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无名氏”变身记
——铜川市流浪乞讨人员落户安置工作纪实

时间:2021-02-23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闫 洁

今年春节,是同小翠、同葱葱、同铁头、同银女、同乐乐等8位陕西铜川新市民在新“家”过的第一个新年,在外流浪多年的他们,真正过了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

在此之前,他们是只有一串救助编号的“无名氏”,或身体残疾或精神残疾,因为各种原因流落到铜川。他们无法说出自己的姓名、来历,通过公安部门DNA比对、人脸识别等手段,都未能找到家人。铜川市救助管理站站长韩延成坦言:“由于没有身份,这些无法回归家庭、长期滞留的流浪乞讨人员,游离在以户籍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无法享受医保、社会救助等福利。”

如何帮助这些最边缘、最困难、最脆弱的特殊群体摆脱生存困境,重新回归社会,既是“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应有之举,也是民政救助应有的温度。2020年3月,民政部联合多部门下发《体球网开展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的通知》,将“集中开展落户安置行动”作为六项重要任务之一;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球网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做好长期滞留人员落户安置工作,为符合条件人员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切实维护每个公民依法登记户口的合法权益。

对此,铜川市救助管理站在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细化完善流浪乞讨人员落户和安置措施,研究制定《铜川市流浪乞讨人员落户安置的制度》,对于经过全国救助寻亲网、今日头条、市级媒体刊登“寻亲启事”,DNA比对、人脸识别等方式寻亲无果,在救助站内滞留满3个月的流浪乞讨人员,予以办理户籍。

为了让这些流浪乞讨人员顺利落户,铜川市救助管理站为所有的“无名氏”取名,以铜川的“铜”同音字“同”为姓,根据他们的日常表述或者印象较为深刻的字眼为名。其中,最小的才两个月大,患有唐氏综合征,年龄都是通过测骨龄估算的,也拥有了自己的名字。2020年11月1日零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这8位铜川新市民在普查公报上第一次留下属于自己的姓名。

落户是关爱这些困难群体的关键一步,但绝不是最后一步。韩延成说:“我们将分批次把他们转入市社会福利院进行集中供养、医疗救治,老人、孩子、残疾人分类照料,让他们得到更为专业的照护。”流浪乞讨人员落户后,会得到分类分层的精准帮扶。身患疾病的以基本医疗兜底,年迈体弱的纳入养老体系,身体残疾但仍有部分劳动能力的实行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目前,已有33名流浪乞讨人员落户铜川,并转入市社会福利院。

落户之后,市救助管理站仍会继续帮助他们寻亲。韩延成说:“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帮助他们回归家庭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每次去福利院探望的时候,我们都会多聊一聊,有新线索了就试一试,之前就有过成功案例。”王正中就是其中一个。他于2017年12月5日在铜川市新区东环路被发现并带回站内,当时说话含糊不清,疑似精神障碍患者,从只言片语中隐约听出是富平县庄里镇人,叫王正中,想回家。次日,工作人员带其去庄里镇寻亲无果,随后送往医疗机构救治,成为站内长期滞留人员。

2018年8月25日,市救助管理站在为10名长期滞留人员办理身份证信息时,借助公安系统“人像比对”为他们再次推送寻亲信息。9月3日站里接到派出所通知,咸阳市泾阳县高庄镇费家崖村樊某跟王正中的相似度达80%以上,与当地村委会及家人联系后,确定系同一人。当天,樊某的父亲和弟弟就来到市救助管理站接他。樊父介绍,他智力发展迟缓,1997年就走丢过一次,找了8年才找回来,没想到2017年又走丢了,家里想尽各种办法找,报过警、贴过寻人启事,但都没有消息。“今天接到电话,说是孩子找到了,在铜川市救助管理站,我赶紧就来了,非常激动,感谢你们救助了孩子,让我还能找到他。”

“近年来,铜川市流浪乞讨人员寻亲寻家成功率在98%以上,处于全省前列。”韩延成介绍,2013年以来,铜川市救助管理站共有105名精神障碍患者长期滞留并被送往医疗机构治疗托养,最长的有4年之久,最短的也有半年;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还不到3个月。截至目前,已有72名精神障碍患者的个人信息和家庭信息逐一查清落实,分别被护送返乡或转站中转返乡与家人团聚,其余33名按相关政策落户并安置在市社会福利院。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2.23)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