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继红
近年来,浙江省海宁市聚焦“强队伍、搭平台、实项目”目标,多层次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高质量孵化专业社工机构,全领域推进专业社工服务项目,从“两免一补三优先”到“三个百分百”,从社会工作“1+3”到“三会五统一”,海宁社会工作实现了量变向质变的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了社会工作在创新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三大工程”推进社工人才队伍专业化
实施“人才倍增”工程。连续五年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民政局等六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关事业40周岁以下和村社全员报考社工证。重点提升“初升中”报考比例,狠抓报名、培训、参考“三个百分百”,从报考、备考到赶考,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全面落实考试合格人员一次性奖补政策(中级800元、初级600元),建立城乡社区专职工作者每月职称补助(中级300元/人/月、初级100元/人/月)。海宁市已连续四年报考人数超2000人,目前全市持全国社工证有3269人,基本形成1234格局,即10%在社工机构一线,20%在行政机关,30%在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部门,40%在城乡社区。
实施“人才领雁”工程。2016年,海宁市率先开设社会工作本土督导人才班,两年半的学制培养各领域社会工作骨干25名,通过专业社会工作理论、方法、技巧的学习,正在以各种方式介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海宁市各领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本土化专业督导团队。2018年,启动社区社会工作领军人才班,选拔了30名城乡专职社区工作者进行培养(项目周期2.5年),以注重社会工作理论强化和实务运用为目标,通过专家传帮带,着力培养一批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领军人才,为城乡社区专业化服务提供人才保障。2020年,海宁将开设社会组织领雁人才班,为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奠定人才基础。
实施“人才激励”工程。2017年,海宁市民政局与人社局联合出台社会工作人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及职务聘任文件,打通了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和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人才专业技术岗位聘用通道,实现了持证与职称评定挂钩,率先在民政系统开发社工岗位15个,落实相关部门开发专业社工岗位42个。连续三年,在全市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中,设立50%社工岗位,要求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或持有全国社工证。为持证社工做好“加分”,进一步凸显持社工证的优势,使社区工作者队伍梯次配备更加合理、专业化力量更加充足。目前社区专职工作者持社工证占比达到86%以上。
“三会五统一”推动政府购买服务规范化
监督管理全方位。海宁市委社工办统筹市级部门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采购流程,采取“五统一”工作法(统一申报、统一立项、统一督导、统一监测、统一评估),高质量推进政府部门社工服务项目实施。制定出台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1+3”指导性文件(实施意见、资金管理办法、评估管理办法和采购流程操作办法),按照“规范采购行为,提高资金效益,力求物有所值”的工作目标,创新举办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的“三会”即体球网、督导见面会和评估说明会,扎实做好社工服务项目全过程监管,进一步规范社会工作领域的政府购买服务行为。
服务领域全覆盖。近年来,海宁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将更多有关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项目委托给有条件的社会组织承接。在专业社工方面,2015年投入200万元,2016年投入350万元,2017年投入500万元,2018年投入529万元,2019年投入550万元,连续五年实现了项目数和资金量双提升,全市专业社工服务项目涉及15个民生部门的工作职能,基本涵盖了儿童、青少年、老年、妇女、残疾人、矫正、禁毒、优抚、救助、家庭、学校、医务、企业等专业社会工作全部领域,逐步探索了机关干部心理干预、老信访户、少数民族等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在婚姻关系调适、问题青少年、困境儿童、禁毒、司法矫正等社工领域,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专业督导全过程。实施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一站式”助力计划,每年委托第三方为社工项目执行团队提供全程督导及每月不少于两次的专业培训或面对面辅导,实时掌握项目执行情况。根据机构年龄、项目成熟度、执行社工专业度等,将全市社工项目分成三个组别,新秀培育组主要针对新入职社工和新承接机构,注重社工技巧与伦理基础,重点辅导项目基础性工作;服务创新组主要针对3年内项目和社工,注重线上督导与指导,确保项目专业性;能力提升组针对3年以上机构,注重项目提质与优化,以此提高项目执行及服务水平,提炼一批创新型社工服务项目。
“三社联动”激励社工作用发挥
专业社工服务成效明显。引导专业社工机构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建设和脱贫攻坚行动,主动承接民政部牵手计划和省山海协作工程,对接甘肃合作市和金华武义县开展社会工作帮扶,社工项目参与扶贫帮困、信访维稳、平安建设,成效凸显。
禁毒社工将服务对象的复吸率控制在5%以下,重点服务对象无一人复吸;矫正社工累计协助200余名服务对象融入社会就业,服务对象再犯罪率为“零”。信访社工实现了服务对象无1例越级上访和3例主动息访。尤其是在此次疫情防控战中,31家社工机构的168名社工+志愿者联合组建“心理咨询团队”、开设“心理防疫热线”,为700余人开展了线上线下心理疏导。
两工互动参与治理有效。加强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以“厢里乡亲·七彩社区”公益创投为载体,发挥社工+义工的“两工互动”作用,以“6+1”(即6大类特殊人群和1类中心工作,涉及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新居民、残疾人、贫穷无助者和文明城市创建、治水、拆迁、环保等)为服务目标,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居民骨干和志愿者参与社区公益创投项目实施,打造了“柴砖银行”“每人一把钥匙”“1768工作法”等一批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法,2019年全市共开展公益创投项目348个。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市社工积极行动起来,发挥专业优势、链接人、财、物等资源,带领全市800余家社会组织近5万余人次参与疫情防控,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率达100%。
红色社工志愿服务增能。创新开展“红色社工联项目”活动,通过发布专业机构和服务项目“菜单”,发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取得全国社工证的党员自主“点单”,主动加入红色社工联项目服务点(社工机构)参与专业志愿服务,全市先后有515名红色社工报名参与。
在此次疫情阻击战中,全市红色社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链接资源,提供相应的政策、防疫知识等方面的专业支持和指导,实现自身优势、本职业务与专业志愿服务的有机结合,有效发挥了“服务提供者、政策影响者、资源链接者、公益倡导者”四大员作用,也进一步促进了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专业能力的提升。(作者系浙江省海宁市委社工办主任、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
(来源:中国社区报20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