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多年来,教师们用坚守,诠释着责任,哺育着祖国的未来。在乡村,他们在简陋的工作条件下,传播着智慧的火种;退休后,他们继续发挥余热,在社区里默默奉献。在又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本报特向广大辛勤耕耘的园丁们致敬,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二十年情系乡村教育
本报记者 卫萌萌
千千万万个乡村教师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山西省河津市城关初级中学的王蓉,就是这支乡村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二十年前,她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走上了乡村学校的三尺讲台,从那一天起,她就立下了“当园丁培育百花,做黄牛无私奉献”的誓言,并一直践行着“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工作准则。
“我们特别喜欢王老师!”这是孩子们对王蓉的评价。从教多年,王蓉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业,敬业,乐业,几十年如一日地耕耘在乡村教育的百花园中,用深情和爱心浇灌着乡村稚嫩的幼苗,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乡村的教育事业。
学习是终身的事
作为一名教师,王蓉深知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业务上与时俱进,在专业上有建树,才能离自己心目中的“合格”二字更近。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她一直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认真学习优秀教师成功的教学经验,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竞赛,不断积累经验。在课堂中,她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互动式教学,不断研究适合乡村孩子的教学方式,形成了一套扎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王老师不仅教我们读书,还教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提起王蓉,学生们满是肯定。她深入挖掘教材并结合现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传授知识和实践应用,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教育学生养成诚实、诚信的习惯,学会做一个认真负责,诚信待人的正直的人。
教育是个良心活
“教育是个良心活,这份事业容不得半点马虎。”王蓉深知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她始终认为,作为老师,自己有责任让孩子们变得更好,“爱心”是教师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王蓉对班上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好学生,不放弃差生,关心每一位同学的健康成长。“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王蓉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班级中有些同学学习基础较差,她就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这些同学辅导。
课堂之外,王蓉还充当孩子们的后勤保障人员。王蓉说,在校孩子的父母大多是农民,农忙季节起早贪黑,农闲时节又外出打工,对孩子的关照常常有心无力。为此,王蓉总是想方设法为这些留守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关爱,心理上给予鼓励和安慰,让孩子们心里充满爱,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快乐成长。
是老师更是亲人
2017年教师节,王蓉被提拔为一名中层干部,主要负责学生的心理和德育工作。她认真学习心理方面的知识,积极开展心理讲座、团体辅导等工作,得到了全校学生家长的高度好评。
王蓉还组建了“城关中学阳光心语小屋”,开设了“知心姐姐咨询平台”,与学生们面对面谈心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学生们看来,王蓉的课堂充满了爱,充满了欢笑,她是老师,更是亲人,很多学生由于处于留守状态,平时不敢打开心扉,但在王蓉的课堂氛围引导下,这些孩子们更善于表达了。
二十年来, 为了乡村的教育事业, 王蓉一直奋战在教学一线,默默地奉献了美好的青春。正是由于始终如一,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努力精神,她受到单位的认可、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多次被授予“优秀教师”称号。“既然选择了教育,我就一生无悔!”面对新形势,王蓉一如既往,立足岗位,尽职尽责,以涓涓流水,浇灌生命的五色土。
退休教师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本报通讯员 袁福洪
“一处农家空房为课堂、一张木板为课桌、一块油漆板为黑板……”回忆起当年在偏远山区当民办教师的情景,已经退休7年的教师崔明权不禁感叹。
近日,笔者来到位于贵州省开阳县云开街道马头寨社区的“四点半”课堂,见到了崔明权,他正在辅导社区的留守儿童,为孩子们授业解惑。
今年62岁的崔明权是一名有着近40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1983年10月退役后,崔明权回乡准备创业,但他发现有些村民由于家里条件不好,加之离学校远,便让孩子辍学在家干农活。作为当时村里的老牌高中生,崔明权深知要想让这些孩子走出大山,唯有知识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崔明权便用自己的退役补助,采购笔和本,主动到离村4公里的翁口组为20多个孩子上起了课。
“那个时候上课没有一分工资,当时班里有一名腿脚不便的女学生,上学要靠父母背着来,放学后我就背她回家,虽然条件艰苦,但看到孩子们学到了知识,便是值得的。”崔明权说道。
1984年9月,崔明权到宅吉乡乌江小学担任五年级班主任。那个时候学校老师很少,每名教师平均每天要上六节课。
2016年8月,崔明权退休后,为了方便孙子上学读书,移居到了县城马头寨东山路居住。马头寨社区成立于2014年,由搬迁群众、库区移民、失地农民、流动人口组成,社区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就业,家里面都是老年人,无法教育辅导孩子,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成了个大难题。
社区通过召开党群大会,征得居民一致同意,借用社会组织平台,招募退休教师志愿者,开展“四点半课堂”,每天对辖区30余名来到儿童乐园的留守儿童进行作业辅导,开设绘画、舞蹈、讲故事、小品等课外课程。
“当时看见社区在招募退休教师志愿者为辖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我便报名参加了,这一干就是5年。这些留守儿童父母大部分都在外地就业,家庭教育不足,需要耐心教导,我把这些孩子当作自己的儿女一样来教育。”说起这几年和孩子们相处的日子,崔明权觉得很欣慰。
除了肩负“四点半课堂”的志愿者,崔明权还担任着社区监督委员会主任、社区党支部第一党小组组长,在“四点半课堂”为孩子们辅导作业以外,他还参与社区治安联防、纠纷调解、安全隐患排查等义务服务。
“我今年62岁了,身体还很好,只要党和群众用得上我,就会一直为党和群众出力,发挥余热,把我们社区治理得更好。”崔明权坚定地说。
把一颗赤诚之心献给孩子
本报记者 李梦丹
二十年前,带着对教育事业的向往和对孩子的喜爱,张海艳踏上了幼儿教育这片热土,成为河北省遵化市东旧寨镇大寨幼儿园一名老师。多年来,张海艳始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怀着一颗赤诚之心默默耕耘在教学一线。
“把爱心留给孩子,把安心捧给家长。”是张海艳一直坚守的原则,从业以来,张海艳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从身边的小事抓起, 做好幼儿保教工作。她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孩子们的朋友、亲人。
“做幼儿教师需要很大的耐心。”张海艳说,刚入园的小朋友和家长分开不适应,哭闹声此起彼伏。自己往往是抱着一个再背着一个,汗水浸湿衣衫,但依然需要保持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来安抚孩子们的情绪。同时想办法与家长们沟通,给予育儿建议。在张海艳的引领下,孩子们能够很快地融入幼儿园生活,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爱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是打开幼儿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在与孩子们交往的过程中,张海艳的温柔体贴使孩子们愿意与之接近,是孩子们喜欢和崇拜的人,也是他们最好的朋友。
班里的学生张其(化名)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每天上学来头发蓬乱,脏得像个“小花猫”,小朋友都不愿意和她玩。经过家访,张海艳得知张其的父亲患病,母亲弃家出走,只能和行动不便的奶奶相依度日。张海艳一方面向园长反映了张其的家庭现状;另一方面,她送给孩子干净的衣服,教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教育其他小朋友要有帮助他人的爱心。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张其有了很大的改观,不再蓬头垢面,学习也很不错,又有了很多好朋友。
张海艳大胆探索实施新的教学方法,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构建自学、自思、自练、合作交流的课堂教学。在教中研、研中改,教研相长。积极承担各类教学公开课,参加市局组织的各种教学教研活动,主持参与课题研究。“儿童有丰富的创造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最大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在教学实践中,张海艳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幼教观点。
多年的教学,张海艳得到了家长的信任,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7年以来,张海艳先后被评为遵化市“教学先进工作者”,唐山市学前教育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第六批遵化市级幼儿五大领域学科骨干教师。她所讲的《浮浮沉沉》《奇妙的海底世界》《怎样变》等活动课,多次在市、县级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获奖。
用剪纸传递正能量
本报通讯员 焦伟韦
每年的暑期,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丁岗社区都会联合蜀山区和硕家庭服务中心举办各种公益兴趣班,其中鲍尚贵的剪纸兴趣班,尤其受到社区孩子们的欢迎。在这里,鲍尚贵一边给孩子讲解剪纸的要领,一边动手示范。剪刀在他的手里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人物、花鸟、动物,个个变得栩栩如生。
鲍尚贵是名退休大学老师,一次无意间的接触,让他对剪纸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至此留下了始终割舍不下的剪纸情结。
退休后,空闲时间多起来的他,报名参加了剪纸班学习。课上认真学,课下,鲍尚贵买了十几本书自学研究,看到好的剪纸图案也会拍下来反复揣摩。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剪纸班毕业后,鲍尚贵的剪纸渐渐自成风格,他也由一个“门外汉”逐渐成为一个剪纸高手。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剪纸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有所得的鲍尚贵开始带着自己编写的剪纸教材,走进合肥的各个街道、社区,传播非遗剪纸艺术,并留下自己的微信和手机号,为有需要的街道社区群众进行义务授课。
从2020年下半年到现在的一年时间里,鲍尚贵先后担任了5个社区的少儿剪纸班老师,还与十多个社区联合举办了多场剪纸教学活动。根据听课的老人与孩子兴趣点、接受能力的不同,每次公益课前,他都会分别写有不同的教案。“虽然都是由浅入深,但对孩子重在从小培养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对老人则以传统图案教学、娱乐为主。”
鲍尚贵的剪纸作品中大多以人文风光、民间民俗及民族风情等为主题,同时注重与新时代、新思想相结合,富有教育意义。从反映人文风光的《苗族少女》《戏剧人物》,到反映民族文化的《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从倡导节约的《颗粒归仓》,到宣扬雷锋精神的《向雷锋同志学习》;还有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创作的《一大会址》《南湖红船》《井冈山上》《开国大典》……鲍尚贵将家国情怀细细雕琢、裁剪,最终成为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
深爱剪纸的鲍尚贵,借助手上的剪纸技艺助力党和政府的政策在基层社区落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疫情防控知识和对一线防疫工作者的祝福,巧妙地融入剪纸中,创作出了剪纸里的战“疫”故事,提醒居民们注意防护的同时,为社区防疫人员加油打气。第七次人口普查期间,他又用剪纸艺术,创作了一系列剪纸作品,对人口普查工作进行宣传,有力地提高了社区群众对人口普查的知晓度,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剪纸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希望借助剪纸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一些精神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和孩子们。”鲍尚贵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剪纸这一非遗项目,爱上剪纸,通过剪纸艺术弘扬正能量。
(来源:中国社区报20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