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百年苗寨换新颜

时间:2020-08-11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胡 群

  “上山似登天,下山到溪边,两山能对话,走路大半天。”这是地处月亮山腹地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贵州省榕江县计划乡加退村就“挂在”这山梁上,是一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高山苗寨。

  2015年,全村226户898人中,贫困人口154户643人,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县民政局结对帮扶后,村居环境、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村民收入明显提升。今年6月底,实现全村未脱贫人口全部清零目标。

  改造设施 美化人居环境

  走进加退村,房前屋后井然有序、村寨小道整洁干净,三三两两的苗族妇女坐在房前的空地上织布。

  “以前我们村猪粪牛粪随处可见,污水横流,走在路上连下脚都很困难。”说起以前的面貌,村民欧老辉颇有感触。

  过去,欧老辉跟自家的牲畜“混居”在一起。他和家人在木质老屋的二楼居住,一楼则用作猪圈、牛圈和禽舍,气味难闻,卫生条件极差。

  “我们来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狠抓环境卫生整治,解决人畜混居问题。”县民政局派驻加退村第一书记潘志勇告诉记者,但这是当地祖辈相传的生活方式,要想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这种状况,难度可想而知。面对这项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从来不曾失眠的他常常夜深了还未睡着,也常常做梦,梦里全是人畜混居改造的一大堆工作。

  争取改造资金、召开院坝会、发挥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挨家挨户动员群众……潘志勇带领工作队队员们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路子。

  “潘书记不仅给我们运来改造房屋需要的物资,还帮我推车拉砖、铲沙拌浆。”欧老辉感激地说。

  记者看到,家家户户原本圈养牲畜的一楼,现在可以居家会客,四周透风的木板墙被砖墙取代,还配套修建了厨房和卫生间。“感谢党和政府,我们才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不仅干净整洁,而且房子也变宽敞了,我们终于盼来了好日子。”欧老辉如是说。

  村民居住环境的改变是驻村工作队加快改造村基础设施的一个缩影。推动落实“组组通”及自来水入户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完善排污管道铺设、建设农村社区及幸福院……驻村工作队加大各项目的对接争取力度,如今,加退村路通了、水有了、灯亮了,村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多亏了民政局的帮助,现在村寨变美了,生活越来越有盼头。”村党支部书记张新员的脸上露出笑容。

  一户一策 促进精准脱贫

  一日两餐冷饭加凉水、每月挣不到1000元——这是村民祝老胜家过去的生活情况。

  “祝老胜夫妇没有文化,仅靠在家务农维持五口人的生活,开支不小哩!”县民政局副局长、加退村脱贫攻坚指挥所副所长顾学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今年3月,加退村在开展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时,顾学义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一道按照贵州省农村低保对象审核审批流程,主动将祝老胜一家五口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每月领取低保金942元。此外,村脱贫攻坚指挥所还为祝老胜安排了护林员的公益性岗位,每月800元,全家的收入总算有了保障。

  “针对贫困户,我们实行一户一策,对症下药,通过政策兜底、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让他们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一个都不落下。”顾学义如是说。

  80岁的孤寡老人吴老花住的老木房低矮破旧、透风漏雨,非常危险。县民政局办公室主任李得民走访了解后,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一道积极争取3.5万元帮助老人建造了一间一室一厅的砖房。“我们还给老人买了床架、碗柜、棉被、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具。”李得民介绍说。

  走访过程中,李得民得知老人2019年低保年审未通过,生活陷入困境。原来,老人低保存折上还是过世老伴的名字,为了妥善解决这个问题,李得民和驻村工作人员一道主动联系信用社上门为她办理存折,老人的生活总算有了保障。

  “三年前刚帮扶老人时,因为语言沟通不畅,她特别排斥。但我每次来都给她买米、油、肉,帮她打扫卫生。慢慢地,老人终于卸下了防备,用她那蹩脚的普通话跟我说:‘你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李得民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满是感动。

  用心用情为每一户贫困户服务,通过宣讲扶贫政策,采取提供资助、兜底帮扶、技术帮扶等措施,一户户贫困户纷纷走出贫困:朱老才经过培训当起了木工,每月收入四五千元;朱老朋夫妇俩外出务工种起了西瓜,每月收入超8000元……

  发展产业 拓宽增收渠道

  走进金钩藤种植基地,绿油油的一片,长势十分喜人。

  “我们这儿林地多,耕地少,不适宜发展传统种植产业,但山高林多,气候适宜,是发展金钩藤种植的‘天堂’。”顾学义告诉记者,为使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将中药材金钩藤作为村主导产业,通过“村集体公司+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建立贫困户入股分红、基地就近务工的“双向”增收渠道,有效实现贫困群众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双赢局面。

  “最开始实施的时候村民们不愿意尝试,可把我们愁坏了。”顾学义表示,为了尽快推动落实,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两委”干部一道动员。

  “金钩藤年底栽种,两年就能有收益,是‘一种管多年’的持续增收产业。第一年亩产值可达3000元左右,第二年亩产值可达5000元左右,第三年亩产值可达8000元左右……”通过与群众面对面沟通、细细地算账,村民的思想通了,来基地务工的村民也由刚开始的10来个到现在100多个。

  “在基地里干活,离家近,钱还不少。”祝老发说,“从初期的栽种、施肥,到管理、收获,有很多活干,工资按天结算,每天有120元哩。”

  祝老发过去是村里的贫困户,靠着种植水田艰难地维持生计,他也曾想过与其他人一样外出务工就业摆脱贫困,但因为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知识技术只能作罢。现在农闲时,他就到基地务工。“只要勤快些,不愁没收入。”祝老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现在我们种植了780亩金钩藤,解决了100多户贫困户的就业问题,今后还要扩大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增收。”顾学义介绍,加上土地流转费用,参与到合作社发展当中的农户每年都有一笔不错的收入。

  产业的发展,让靠山吃山的山里人,种下“摇钱树”,走上增收路。“现在,在上级的帮助下,村里还组织种植了200亩草珊瑚、6000多棵李子树,等收获时老百姓又能增收不少。”顾学义对此充满了信心。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8.11)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