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养老助餐服务暖胃更暖心

时间:2019-11-26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翟 倩 特约通讯员 刘汉武

  天下至味,不过一碗安乐茶饭。对于农村的独居或孤寡老人来说,每天吃上口热乎饭,价钱还能承受得起,就是一种幸福。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民政局负责人认为,民政部门要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从困难群众最关切、最需要解决的事情上做起,并且做好。为此,他们瞄准农村独居或孤寡老人用餐这一难题,下大力气,着力完善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在设立社区老年食堂、社区助餐服务点、中央厨房并实行社会企业送餐上门的基础上,立足实际,融合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孝亲文化,创新农村老年人助餐服务模式,让农村老人尽享“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党建+助餐 打造“初心菜园”

  涂川村位于萧山区进化镇东南,村域面积2.93平方公里。村庄呈“7”字形,今年8月开张的放心厨房就位于“7”字的拐角位置。“这个位置处于村子的中心,离24位需要送餐的老人家距离差距不大,能让他们吃到热乎饭。”涂川村党总支副书记茅正林介绍说。

  放心厨房从开张伊始就实行全部送餐制,85周岁至88周岁的老人每餐缴纳3元,88周岁以上的老人每餐缴纳2元。服务人员不够,就在全村招募志愿者,忙的时候村党支部的工作人员也来帮忙;厨房大师傅请不起,志愿者顶上。一支由42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分为10组,每天轮流为老人们服务。

  为了让老人享受到更加舒心的服务,涂川村还将养老助餐服务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提意见、找差距,逐步提升为老服务质量:保温饭盒替代了塑料饭盒,电动车送餐取代了走路送餐、自行车送餐,放心厨房附近闲置的荒地开垦成了“初心菜园”——由基层党支部公开认领、耕种、管理,蔬菜免费提供给老年食堂和村里的困难户。

  如今,十几平方米的小菜地,油菜、卷心菜、菠菜等蔬菜长势喜人。“‘初心菜园’还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这不,又开垦了‘群众园地’,专门由志愿者服务队打理。”茅正林指着两块菜地高兴地说。

  志愿+助餐 引导“爱心互助”

  每天中午11点左右,85岁的裘奶奶都会来到裘家坞村的孝义食堂吃午饭。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们熟练地为老人们盛好饭菜,每人两菜一饭一汤。“村里的免费食堂,干净还好吃。”跟裘奶奶一样喜欢来孝义食堂“搭伙”吃饭的共有43人。

  孝义食堂今年6月起试营业,与涂川村全部送餐上门不同,他们推出“堂食+送餐”的助餐服务,85岁以上老人到食堂免费就餐,80岁以上的残疾老人送饭上门。“目前我们还没有面向85岁以下的老人,计划等一切走上正轨后逐步开放。”孝义食堂管理委员会主任裘朱法介绍说。

  不仅如此,每月第二周的周五,孝义食堂还为当月生日的老人集体过生日,大家同吃长寿面,“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孝义食堂免费午餐服务的推出,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食堂的设备与经费均为村民捐赠,所需人员均为本村志愿者,目前志愿者队伍已达80余人。

  在孝义食堂门口的显示屏上,不停滚动着捐赠者的信息,雨花斋志愿者龙朝萤、黄沁红、高巧玲捐赠500元、大米4袋120斤;卢芬女捐赠冰柜一台价值2100元;陈建达捐赠老年食堂常用药及药箱一个价值300元……从6月3日试运营到6月28日,孝义食堂共收到捐款98300元、大米370斤、食用油50斤、各种时令蔬菜不计其数。“食堂营运成本大大降低了,到现在我们的库房里还是满满的,足够维持食堂一段时间的开支了。”裘朱法说。

  “志愿+助餐”模式的推出,调动了村民的热情,“原本水果不在我们的助餐里,但村民们不断给食堂送,现在助餐里也多了一份水果。”裘家坞村党总支书记裘见达说。

  文化+助餐 推广“孝心食堂”

  为老助餐不只是带给老人一顿热乎饭,更多的还有本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欢潭村推出的“五义欢潭”就是其中之一。

  欢潭村是个历史名村,村口有一直径3米、深约1米的水潭,相传宋朝岳飞行军至此,饮潭水而欢,故名欢潭。而“五义”——“义仓、义学、义渡、义诊、义葬”则是欢潭村人传承千年的优秀品质。

  随着时代的变迁、美丽乡村的建设,如今的欢潭人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将其升华为“忠、义、和、本、清”的新“五义”,并结合这一文化内涵,依托“五义”家园社会组织,积极培育义仓、义学、义渡、义诊、义养5支服务队,与萧山老年病医院达成共建协议,设立每月义诊日,为村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建设老年食堂,推进居家养老服务。

  走进欢潭村,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一派江南水乡风情。9月27日开张的五义食堂就位于欢潭旁边,“我们这里平均每天有40多人来吃饭。”村党总支副书记陈华君介绍说,90多岁的庞如云老人是这里的常客,她每天走十几分钟来吃饭,风雨无阻,有人劝她别来了,给她把饭菜送到家里去。她却说:“没事,每天走一走,活动活动,身体健康。”

  吃完饭,老人们还不愿意回家,在这里说说话,看看电视,笑容洋溢在脸上。

  除了欢潭村,萧山区还通过深入推进养老助餐服务,提炼助老、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等元素,形成了“幸福璇美”“华锋五德”“孝义裘家”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将老年食堂打造成老年人的精神家园,促进了家庭和睦、乡风文明、社会和谐。

  萧山区“三心”助餐服务模式是构建多元化养老助餐服务的有益尝试、完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的有益探索,“进化镇7个村试点解决子女烦心、老人犯愁的事,得到了老人及家属的广泛认可,敬老爱老氛围日益浓厚。”萧山区民政局副局长叶臻刚说,“接下来,我们要规范收费标准,提倡部分免费与适度收费相结合,即2元-6元的梯度模式,同时完善为老助餐补贴力度,让老年食堂能够持续运转,把‘三心’助餐服务模式复制到更多的村(社区)中,增加老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11.26)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