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 佳
政策好不好,关键看老乡。在采访的时候,不少受访群众都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政府真是好!”“解了我们家的大麻烦!”
“救助审批不够快,群众办事不方便,是影响群众获得感的一大顽疾。此次‘温情社会救助’改革的最大亮点,就是推行简政便民。让社会救助更快、更准、更便民,让困难群众更有获得感。”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戚锡生表示。
“简”程序,实现救助便捷
只需跑一次,无需开证明
此次“温情社会救助”首次提出“只需跑一次,无需开证明”改革。
镇江市民毕文(化名)无劳动能力,妻子患病需长期服药,女儿去世后,外孙也要抚养,生活困难。他在申请低保前还颇有顾虑,怕程序太多,自己跑不下来。当地民政部门告诉他,只要提交身份证和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授权书,“一证一书”即可申请。
“结婚证、残疾证、房产证等,这些可以通过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获取的证明材料,今后都不再向群众索要。”镇江市民政局救助处处长陈耀辉介绍,当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聘请第三方开展“温情家访”,专业“家访员”已实现全覆盖,相当于为基层增加了160多名经办人员,让困难群众“少跑腿、不跑腿”。
江苏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林莉介绍,当前省、市、县三级联动核对机制已经建立,省级核对平台联通43家银行金融机构、10家省级部门,日核对量提升到5万人次,实现对救助家庭“房子、车子、票子”等16个项目的大数据核对。
如今,乡镇(街道)政务中心已全面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未来,端口还要向村(居)延伸,实行“一号申请,一表登记,一门受理,一网办理”。
而已经创新建立市(县)级社会救助中心的地方,不仅可实现救助信息的核对、共享,还能对在库困难人员实行风险预警,并对各种救助信息进行分析研判,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张家港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救助管理平台发出预警——低保对象张华(化名)近期被确诊为结肠恶性肿瘤,正在入院治疗。张华户籍所在镇民政办在收到预警信息的当天下午就作出了反馈:大病预警情况无误,市镇两级民政部门立即为其办理临时救助,发放2835元救助金,缓解他治疗期间的基本生活压力。
今年七八月,江阴市社会救助中心要求全市有助学要求的单位,在规定时间上传拟定救助名单到市智慧救助系统。民政开展的深度助学,总工会开展的金秋助学,教育局开展的困难生活补助、国家助学金等10多个部门、5000多人的救助信息一下汇集起来。没多久,系统提示有200多名学生获多种救助。“为了更公平,我们以就高原则进行救助,又新增200多名困难学生进行救助。此举能最大限度保障更多困难群众的权益,避免救助过于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将底兜全,让每一个困难群众都能享受到政策的‘温暖’。”江阴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丁菊芬告诉记者。目前江阴市救助中心已经汇集24个部门、40条资金线、300多万条数据,2019年累计发放各项救助资金2.55亿元。
“快”响应,实现及时救助
“急诊救助”有效衔接各种救助
淮安市清江浦区浦楼街道居民王巧燕的丈夫,2018年因突发心脏病去世。同年,她父亲因车祸住进医院。2019年2月1日,王巧燕又被确诊为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期间,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承担医疗费用。2019年2月27日,清江浦区民政局“救急难”微信群收到王巧燕家庭相关困难信息。3月初,区民政局、街道和居委会一起前往医院现场会办。
3月21日,区民政局启动先行救助程序,对其实施“先治疗后救助再结算”,使治疗一直没有中断,并于4月将其纳入低保,给予基本生活保障。不幸的是,今年6月王巧燕因病治疗无效去世。王巧燕去世后,留下一个6岁的孩子。根据其临终托付,区民政局依法为孩子寻找到一个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的家庭,并办理了送养手续。
这种对申请救助的困难群众先视情给予临时救助,再根据不同致困原因和需求“转诊”到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基本生活持续困难的“转诊”到最低生活保障或特困人员供养的救助,被称为“急诊救助”模式,它可以形成衔接有效的综合救助链,大大提高救助的应急性、时效性。
这种模式在江苏已经实现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等原因造成困难的,可以直接给予急难型临时救助,不再开展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民主评议。
“放”权限,实现高效救助
审批权下放乡镇
11月26日,常熟市梅李镇寨角村袁明(化名)家突发大火,二楼尽数烧毁,一楼也因救火抢险,吊顶漏水无法居住。这个变故对于原本拮据的家庭来说,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村委会在得知这个情况后,紧急送去被子、毛毯等生活物资,并在第一时间将这个情况上报给梅李镇行政审批局。
梅李镇行政审批局根据相关政策,将该家庭认定为急难型困难对象,拟对该家庭进行快速救助。11月27日,村委会工作人员协助袁明填写了临时救助审批表,并留存了事故现场照片。随后,梅李镇行政审批局在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电子证照查询功能中,获取其全家身份证及户口簿信息,作为补充材料,并在当日完成审核审批手续。
11月28日上午,救助资金发放到袁明指定的市民卡中,从申请到收到临时救助款仅用了一个工作日。
今年,常熟市把梅李镇作为社会救助领域审批管理制度改革试点镇,将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三个社会救助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
审批最为严谨的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改革后的流程改为申请人向村社区窗口或镇行政审批局提交申请,村社区工作人员结合入户调查采集申请家庭基本信息并签订核对授权书,代办受理该申请。同时进行“一站式”查询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调查核对结束后,根据结果进行民主评议和公开公示,最后提交镇社会救助评审会做出审批决定,报市民政局备案。
常熟市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科副科长顾轶表示:“改革以后,低保、特困审批压缩了50%以上的办理时间,临时救助最快可当天办结。资金发放也从层层签字才能完成,改为审批完成后立即支付,后补签字手续。”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