不断提升城市温度,实现了在“微嘉园”中“听你”、在“微网格”中“见你”、在“微治理”中“懂你”,凝聚起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党员、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强大力量。
“微嘉园”每一个声音都被重视
如今在嘉兴,群众知事、报事、议事、办事、评事,立刻就会想到“微嘉园”社会治理移动信息平台。这个上线运行仅一年的平台,因为亲民为民、尊重民意,迅速成为嘉兴人手机里的必备客户端。
打开程序,点击“报事”栏,居民可以上报各种信息,哪里的井盖没了、哪里有流浪乞讨人员、哪里的孤寡老人急需照顾、哪户不遵守疫情防控规定……都可以随时填报。信息上报后,后台转交给相关部门或社区解决。办结后,居民还可以对问题解决情况进行“掌上评”。
在“公告”栏,可以看见部门、村(社区)发布的各类信息。疫情期间,平台成为村(社区)发布防控措施、采购通知的重要渠道。复工复产阶段,平台上发布的招工信息成了浏览量最多的内容。
“议事”栏就更热闹了,社区干部在平台上组织居民对共同关注的话题展开讨论,大家敞开了谈想法,各抒己见,碰撞出建设温暖家园的好主意。
截至目前,“微嘉园”实名用户数已超过150多万人,相当于每3个嘉兴常住人口就有1人是用户;平台发布公告10万余条,居民报事建议20余万条,办结率高达99.5%。
金盛花园小区的毁地种菜现象,当初就是居民通过“微嘉园”上报的。杨家门社区社工张钰告诉记者,有居民反映,小区里有人把绿化区域的内层草地毁掉、树木砍掉,圈地种植蔬菜、水果,还保留外层树木做遮掩,不注意看很难发现。“我们立即前去调查。”张钰说,结果比他们想象得还严重,“不止一处!这事单纯叫物业来劝阻,确实困难。”
怎么办?“微网格”里的“微治理”让居民群策群力共同解难题。
“微网格”打造“友邻善治”最小单位
杨家门社区有近1万名居民,分在7个网格。虽然社区建立了“1+1+1+X”的网格联动机制,有一名网格长、一名网格指导员、一个网格党支部和X个志愿服务团队为居民提供服务,但三四个人负责1000多居民鞭长莫及。“从小区众多居民里找毁地种菜的事主,谈何容易。”李红霞说。
杨家门社区的问题普遍存在于嘉兴市各社区,特别是那些人数过万的大型社区。疫情期间,为了做好防控保供工作,嘉兴市推行“微网格”工作机制,把社区治理聚焦在最细、最小的单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友邻善治”的作用。目前,嘉兴有“微网格”9.2万余个。
杨家门社区在充分考虑地理、经济、人文布局的基础上,按照属地性、整体性、适度性的原则,把7个网格划分为73个“微网格”,选择热心居民担任微网格长。同时,从退休党员中选取楼道“红管家”,配合微网格长开展工作。每个微网格长联系60多户,建立“连心群”,与“红管家”、志愿者携手服务居民。
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微网格”被保留了下来,杨家门社区把社区治理的各种措施细化到其中。道德评判团、法律服务团、百姓议事会进驻“微网格”,居民在近距离、小范围就可方便地参与社区治理;建立“六个一”规范,不良行为管一管、邻里纠纷劝一劝……让居民重新认识“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热心居民组成“社情民意气象站”,以站为点,以“气象员”为线,以“微网格”居民的心声为面,绘制居民生活晴雨表。
“社区治理落到最小单位后,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金盛花园毁地种菜的事主。”张钰说。
“微治理”三治融合打通“微循环”
杨家门社区着手在“微网格”的小范围内开展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的“微治理”。金盛花园小区毁地种菜问题以“微治理”方式得以解决。
第一步,邀请由退休法官和在职律师组成的辖区志愿服务团队“老叶法律诊所”,对网格长、微网格长开展普法培训,讲明治理毁地种菜的法律依据。
第二步,微网格长在“连心群”里宣传相关法律,并征集居民对毁地种菜现象的意见建议。同时,社区道德评判团联手微网格长、“红管家”,单独约谈相关事主,摸清来龙去脉。
第三步,召开百姓议事会,问计于民。“社区、物业工作人员代表、事主、居民代表、微网格员、法律志愿者,让利益中的每一方都有表达意见的权利。”张钰说,最终商量的结果很人性化,不是“一刀切”,“没收成的,即刻还绿;有收成的,等收成后还绿。同时,在每栋楼前辟出专门的果蔬园,统一种植的品种,并从原来的事主中选择果蔬园责任人。”
最后,由微网格长征求居民意见,把“禁止毁坏小区绿化,共同维护家园”写进了居民公约。
如今,“三治融合”基层治理实践在嘉兴各个社区(村)普遍推行,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各地还结合自身实际推陈出新,探索“三治融合”的新方式、新路子。“‘微嘉园’‘微网格’‘微治理’构成了一个‘微循环’。”李红霞说,就像人的身体,“只有每一个‘微循环’都畅通,我们才健康,社区治理也一样。”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